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古代纺织原料与技术概述1古代纺织原料近年来,当多种人造纤维开始被频繁地被应用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纺纱材料中大部分是直接来自于自然界,动物毛发及分泌物或植物产物。
一些例外情况将会在本章的末尾加以说明。
由于从地球的某地到另一地方,其自然条件和气候的显著变化,自然纺纱材料的种类范围也随之变化很多,并且这种变化对于不同的地区文明下纺织品艺术的发展上有深远的影响。
动物纤维是来自于某些哺乳动物的毛发结构,或昆虫的茧丝,也就是蚕丝。
大量的植物纤维用来做纺织品,例如亚麻、大麻、部分的荨麻纤维和棉花,它们在结构上相对的相似性,实现了在纺织加工中的意义。
这些纺织材料中四种:羊毛、蚕丝、亚麻和棉花,被认为具有相同的重要地位。
这些材料中的每一种均有它的特别的视觉美感和技术性能,指引纺织品发展进程。
高端技术的发展为它们中的每种材料转化成艺术创造力的媒介成为可能,值得“纺织品艺术”称号。
1.1羊毛与蚕丝1.1.1羊毛用于纺织品原料的大部分动物纤维来自于不同种类的绵羊、山羊和骆驼,但是其它的四足动物也会为纺织品供应原材料。
羊毛的不同种类明显地改变了不同毛纤维的粗糙度、长度、色泽、颜色等。
变化也会发生在依靠同样放牧和气候条件的动物种类中,放牧和气候条件能够以一种或多种方式影响纤维形成。
寒冷的气候和高海拔对于羊毛的质量产生有利的影响。
因此在世界的最高山区域发现了有最好品质的动物毛纤维种类。
西藏和帕米尔高原的克什米尔和安哥拉山羊,安第斯山脉的胆小的小羊驼。
这些毛发的特征在同种羊毛的不同部位之间,在同类的年幼的和年老的动物之间也会有变化。
羊毛可能被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软羊毛,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卷曲的,较长,较直并且有光泽的毛发,也可能带有明显的粗糙和坚硬的骨髓的粗羊毛,质量较差,因此较容易断裂。
不同种类羊的羊毛、毛发和过度毛纤维的比例存在差异,纤维的长度、表面形态、颜色、卷曲度和色泽也会不同。
贯穿整个生长阶段,有选择性的饲养羊目的在于分离出某些特定性能,并且发展它们以便满足多种形式纺织品的变化需求。
因此在某些品种中,毛发和粗毛一样被除去,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羊毛织物几乎由纤细的羊毛组成。
通常情况下,收集羊毛有两种不同的方法。
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手从动物身上采摘羊毛。
在春天的时候会这样做,因为在羊的自然过程中,将会脱落用于过冬的羊毛。
对于野生的动物(例如安哥拉山羊),它们的羊毛会自己脱落并且粘附在灌木丛和岩石上,有人会冒险进入动物居住的山区收集羊毛。
一个更合理的方法是从羊身上剪下全部羊毛。
这种方法较前者新颖但仍然很沿用很久。
是十二世纪被斯堪的纳维亚的国家利用。
同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或工具)用以羊毛纺纱;梳毛机和精梳机。
后者方法是较新。
梳毛机是用来在采摘或剪下的羊毛中将卷曲的羊毛和较直长的毛发分离开。
精梳机是用来精纺毛纱,纤细羊毛被用来制作宽松的或毡的纺织品。
羊毛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纺纱材料,并且羊毛很容易转化成简单的纺织品。
除动物的兽皮之外,羊毛是人们用来抵挡寒冷严酷的气候的最原始的材料。
当天气严酷寒冷时,特别是在高山地区,人们自然会使用羊毛。
