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

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麻山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顶管过路施工方案江西省水利水电开发有限公司麻山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施工项目部2015年5月目录1. 编制依据 (1)2. 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况: (2)2.2.施工难点 (2)2.3.施工条件 (3)3. 施工部署 (4)3.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内容 (4)3.2.资源配置 (4)3.3.施工机械及材料配置 (4)4. 主体工程施工程序和方法 (5)4.1.施工程序 (5)4.2.施工方法 (5)4.3.测量与校正 (8)4.4.特殊情况的顶进方法 (9)5. 施工进度计划 (10)5.1.施工工期计划 (10)5.2.计划工期保证措施 (10)6. 质量保证措施 (12)6.1.质量方针、目标 (12)6.2.质量管理措施 (12)6.3.质量控制措施 (14)6.4.质量保证措施 (15)7.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及文明施工措施 (16)7.1.安全生产认识 (16)7.2.安全生产目标 (16)7.3.安全生产管理 (16)7.4.安全生产控制措施 (17)7.5.施工安全保护措施 (18)7.6.文明施工目标 (18)附图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图2:顶进井开挖图附图3:顶进井结构图附图4:基坑底部处理图附图5:顶管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编制依据(1)、《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排水管(渠)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DB11-1071-2014 (3)、《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6-2011 (4)、萍乡市城市供水麻山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施工图(5)、施工现场勘察(6)、本工程施工合同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顶管施工位于麻山水厂取水口上移工程桩号5+575-5+642,与 319国道斜交,总长度约57m。

管材采用DN1200*14mm螺旋钢管,管道无纵坡,管底与路面高差约为3.5m。

顶进井位于319国道与路边民房之间,井壁一侧外边缘距离319国道约为2.5m,井壁另一侧距离最近民房约为4-5m,该处民房为当地村民经营的小型饭店,人流较为密集;接收井位于319国道与农田之间,井壁一侧外边缘距离319国道大约5m。

顶管顶进路线与穿越319国道的生活污水暗渠有交叉,暗渠底部与管顶顶部高差约为1米。

设计文件中无该段地质资料,经现场勘查和与当地村民询问了解,管线穿越区域大部分为填土,可能存在少量孤石,顶进井和接收井均为填土。

主要实物工程量见下表2.2.施工难点经分析本顶管工程施工难点如下:1、顶进过程中可能遇到孤石等障碍物。

2、顶进井和接收井均离319国道路肩过近,施工过程中容易引起边坡塌方。

3、顶管上方有一条居民生活污水排放暗渠,渠底与管顶较近,可能会发生塌方、透水。

4、施工区交通繁忙、人流较为密集,必须做好较严密的安全防护。

2.3.施工条件1、施工用电条件:由电网供电,发包人提供电源接入点接入;我部配置配电设备及场内输电线路。

2、材料供应:施工所需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从当地建筑市场购买,钢管由我公司总部进行专项采购。

3、交通条件:顶管位置位于319国道边上,交通便利。

3.施工部署3.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的内容根据本工程的工程特点、地理位置、周边环境等,按照标准化文明施工、节约的原则,在保证现场运转畅通,文明施工,进行施工平面布置。

具体见附图1: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3.2.资源配置3.2.1.施工人员安排本工程拟投入施工管理人员3人,其中施工员1人,质检员1人,安全员1人,生产队长1人,钢筋工2人,木工2人,混凝土浇筑工3人,顶管操作工8人,电焊工2人。

生产工人按工程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3.3.施工机械及材料配置本工程所需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通过租赁获得。

主要设备及材料见附表《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材料表》。

拟投入的主要施工设备表4.主体工程施工程序和方法4.1.施工程序施工准备─顶进井施工—顶管设备安装调试─顶管施工4.2.施工方法4.2.1.施工准备施工准备工作包括,临时用电、施工道路、施工测量、施工材料到位以及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底4.2.2.顶进井施工顶进井施工包括破除原有水泥路面、工作井开挖、基坑底基础及井壁加固。

