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提升培训业之核心竞争力

如何提升培训业之核心竞争力

(四)核心能力:企业在任务环境中生存发展能力;包括企业的 战略(道)、战术(术)、战技(技)、战斗(法)各层 次、各构面的资源组合成能力的内部条件总和。
回大图
14
(五)蓝海策略:在企业组织营运管理的道、术、技、法四层面 贯彻四项行动指针以达成组织使命愿景与顾客价值的最 大交集。 1.消除:哪些业界未经深思的习以为常的不必要成本。 (法) 、(5S运动)(去除盲从附和恶习) 2. 减少:哪些必要成本至远低于业界标准之下。 (技)、(低成本)(避免资源依赖及能力僵化) 3. 提升: 哪些核心竞争力达到差异化标准 。 (术)、(独特性)(形成竞争力独特性条件) 4. 创造:哪些效益交集符合业界未来趋势。 (道)、(策略思维)(打造永续品牌效益基础)
三、企业生存外在环境:组织所处之总体环境、产业环境及 任务环境(might do) 。
四、核心能力:让一家企业表现较竞争对手更好的优势来源, 能展现企业独特个性并完成使命愿景能力,又保证能获 得平均以上报酬,而创新能力是竞争优势的关键来源。
7
五、企业资源组合运用形成企业能力,能力建立在员工 拥有独特技能与知识上,具有创造顾客价值,业界稀有, 其他 竞争者难以模仿或不可替代的独特能力称为核心能力。 而企业如何取得组合及运用独特性创新价值核心能力,又 能 运用在外在环境机会的掌握,才能创造企业独特的竞争 优势。
回大图
17
(八) 紫海策略: 以创新的蓝海竞争力,期以在红海竞争中建构竞 争优势。(在机体中的每一点坐标(x、 y 、 z)都 需要诚实检验)。
1. 管理矩阵:以管理功能:组织、领导、规划、控制为纵轴, 以企业机能:教务、管理、行政、企划、科技、服务为横 轴,建立交叉核实的管理方案及制度。(检讨自身相关 矩阵内24项制度完善性) 。
日据时代: 各类小型 、私塾式的学术讲习会 ,如:日语补习教育 所 ,青少年团组织等, 乃台湾补习班最初模型。
1944年: 即已公布补习教育法, 但未受重视。 1953年: 制定「社会教育法」。 1954年: 台大周鸿经教授成立店铺企业化的数学补习班「大
同补习班」,是开始正式大量招生的源自学补习班。3024
3. 何事(for what?):做对的事比把事做对更重要,效能重 于效果,效果重于效率;用对的方法:策略、政策、 方针、方法;做得深入、作得久:贯彻力、执行力, 聚焦、坚持,深耕才能生根。
4. 何地(where?):经营实力由区域性扩散全国性同时,先 做好跨区又随时的服务质量渗透力准备以及渠道多角 化经营准备。(注意:教育扩散是依赖理念实践,而人 的德才兼备的复制是最困难的事)
(2)创造机会的能力:包括为别人或自己创造前瞻性基会的能
力,以及对未来机会主动掌握的强烈则任企图。
参考标准(现成状态) :
一、有德有才:良品
二、有德无才:堪用品
三、无德无才:废品
四、无得有才:毒品
回大图
22
诚变融合:组织成熟度
要素(定义) :
一、诚:中心思想原则
(1)使命厘定:愿景清晰(SWOT分析)。
有效组合 德才兼备
永续经营 诚变融合
12
二、说明
(一)有形资源 1. 财务性资源:企业融资、借贷,产生资金能力。(行政) 2. 组织性资源:企业规画、执行、控制、协调的制度。 (企划)(管理) 3. 实体性资源:硬件、设备、原料掌握。(管理)(科技) 4. 技术性资源:科技资产、专利、商标、知识产权和商 业机密等。(教学)
26
培训业钻石型组织架构
服务
教学
科技 管理
行政
企划
27
(三)思考:全面性提升竞争优势,建立长效性的品牌效益。
道 (战略) (志业) (诚) (使命、愿景) (做对的事) (创新) (根)