也可能是没有经过精细梳理直接将羊毛制成纱线。
远古世界的最古老的文明可能被称为“毛织品”文化。
对于这一点,圣经上的详细叙述给了我们证据,还有荷马、希罗多德和其他的古典文学作家的著作以及花瓶上的绘画。
关于饲养的羊和罗马帝国的羊毛贸易我们归结的细节说明制造业是在国际基础上组织起来的。
这种趋势幸存到中世纪。
羊毛和毛织品变为世界贸易最广泛的日用品,并且具有最大的政治及经济意义。
伊比利亚半岛和英国的小岛变为著名的羊毛出口地,以毛织品工业为主要基础的新城镇在沿海区活跃起来。
平纹毛纺织物在外观和重量上能够有巨大的变化。
如果纺纱的纱线来自于真正纤细且轻柔的羊毛,编织的织物将会特别地柔软;作为外衣穿着,给予一种“遮盖”,而其它的材料不能实现。
另一方面,如果羊毛是粗糙的,织物将会很重,尤其如果它是稠密的,在收缩和漂洗之后,织物可能变得僵硬使人联想到皮革制品。
通过经典的方法和多种的遮盖外衣的中世纪的雕刻,可研究这方面的变化。
这些外衣中的一部分似乎像薄纱织物一样柔软、轻薄,然而其它的则相当厚重。
1.1.2蚕丝蚕丝是由很长的纤维组成的,通过家蚕作茧自缚的蚕丝蛋白分泌物生产的,当它化蛹的时候,也就是将给它自己纺成一个茧。
这个茧最终将会出现一个蚕蛾。
每个蚕或者蝶蛹分泌两条平行的丝素和一种快速凝固的粘性物质丝胶,丝胶将两条丝素粘合在一起成为一条单一的线。
当家蚕的幼虫准备离开茧的时候,通常在8-10天之后,一种特别的分泌物被释放,这种分泌物溶解粘性物质丝胶,但是这种分泌物也会损害蚕丝丝素。
我们不得不人工防止这种效应以便丝素在整个长度中可能不被分散。
因此蝶蛹在沸腾的水中被杀死,沸水也会溶解茧周围的丝胶层。
然后我们发现蚕丝的末端,以便蚕丝能够被分开或者能被卷绕。
因此,得到的“硬的”蚕丝仍然是饱和的丝胶,丝胶使丝线相对干燥。
当蚕丝仍然是纱线时,或者它被编织成丝绸织物之后,通过在温水中清洗,丝胶被去除(蚕丝“脱胶”)。
后者方法较容易也较古老。
清洗使蚕丝更柔软、更有光泽,但是如果蚕丝被染色,也会要求同样的程序,否则蚕丝染色将会不均匀。
如果蝶蛹没有被杀死,它会吃掉蚕茧外面的丝线,这样纤维将会很“短”。
使丝线自然地脱离茧的惟一方法是利用梳毛机,并且像羊毛一样纺丝。
这种丝线也被称为“纺纱蚕丝”。
因此,通常说的“纺”或者“野生”的蚕丝与“养殖”的蚕丝是不一样的。
然而,有许多种不同的蚕丝培养品,蚕的幼虫在很大程度上被驯养。
基本上,养蚕(蚕丝培养品)涉及到指导和指引蝶蛹的发展速度,因此能够有规律地处理卷绕,生产统一的产品。
但是这种统一性也是主要依靠蚕的幼虫的种类和喂养蚕的植物或树的种类。
因此蚕的幼虫也是依靠气候和其它的自然条件。
蚕被分为两种独立的种族,蚕蛾和天蚕蛾。
蚕蛾不少于60多种。
它们中最重要的是Bombyx mori,以养育的白色桑树为食物。
在印度的孟加拉有六种不同的蚕蛾。
有一种蚕蛾来自中国,Bombyx mandarinae Moore,它以野生的桑树为食物,也可能与驯养的蚕的幼虫或者Bombyx mori是一个遥远的祖先。
天蚕蛾包括以不同的中国北部橡树为食物的一种和以臭椿树为食物的另外一种,臭椿树也就是在印度和中国都有的“天堂树”。
来源于这些蚕和其它的与这些蚕有关的有时被称为“野蚕丝”的“野生”物种的产品展示了多样性。
在显微镜下,来自于野生蚕的纤维与Bombyx mori 的纤维相当不同,Bombyx mori有更平滑的表面,因此比其它的纤维有更好的光泽。
野生蚕的纤维的表面通常有点波动,并且有一个角度或使失去光泽的交叉部分。
Bombyx mori纤维也较纤细,它的直径在20~30微米之间变化。
中国的Bombyx mori纤维比西方的更纤细,然而,据说不同种类的天蚕蛾纤维直径达到90微米。
认为Bombyx mori 缫丝是“纯净”的蚕丝是不正确地,它的纤维长度、强度以及弹性方面性能较好。
它通常情况下有几百米长,基本为800~900米。