4.2.2.1.破除原有水泥路面采用破碎机破除原有水泥路面,采用农用车将破碎的混凝土碎块运输至建设单位指定的位置。

4.2.2.2.工作井开挖顶进井深3.7m,底部长5.8m,宽3.8m。

为保证开挖边坡的稳定性开挖放坡坡比为1:0.7,为方便水泵及时排水在基坑一角人工开挖一个集水井,集水井深至基坑底部以下30cm,长30cm,宽30cm。

开挖断面见附图2:顶进井开挖图顶进井开挖采用卡特320型反铲挖掘机一次性挖至底部以上20cm,再由人工开挖整平至设计高程。

弃土由农用运输车运至建设单位指定地点堆放,现场不得堆放余土。

开挖过程中施工测量随时跟进,以保证开挖尺寸。

4.2.3.基坑底基础及井壁加固4.2.3.1.井壁加固:顶进井开挖完成后井壁四周采用厚度为40cm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护壁,墙体配筋为双层Φ16@150竖向钢筋,双层φ8@200水平钢筋,砼强度为C30(设计龄期7天);钢筋混凝土墙壁同时可做为顶管设备承压后背且作为承压后背的墙壁背面离基坑底面1.5m范围内填满混凝土以达到加固的效果。

详见附图3:顶进井结构图4.2.3.2.基坑底基础加固:基坑底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整硬化,配筋为双向双层Φ16@150钢筋,砼厚度为20cm,砼强度为C30。

详见附图4:基坑底部处理图4.2.3.3.钢筋、模板施工钢筋、模板施工采用常规施工工艺,钢筋委托附件钢筋加工厂制作好再运至施工现场直接安装。

4.2.3.4.混凝土浇筑顶进井底板与侧墙一次性施工,先浇筑底板混凝土,侧墙以50cm一层连续浇筑,运至现场的商品混凝土采用人工斗车转运进仓,每面侧墙外模板在离底部2m左右开设混凝土入仓口,底板混凝土采用溜槽控制下落高度在2m以内,再人工平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

4.2.3.5.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10小时左右开始进行覆盖洒水养护,养护期7天。

4.2.4.顶管设备安装及调试4.2.4.1.安装导轨导轨的作用是控制管身按设计的管中心线和高程顶进,保证管身在顶入之前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本方案导轨采用轻型导轨,由钢轨、横梁和垫板组成,安放在砼基础面上,导轨定位稳固正确后,顶进中可承受各种负载时不位移,不变形,不沉降。

二根导轨互相平行,等高,导轨面的中心标高按设计沟底标高设置,在顶进中经常复测调整,以确保顶进轴线的精度。

4.2.4.2.安装主顶设备(1)、测量放线把地面上的测量控制网络引放至工作井内,在工作井内测量放样,精确测放出顶进轴线。

(2)、安装主顶设备主顶设备主要包括千斤顶、油泵、顶铁。

a、千斤顶的工作坑内的布置采用四台组合式,顶力全力作用点与管壁反作用力作用点应在同一轴线,防止产生顶时力偶,造成顶进偏差。

b、油泵由电动机带动工作,经分配器,控制阀进入千斤顶,各千斤顶的进油管并联在一起,保证各千斤顶活塞的出力和行程一致。

c、顶铁是传递和分散顶力的设备。

安置起重机械工作井垂直运输土方和下管采用的起重设备为简易龙门(四脚架)和卷扬机。

安置土方运输设备本方案采用2台农用车作为土方运输设备,弃置的土方堆放点由建设单位指定。

4.2.5.安放管节挖土之前先下管,并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检查管子下管前先对管子进行外观检查,主要检查管子有无破损及纵向裂缝,每节管长3m;检查合格后的管子再用起重设备吊到工作坑的导轨上就位。

