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 沪科版
A
A.5 cm B.10 cm C.20 cm D.30 cm
9.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
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该透镜
的焦距可能是 A
A.20cm
B.15cm
C.10cm
D.5cm
分析:成的是 __倒__立__、__放__大___ 、的___实____ 像
强化练习:
1.如图1所示,是“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的原理图, 若在光屏上 (光屏未画出 )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 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 a、b、c、d四点 中的___c____ 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___幻__灯_____ 机上。
2、如图2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 2倍焦距以 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 这个像是下图中的 B
科版物理八年级(上)第四章多彩的光
第五节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双筒望远镜
数码望远镜
世界上第一台135照相机 数码照相机
一步成像照相机
手机照相机
双目生物显微镜
透射电子显微镜
观察老师手中的透镜,看一看它的形状?
一、透镜
1、透镜的种类 :
中央厚,边缘薄 凸透镜
中央薄,边缘厚 凹透镜
辨别下列透镜: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大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照像机、 人的眼睛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③ 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物距等于2f成像规律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等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其很少应 用
F
F
③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③ 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物距小于2f、大于f 的成像规律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 与物异侧,物距小于像距。
其主要应用在:幻灯机、 显微镜、电影放映机。
2.凸透镜成像规律演示
物体到 凸透镜 的距离
u<f
成像的性质
很多年以前,有一支探险队,在他们去南极的途中,遇到 了特大的爆风雪。等到风雪停止天放晴时,饥肠辘辘使他 们想起生火做饭的事。但保管火种的探险队员发现,由于 同暴风雪搏斗,存放火柴、望远镜等物品的袋子不知什么 时候丢失了,在这天寒地冻、遍地冰雪、零下几十摄氏度 的气温下,所有的食品都冻的像“石头”一样,没有火种, 这样的“石头”怎么吃得下呢?
1.几个概念 物距:物体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 u表示 像距:所成的像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用 v表示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 f表示,2f 表示两倍的焦距
u
F
F
f
2f
F F
v
F
F
①跟主轴平行的光线,折射后通过焦点; ②通过光心的光线经过透镜后方向不变。 ③ 通过焦点的光线,折射后跟主轴平行;
物距大于2f成像规律
像距
正立或 放大或
倒立 缩小
像物同侧 正立 放大
u=f 2f>u>f v>2f
不成像 倒立 放大
u=2f u>2f
v=f 2f>v>f
倒立 倒立
等大 缩小
实像或 虚像 虚像
实像 实像 实像
应用
放大镜
幻灯机 求焦距 照相机
很难记,怎么办?
记忆口诀: 一焦分虚实, 二焦分大小;实像异侧倒, 物近像远大;虚像在同侧,正立且放大 。 物象:我( 物)进敌( 像)退,敌( 像)进我( 物)退
物体应该在什么区域?
在F和2F之间 即f<u<2f
学以致用
3. 若有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当物体AB 放在该凸透镜主 轴上距离凸透镜29cm 的位置处时,调整光屏的位置使光 屏上出现该物体清晰的像,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A )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 处的光屏上
某公园中的一块警示牌,上面写 有“请不要把装有液体的纯净水瓶或矿 泉水瓶遗留在山上”请同学们分析一下 这是为什么?
在农村里,有时候为了防止雨淋 湿草垛,在下雨的时候用塑料膜给草 垛搭一个棚子,在雨停了太阳出来之 后,一定要赶紧将棚子上的塑料膜拆 除,不然可能发生火灾,你知道这其 中的道理吗?
三.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
ABCDEF
凸透镜( A B D ) 凹透镜( C E F )
透镜的画法: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试试试猜猜猜想想想光光光线线线通通通过过过透透透镜 镜镜后后后会会会有有有什什什么么么现现现象象象???
(1)凸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 会聚的作用,故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
焦点
焦点
焦距
焦距
(2)凹透镜对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有 发散的作用,故凹透镜又叫发散透镜
正当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一位知识渊博的探险队员 提出了“用冰取火”的主意,这种方法行不行呢?试一试 再说吧!于是他们便七手八脚地行动起来了。
“成功啦!成功啦!”所有的探险队员都为重新获得了火 种而欢呼起来。
请你说说他们是怎样用冰取火的?
其实早在我国汉代就有记载 “削冰令其圆,举以向日,以艾承 其影,则生火。”谁能用现代汉语 描述它?谁又能解释其原因?
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5 cm 处,在透镜
另一侧可以得到 A
A.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
分析:物体处 于哪个位置?
D.正立缩小的虚像
5.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
光屏处于如 2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
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
B
A、照相机 B 、幻灯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图2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物体在光屏上
所成的实
C
A.正立的像 B.
C.倒立的像 D.放大的像
7.关于实像和虚像,
A
A.实像能用光屏收到,虚像则收不到
B.虚像是人的幻觉,实际上并没有光线进入人眼
C. 平面镜成虚像,
D.由光的反射成实像,光的折射成虚像
8.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 15 cm 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
虚焦点
虚焦点
焦距
焦距
二、凸透镜 1、凸透镜的几个要素
Ff
Of F
(1)光心“O”: 透镜的中心。经过光心的光线, 传播方向不变 (2)主光轴:两个球面的球心和光心的连线 (3)焦点“ F”:平行于主光轴的平行光线经过凸 透镜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做焦点
(4)焦距“f ”:焦点到透镜光心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