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水溶性溶剂需采用精馏法回收,对处理量小的水溶性溶 剂也可与水一起掺入煤炭中送入锅炉烧掉。
5.5.3 吸附法
5.5.3 吸附法
5.5.3 吸附法
5.5.3 吸附法
• (4)系统运转要点
经常检查与处理设备,保证预处理效果,防止吸附器堵塞,
延长吸附剂使用的寿命
及时脱附,保证排气中污染物浓度在允许排放浓度以下,
5.5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 有机废气的综合防治措施 – VOCs控制技术可分为两类 • 防止泄漏为主的预防性措施 – 替换原材料 – 改变运行条件 – 更换设备等 • 末端治理为主的控制性措施
5.5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 净化方法: – 破坏性方法(燃烧法) – 非破坏性方法(吸附法、冷凝法、吸收法、生物法等)
在进行热力燃烧时,一般燃烧其他的燃料,如煤气、天然气、
油等,来提高废气的温度,达到热力燃烧所需的温度,把其 中气态污染物氧化为二氧化碳、水、氮气
5.5.2 燃烧法
• 燃烧过程 ➢ 辅助燃料燃烧—提供热量 ➢ 废气与高温燃气混合—达到反应温度 ➢ 在反应温度下,保持废气有足够的停留时间,使废气中可
5.5.1 净化方法的选择原则
• 一、污染物的性质
– 易氧化、燃烧——燃烧法 – 相似相容——吸收法 – 可被吸附——吸附法
• 二、污染物浓度
– 浓度高——直接燃烧 – 浓度低——催化燃烧、热力燃烧、吸附法等
• 三、生产的具体情况及净化要求 • 四、经济性
5.5.1 净化方法的选择原则
5.5.1 净化方法的选择原则
有机废气净化。
5.5.2 燃烧法
催化燃烧常见的流程示意
5.5.2 燃烧法
具有热回收装置的催化燃烧器
5.5.3 吸附法
• 吸附法
• (1) 特点
可以较彻底地净化废气,即可进行深度净化,尤其是对于
低浓度废气的净化,比其它方法表现出更大的优势
在不使用深冷、高压等的手段下,可以有效地回收有价值
的有机物组分
• 一、直接燃烧法 也称直接火焰燃烧法:把废气中可燃的有害组分当做燃料
直接烧掉。
一般适用于净化可燃有害组分浓度较高的废气,或者是用
于净化有害组分燃烧时热值较高的废气
该法可采用如窑、炉等设备的直接燃烧,或者火炬燃烧
5.5.2 燃烧法
• 采用窑、炉等设备的直接燃烧:直接燃烧的设备可以采用 一般的燃烧炉、窑,或通过一定装置将废气导入锅炉炉作 为燃料气进行燃烧。燃烧温度一般需在1100℃左右,其最 终产物为二氧化碳、水、氮气,不适用于处理低浓度废气。
在运转初期要加强检测,以定出合适的吸附周期
要掌握好脱附温度和脱附时间 控制炭层温度,防止自然 吸附器每1~2年清理一次,除去炭粉,补充新炭
5.5.4 吸收法
• 吸收法 • (1) 特点
一般用于净化水溶性有机物 与催化燃烧法、吸附法相比,在治理碳氢化合物废气的方法
中它没有后两者用途广泛
在处理使用有机溶剂的一些行业,如喷漆、绝缘材料、漆包
由于吸附剂对被吸附组分吸附容量的限制,吸附法最适于
净化低浓度的有机溶剂废气,且效果好,工艺成熟
5.5.3 吸附法
• (2)吸附剂 • 吸附剂常用活性炭、硅胶、分子筛等,其中应用最广泛的、
效果最好的吸附剂是活性炭:可吸附的有机物种类很多, 吸附容量较大,尤其是存在有机废气的情况下可对混合气 体中的有机组分进行选择性吸附。但有部分VOCs不易解 吸,不宜用活性炭吸附。
5.5.2 燃烧法
燃烧净化:用燃烧方法销毁有害气体、蒸气或烟尘,使其
变为无害物质的过程。
最终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回收到有用物质,但
由于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排气温度很高,可以回收热量。
故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净化那些可燃有害组分浓度高的有
害气体,或是用于净化有害组分燃烧时热值较高的废气。
5.5.2 燃烧法
燃的有害组分氧化分解—达到净化排气目的
5.5.2 燃烧法
5.5.2 燃烧法
• 三、催化燃烧法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将废气中的有害可燃组分完全氧化为
二氧化碳和水
催化燃烧器净化率高、工作温度低、能量消耗少、对可燃
组分浓度和热值限制少,操作简便和安全性好等,已成为 净化有机蒸气的重要手段。
用于金属印刷、绝缘材料、漆包线、炼焦、化工等行业中
• 火炬燃烧:不仅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烟尘及热辐射而 危害环境,并且造成了有用燃料气的大量损失,尽量5.5.2 燃烧法
• 二、热力燃烧法 适用于可燃有机物质含量较低的废气的净化处理。由于该类
废气中可燃有机组分的含量很小,因此,废气本身不能燃烧, 并且其中的可燃组分燃烧后放出的热量很低,不能维持燃烧
LOGO
5.5 挥发性有机废气 净化技术
乌海职业技术学院 化学工程系 赵丽霞
5.5 挥发性有机废气净化技术
• 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
• 一、有机废气的特点
大多数有机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害 中毒的大多症状表现为:呼吸道疾病多为积累性 若有机污染物的浓度过高可能会造成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有些有机物会引起皮肤病 有些具有致癌性 恶臭类物质影响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
线等的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还不能完全达到工业应用 水平
影响吸收法应用范围的主要因素:对有机蒸气吸收一般为物
理吸收,吸收剂的吸收容量有限
5.5.4 吸收法
在吸收法的运用过程中,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和胶黏物,
在气液接触时能被捕集,且胶黏物在油中呈稀胶状,不会 堵塞设备和管道。颗粒物和胶黏物能通过沉淀从油中分离。 由于有机溶剂在柴油中的溶解度大,吸收过程的控制因素 是气膜阻力,所以采用液相分散型吸收设备。通过实际使 用表明,填料塔用于处理有机溶剂废气,具有设备简单、 分离效果好、油雾带出少等优点。而且对含有有机蒸气的 浓度不高,并含有少量的颗粒物的废气
5.5.3 吸附法
5.5.3 吸附法
5.5.3 吸附法
• (3)吸附工艺 • 常用有机废气净化回收系统,包括:
预处理部分:预先除去进气中的固体颗粒物及液滴,并
降低进气温度
吸附部分:一般用吸附器并联或串联 吸附剂再生部分:常用水蒸气脱附法使活性炭再生 溶剂回收部分:不溶水的溶剂可与水分层,易于回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