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药理学总论02 镇静催眠与安定药

麻醉药理学总论02 镇静催眠与安定药

28
临床应用
• 对BZ类中毒的诊断性治疗 • 麻醉后拮抗BZ类残余作用 • ICU中长期使用BZ类镇静,需要停用机械
通气的病人
29
苯二氮卓类受体反向激动药
• 反向激动剂:β-CCE,DMCM • 部分反向激动剂:沙马西尼,FG7142
30
第二节 巴比妥类 Barbiturates
分类
长效 中效 短效 超短效
15
16
• 根据消除半衰期长短可分为三类: 长效—安定( >24h ) 中效—氯羟安定( 5~24h ) 短效—咪唑安定( <5h )
• 安定—去甲羟安定仍有药理活性 • 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的因素:年龄,肥
胖,肝脏疾病,伍用药物(西咪替丁)
17
临床应用
• 麻醉前用药 消除焦虑,产生遗忘,降低代谢, 预防局麻药毒性反应
巴比妥、苯巴比妥 戊巴比妥、异戊巴比妥 司可巴比妥 硫喷妥钠
6-8h 4-6h 2-3h 0.25h
31
概述
• 巴比妥酸是脲与丙二酸缩合的产物 • 酰脲基可产生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其作用
强度、起效、维持时间则取决于5位碳上取 代H的基团
32
药理作用
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各个层次,主要抑制 大脑皮质和上行激活系统,抑制突触传递。 突触前效应——减少ACH的释放;突触后效 应——减慢γ-GABA从其受体解离的速率。 效应取决于不同药物和剂量,表现为:镇 静 —— 催 眠 —— 抗 惊 厥 —— 麻 醉 —— 延 髓 麻痹。(一次臂脑循环时间约30s即产生意 识消失)
• 部位麻醉的辅助用药,诊断及治疗性操作,术 后病人的镇静
• 全麻诱导 • 复合全麻 • 治疗失眠 • 抗惊嶡 • 治疗酒精和巴比妥类成瘾者的戒断综合征
18
不良反应
• 长期应用有蓄积作用,停药后有嗜睡、眩 晕、疲倦、乏力、肌无力、动作不协调
• 呼吸、循环抑制 • 急性中毒 • 戒断综合征(焦虑、失眠、震颤), 逐步
停药可避免 • 致畸
19
咪达唑仑 Midazolam
• 理化性质:亲脂性物质,微溶于水 • 可与盐酸吗啡等酸性药物合用,但不可与硫
喷妥钠等碱性药物合用 • 肌肉注射容易吸收
20
体内过程
• 吸收:口服1/2~1h达峰值,但生物利用度 仅40%;肌注1/2h达峰值,生物利用度91 %;小儿直肠注入16±7min达峰值,生物 利用度不到60%。静滴与单次静注的药代 动力学相似
• 脂溶性较高,易通过各种屏障,胎儿血药浓 度可超过母体(安定)
• 几乎全部经肝脏转化而消除
13
药理作用
• 抗焦虑、镇静、遗忘、肌肉松弛、抗惊厥, 大剂量时可致催眠、意识消失
• 无镇痛作用 • 产生顺行性遗忘
14
药理作用
• 对心血管系统一般影响小,可使血压、心 率下降,低血容量、心力衰竭者慎用
• 轻度抑制呼吸,阻塞性肺疾病 病人慎用 • 对肝肾无影响,降低机体代谢率
镇静催眠与安定药 Sedative-hypnotics and
tranquillizers
何波
目的与要求
• 熟悉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的药理作用、体 内过程
• 掌握镇静催眠药与安定药的临床应用、不 良反应及其预防处理
• 苯二氮卓类药的药理作用,体内过程,临 床应用、不良反应。地西泮与咪达唑仑的 特点
2
• 代谢:肝、肾排泻
21
药理作用
• 抗焦虑催眠抗惊厥肌松和顺行性遗忘 • 增强其他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 使脑血流量和颅内压下降,但对脑代谢无
影响 • 一定的呼吸抑制作用 • 对正常人的心血管系统影响轻微 • 无组胺释放作用,不抑制肾上腺皮质功能
22
临床应用
• 麻醉前用药:口服/肌注/静脉注射,小儿 直肠注入剂量0.3mg/kg
7
第一节 苯二氮卓类 Benzodiazepines,BZ或BDZ
• 毒性小、临床效果好、已经逐渐取代巴比 妥类,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镇静安定药
8
9
• 苯二氮卓受体(BZ-R):脑内存在的与苯 二氮卓类特异性结合的位点
• 分布:大脑皮质,小脑皮质;边缘系统, 中脑;脑干,脊髓
10
GABAA受体 — BZ受体 — 氯离子通道复合体学说
定义
• 镇静药:使大脑皮质轻度抑制从而产生镇静 • 催眠药:促进和维持类似生理性睡眠 • 安定药:消除焦虑和紧张,不抑制大脑皮质 • 三者在临床上难以严格区分
3
药物分类
作用强度: • 弱安定药(抗焦虑药) • 强安定药(抗精神病药)
6
药物分类
时间顺序: • 第一代:巴比妥类 1903年 • 第二代:苯二氮卓类 1960年 • 第三代:忆梦返,思诺思 • 其他:水合氯醛,眠尔通,安眠酮
11
作用机制
BDZ+BDZ-R BDZ+BDZ-R复合物 ↓
促GABA与GABAA R结合 ↓
Clˉ通道开放频率↑ ↓
Clˉ通道内流↑ ↓
神经细胞超极化,抑制效应
12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率80%(咪唑 安定40%,安定99%),血浆蛋白结合率高, 分布容积都较大;安定不宜肌肉注射,宜口服, 静注易疼痛及致静脉炎
33
药理作用
• 抑制呼吸,呈剂量依赖性呼吸频率和潮 气量减少,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 大剂量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小动脉, 降低血压
• 诱导肝药酶活性,加速激素、洋地黄、 抗凝过程
• 口服后经肠道吸收,其速度取决于脂溶性的高低。 血浆蛋白结合率(巴比妥5% 硫喷妥80%)、通 过血脑屏障的速度(酸中毒时进入中枢增多)、 胎盘屏障、再分布等均与其脂溶性相关
• 全麻诱导和维持 • 部位麻醉时作为辅助用药 • ICU病人镇静
23
地西泮 Diazepam
理化性质: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媒,静 脉刺激性强
24
体内过程
• 口服吸收完全而迅速,1h达峰值,肌注效 果差
• 肝肾排出 • 易透过胎盘
25
药理作用
• 抗焦虑(小剂量)、嗜睡(大剂量)。有 明显的遗忘、肌松和抗惊厥,可增加全麻 药的作用。
• 临床剂量对呼吸无明显影响,对心血管系 统的影响轻微
26
临床应用
• 麻醉前用药 • 全麻诱导(已少用)
27
苯二氮卓类拮抗药—氟马西尼 Flumazenil;安易醒
与BZ-R具有高度亲合力,与BZ产生竟争性 抑制,本身无药理作用 • 可拮抗BZ所有的效应 • 静脉注射后立即起效,约1min产生最大效 应,持续约90-120min • 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 • 消除半衰期50mi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