(战术)
(战技)
(事业)
(商业)
(正)
(活)
(规划、方案) (计划、方针)
(把事做对) (把事做久)
(提升)
(二)无形资源 1. 人力资源:知识、管理能力、组织常规、信任。(管理) 2. 创新资源:创意及执行创新能量。 (企划)(科技) 3. 信誉资源:商誉、品牌、产品质量、效能要求。(服务)
回大图
13
(三)能力:知识管理运用及服务技能落实 1. 生产制造:教学成效展现。(教务)(产) 2. 营销服务:掌握客户需要、创造客户价值。(服务)(销) 3. 人力资源:激励、授权、赋能,留用人才、组织团队。 (管理)(人) 4. 研究发展:创新、数字应用形成核心能力。 (企划)(科技)(发) 5. 财收效益:客户价值与组织获利的效能平衡。(行政)(财)
(降低)
(干)
(枝)
法 (战斗) (职业) (变) (方法、细节) (把事做彻底) (消除) (叶)
28
肆、台湾补习业描述说明
先让我们一起到台湾逛逛
29
一、台湾补习业发展大事记
1905年: 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引入美式学制。清末出 现各类类似现今成人回流教育 :实业补习学堂,耕余补习 学堂等。
(2)目标规范:方案明确(五力分析)。
二、变:身体力行弹性
(1)接受事实并能主动应变之能力。
(2)与时俱进并能持续学习织能力。
参考标准: (既成状态)
一、既诚且变:优质
二、既诚不变:均质
三、不诚不变:劣质
四、不诚且变:恶质
回大图
23
三、如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策略思考与方法剖析:
(一)思考(道)(术):为何(why?)要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及思 考为何而战?为谁而战?思考企业存在的使命、愿景及 社会责任、教育产业在追求获利同时,所应展现的企图实 现是否明确清晰而坚守不渝以及目标管理之策略、方案。
1
历任:
·时习塾终身多元自主学习成长中心创办人 ·三十四年培训班班主任及中小学数学教师 ·台湾省补习教育协会首席顾问(南投、新竹、 苗栗县补教协会顾问) ·台湾台中市补习教育事业协会创会理事长 ·台中教育大学进修推广教育讲师 ·数百家培训班创新管理首席顾问
2
扬帆远航 乘风而上
提升培训业(班)之核心竞 争力 顺应动态培训市场
挑战中,交互影响产生竞争优势的综效。
有形
资源
外部环境挑战
资源
(红海挑战)
无形
资源
核心能力
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
(内部竞争实力) (内外交互综效) (解决既存问题能力)
(创造未来机会能力)
知识
管理
能力 蓝海策略
四项检视标准
创新客户价值
技能
落实
(消除)(降低)
紫海策略
独特优势
(提升)(创造) (管理矩阵)
策略性 竞争力
回大图
16
(七)核心竞争力四项检验标准: 1.有价值的能力:协助企业化解威胁及探索机会。 (客户认知之价值建立) 2.稀有能力:不为其他众多同业拥有。 (满足目标市场之独特需求) 3.仿效门坎:竞争者欲模仿时所需付出极大代价。 (文化、品牌) 4.不可取代能力:无策略性对等物足以替代之能力。 (人脉、信任、忠诚度等模糊 概念)
陆、国内培训业及台湾补教业合作互补,共创双赢论析 (一)台湾经验可取之处 (二)台湾踬踣值得借鉴 (三)两岸同业合作开创新视野
柒、反思
5
壹、前言
6
贰、名词定义:
一、培训业:教育服务产业之一环,其功能定义为终身学习, 提供相关于社会教育服务机能之业别。
二、企业发展内在条件:组织产生效能时所需具备的资源、 能力及核心能力(can do) 。
吴王(干)老师简历
学历:美国南加大EMBA连锁加盟企管硕士 经历(现任):
·北京众智天下文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 ·台湾家庭教育学会荣誉创会理事长 ·台湾台中品格教育协会总顾问 ·台湾百世文教基金会董事 ·台湾TPMA专案(项目)管理学会(驻京办公室主任)(项目管理D级讲师) ·台湾菲力文教科技集团总顾问及驻中国首席代表 ·台湾浩奇电子书股份有限公司顾问 ·台湾时习塾文教科技管理顾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获得台湾当局 中小企业奖、杰出企业金峰奖、优质产品金像奖)
25
5. 何物(what?):教育产业之服务渗透(学习辅导)更重于 教学 产品质量(教学法>教师能力>教材),因为学习 者才是主人,又能利用科技网络(未来教室),才是形 成品牌效应的致胜武器。
6. 如何(how?)(方法论):在教育服务产业建构企画 (文化、品牌)、教学(教学、教务)、管理(训育、辅 导)、行政(财务、庶务)、科技(信息、网络)、服务(营 销、招生) 之钻石型组织架构,贯注以客为尊的价值活 水,以创新服务为竞争优势,才是擦亮品牌效益的 不二法门。
9
七、名词对照:培训 补习;校长 班主任。 八、观念对照:培训 言教:教 (老师主导) 。
补习 身教:学 (学生要求) 。 业界特性同质 知识产生; 业界特性异质 服务定位及深度。 校长 领导者;班主任 服务者。
10
叁、提升培训业竞争力 创造竞争优势
11
一、企业内在核心能力运用在瞬息万变的外在环境
从此 ,升学补习班蓬勃发展。
31
1990年: 补习班开始以连锁加盟形态出现。 1996年: 国(初)中生高中之入学方式采多元入学方案(甄试 、
8
六、5s流程改进 : 清扫(清除)、清洁(降低)、 整理(提升)、 整顿(创 造)、修身(内化)。
5s活动起源于日本,并在日本企业中广泛推行, 它相当于国内企业开展的文明生产活动。即由环境 调整之有效标准化,致组织文化提升,亦即由形于 外而诚于内。5s活动的核心精神和精随是修身内化, 如果没有职工队伍修身内化的相应提高,5s活动就 难以开展和坚持下去。
2. 组织生命周期(OLC):萌芽(实)、发展(速)、成熟(稳)、 再生(新)四阶段之不同经营策略。(检讨本身企业现今 所处历史发展阶段的关键策略)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