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常见并发症的分析

作者:肖竣金肖丹贺亚东宋洪亮陈雷巴克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8至2005年完成的167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13例并发症的临床资料。

结果胆管损伤3例,腹腔内出血1例,胆漏2例,十二指肠损伤1例,膈肌损伤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皮下气肿1例,脐部戳孔腹直肌血肿1例,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无严重后遗症。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胆囊切除的最佳选择,但仍存在较严重的并发症,遵循正规的手术原则,及时中转开腹,才能减少并发症,保证手术质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预防措施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已在全国广泛开展。

尽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瘢痕小、住院时间短、肠功能恢复快等优点[1],但其手术并发症仍高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作者对本院1998至2005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74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605例,女1069例;年龄11~93岁,平均48.6岁。

其中胆囊结石并急性胆囊炎238例,胆囊结石并慢性胆囊炎1275例,胆囊结石并萎缩性胆囊炎59例,胆囊息肉81例,胆囊结石并胆囊息肉21例。

有上腹部手术史21例(非肝胆手术),下腹部手术史97例。

1.2 手术方法
本组均行三孔法或四孔法完成。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二氧化碳气体气腹,压力维持在12~15mmhg,以超声刀和/或电钩分离进行手术,中转手术10例。

2 结果
本组有并发症13例。

其中胆总管横断1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端端吻合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拔除t管。

右肝管烧灼伤1例,中转开腹行右肝管支撑引流及胆总管t管引流术,术后6个月分别拔除t管及右肝管支撑引流管。

胆总管部分离断1例,中转开腹行胆总管修补t管引流术,术后3个月拔除t管。

术后腹腔内出血1例,经积极应用止血药保守治疗好转。

胆漏2例,约每天50~100ml胆汁样液,经腹腔引流管引流后逐步减少,1周后拔管。

十二指肠损伤1例,术后发现腹腔引流管引流胆汁样混浊液,约400ml/d,急诊行十二指肠损伤修补并造瘘术。

膈肌损伤1例,即鼓肺后行腹腔镜下膈肌修补术,术后查胸片示右侧少量气胸,3d后复查基本吸收。

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后好转。

皮下气肿1例,自行吸收。

脐部戳孔血肿1例,予热敷等物理治疗后逐步吸收。

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予抗凝祛聚治疗后好转。

全组患者均治愈,近期随访无胆管狭窄并发症。

3 讨论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lc已经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手术的“金标准”。

但根据文献报道[2],国内lc并发症发生率为0.71%。

其中胆管损伤为最常见及严重的并发症,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死亡[3]。

lc 的常见并发症包括胆管损伤、胆漏、出血、胃肠道损伤、胆道残留结石、腹腔内感染脓肿、下肢深静脉血栓、皮下气肿、肩部疼痛、伤口感染、戳口疝等。

现结合本组患者,讨论常见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1 术前准备
术前全面检查是预防lc并发症的必要保证。

包括彩超、ct,必要时行ercp及mrcp,以了解胆囊和胆道情况,估计lc的难度及风险性。

对心肺功能不全者应行肺功能、心超等检查,以了解其对气腹及lc的耐受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