在丝胶被清洗掉以后,显示两股丝素;在接下来的处理过程中,它们被结合成另外的两组或更多组的丝素,并所有的这些丝素被“抛”或者扭曲在一起形成一股丝线。
这就是所谓的“紧捻纱罗织物”的丝线,关于它的强度比任何短纤维材料都要强。
此外,它是具有弹性的,并且通过加倍和折叠,它的抗拉强度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1.2韧皮纤维1.2.1亚麻在韧皮纤维之间,亚麻是一种农业产品,经过仔细地加工处理,能够将亚麻制成奢侈日用品。
这种植物的拉丁名字Linum usitatissimum表明亚麻用途极广。
当亚麻的茎成长为美丽的、坚固的纺丝纤维的时候,果实也是富有营养的,有益于身体健康并且可以提供亚麻籽油,亚麻籽油有众多的技术应用。
这些多种的实用性能让世界许多地方的人相信亚麻籽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为了发展成为好的纺丝材料,亚麻需要肥沃的土壤、相对原始的气候和较有难度的处理:沤麻、脱胶、打麻、砍麻、漂白,纺丝,这些决不最少量的苛求。
如果亚麻成为真正纤细的丝线,那肯定是当它还是绿色的时候被收割。
如果它站立着直到果实成熟,这是产出亚麻纤维将会是十分粗糙的。
无论是为了纺丝纤维还是它的果实而种植亚麻,抑或是两者均是。
亚麻是一种卓越文明的产品,依靠高度发展的农业。
因为这个原因,自从最富有的世界农业区之一的埃及历史的开始,亚麻的种植品和它的处理和纺丝所需要的技能工作已经确立。
事实上,关于种植亚麻的渊源曾提出不同的意见。
在这方面,埃及宣称被支持,通过发现的来自像新石器时代和前朝时期那么久的加工亚麻,并且也通过在法老时期为发展编织亚麻产品等级的所有组织。
关于这个的详细细节,罗马的作家们已经归结了。
在中世纪,埃及的亚麻在世界市场上的卓越地位指出同样的方向。
纺织和编织的亚麻制品在温带气候中有一个性能非常卓越的性能,也就是一种吸湿的能力,使人感觉皮肤凉爽。
达到这种目的必须配合适当的漂白织物的艺术性。
有些吃惊的是,埃及庙宇的参观者仅仅允许穿着亚麻外衣,羊毛被认为不干净的。
埃及的亚麻制品总是使用平纹编织,历经数千年,对于亚麻,平纹编织仍然保持着经典的技术地位。
有趣的是在许多语言中,这种亚麻织品有一个特殊的名字,例如Fr.toile,rred,No.lerret,Sw.lärft,Old Nore lerept。
与其它的大多数纺织材料比较,亚麻丝线有点僵硬,并且亚麻丝线有一个发光的光滑表面。
通过合适的处理,最重要的是在未加热的情况下,在潮湿的状况中通过重压会增加这些性能。
经过几个世纪,使用一些方法使所编织的亚麻制品在潮湿的条件下保持它的形状不变。
产生打褶的一种形式是将狭小的褶缝制聚集到一起,这种方法在海盗时期的Birka墓穴得到很好的例证。
对于服装材料的打褶,在图示艺术品和考古学上的发现,古老的埃及提供了其它的实例。
在文艺复兴时期,大量的亚麻挤压往往为了图案装饰的亚麻缎子的光泽的产生。
同样的目的由带有压辊的“轧布机”实现的。
从中世纪初期,有一些关于东罗马进口俄国亚麻布料的记录,亚麻布料特意被用作衣服的衬里;它也可能手感较粗糙。
这些织物被推测为由亚麻制造的,在俄国南部的肥沃的大草原上种植亚麻,并且沿着黑海种植区域逐渐朝着波罗的海向北扩展。
在中世纪以及中世纪后期,斯堪的纳维亚进口“俄国亚麻织品”。
俄国南部亚麻种植品的起源问题使我们拿出希罗多德的叙述,埃及人和Colchi(住在高加索北部的大平原)使用一种其他人不知道的技术编织他们的亚麻制品。
在中世纪后期,英吉利海峡南部的国家——低地国家和法国南部——是一个重要的亚麻生产区域。
所谓的亚麻平纹织物toile de Reims, 来自于法国城市的名字,据说比得上世界上最纤细的亚麻平纹织物,也就是埃及的亚麻平纹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