(2)、管子就位第一节管放到导轨上,测量管子中心及前端和后端的管底高程,确认安装合格后再顶进。

第一节管作为工具管,顶进方向与高程的准确,是保证整段顶管质量的关键。

4.2.6.顶管施工4.2.6.1.顶进方法要点开始顶进前先检查下列内容,确认条件具备时,再开始顶进:(1)、全部设备经过检查并经过试运转。

(2)、顶管在导轨的中心线、坡度符合规定。

4.2.6.2.顶进(1)、工具管切入土体后严格控制其水平偏差不大于5mm,其高程为设定标高加以抛高数。

工具管与第一节钢管连接时,其尾部至少须搁在导轨上20~30cm,并立即进行管的连接。

(2)、挖土人数为每班2人,轮流开挖,每次挖土深度20cm,土方在管道内的运输采用人力斗车运输。

因管道上方为319国道,属于不允许土下沉的地段,所以管子周围不允许超挖。

(3)、开始人工挖土前,先将刃口部分切入周边土体中,挖土程序自上而下分层开挖,防止正面坍方。

挖土当遇到地下障碍物时,在采取安全措施条件下,先清除后予以继续顶进,如遇特殊或紧急情况,停止施工,待确定解决措施后再顶进。

顶管交接班时将开挖情况和排除故障所采取的措施作逐一详细交换。

(4)、顶进开始时缓慢进行,待各接触部位密合后,再按正常速度顶进。

顶进若发现有油路压力突然增高,应停止顶进,检查原因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顶进,回镐时,油路压力不得过大,速度不得过快。

(5)、当整节管顶进至设计深度后,将千斤顶退回初始位置,将下一管节吊装至导轨上与前一节管对正并检查合格后开始焊接,焊接完成并检查焊缝合格后再开始顶进施工。

4.3.测量与校正4.3.1.测量测量工具为水准仪,根据工作坑内设置的水准点,测头一节管前端管内底高程,以掌握头一节管子的走向趁势。

在顶第一节管(工具管)时,测量间隔为30cm,以保证管道入土的位置正确;管道进入土后的正常顶进,测量间隔为100cm。

4.3.2.校正顶管误差校正是逐步进行的,形成误差后不可立即将已顶好的管子校正到位,应缓缓进行,使管子逐渐得位,不能猛纠硬调,以防产生相反的结果。

采用的方法有以下2种:(1)、超挖纠偏方法:偏差为10~20㎜时,可采用此方法,即在管子偏向的反侧适当超挖,而在偏向侧不超挖甚至留坎,形成阻力,使管子在顶进中向阻力小的超挖侧偏向,逐渐回到设计位置。

(2)、千斤顶纠偏法:方法基本与顶木纠偏法相同,在顶木上用小千斤顶强行将管慢慢移位校正。

4.4.特殊情况的顶进方法4.4.1.遇孤石等障碍物的顶进顶进过程中如遇孤石,可采用电钻对孤石进行破碎并逐步取出,再进行顶进施工。

4.4.2.管道与生活污水排放暗渠相交段的顶进(1)、详细测出暗渠的平面位置,交叉点5m范围内为相交段。

(2)、相交段的施工避开雨天,开挖施工时将暗渠进口段污水截断、导流。

(3)、根据开挖段的地质及渗水情况,减少每一循环进尺深度,如有必要对顶管进行超前顶进。

(4)、顶进施工时,严密观察开挖面的情况,如发现渗水过大,危及施工安全必须先进行处理后才能继续进行顶进。

5.施工进度计划5.1.施工工期计划本顶管工程施工工期计划为46天,工期计划如下(详见附图5:顶管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1)、施工准备工期3天;(2)、顶进井施工工期13天;(3)、顶管设备安装、调试工期3天;(4)、顶管施工工期25天;(5)、接收井施工工期1天;(6)、顶管工程验收工期1天;(7)、工作井拆除及回填工期1天;5.2.计划工期保证措施5.2.1.保证工期目标的具体措施(1)、提高对工期保证的认识该段顶管从地下穿越319国道,道路交通状况复杂且又靠近村庄,不可预见的安全隐患较多,所以按期完成施工任务是对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一项保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