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天然香料植物-最新年文档

天然香料植物-最新年文档

天然香料植物
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tq.) 为唇形科薄荷属 (Mentha
L.) 植物,又名水薄荷、苏薄荷、蕃荷叶、鱼香草、菝荷、人丹草、升阳草、夜息花、番荷菜等。

薄荷是一种重要的香料植物,其干燥地上部分可入药,是我国常用的传统中药之一。

关于薄荷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本草》,薄荷有疏风、散热、解毒的功效,
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头痛、目赤、咽喉肿痛、牙痛等[1]。

现在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少数见于南半球。

世界薄荷属植物约有 30 种。

薄荷包含了 25 个种,除了少数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

根据《中国植物志》记载,我国有薄荷属植物 12 种,主要分布于东北、华东、新疆地区 [2] 。

野生的薄荷有椒样薄荷、欧薄荷、留兰香等。

1 薄荷的生物学特性
薄荷为唇形科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全株具有浓烈的清凉香味,是一种适应性强、分布较广的具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植物资源。

生长适宜
温度为20〜30Co根茎在早春5〜6C时开始萌发,在冬季-30〜-20C地区可安全越冬[3]。

薄荷为多年生直立草本,高10〜100cm具节,直立或匍匐地面。

叶对生、叶片长圆状披针形、披针形或椭圆形,两面沿叶脉密生微毛或具腺点,叶缘基部以上具整齐或不整齐扁尖锯齿。

花顶生,开紫色、白色和粉红色的花穗。

茎方形,密生白色绒毛。

花冠淡红紫色、稀白色,轮
生于茎上部叶腋内。

轮伞花序,常由多朵花密集而成;花萼管状钟形或钟形,外面密生白色柔毛及腺点;雄蕊 4 枚,外被微毛,冠檐 4裂。

小坚果长圆形,暗褐色,椭圆形。

花期 6〜10 月,果期8〜10月,果实熟时呈黄褐色,藏于宿存萼内。

2薄荷的化学成分
薄荷的主要化学成分有挥发油、黄酮类、有机酸、氨基酸等 [4-
6] 。

薄荷新鲜叶含挥发油 0.8%〜 1.0%,干茎叶中含 1.3%〜 2.0%。

挥发性油中主要成分为左旋薄荷醇 (Menthol) ,含量 62%〜 87%,还含左旋薄
荷酮 (Menthone ) 、胡薄荷酮 (Pulegone) 、异薄荷酮(Isomenthone) 、胡椒酮 (Piperitone) 、胡椒烯酮 (Piperitenone) 、薄荷异黄酮甙 (Menthoside) 、异瑞福灵 (Isoraifolin) 、迷迭香酸(Rosmarinicacid) 、咖啡酸 (Caffeicacid) 等物质。

此外,薄荷中还含有一些非挥发性成分,如大黄素、大黄酚、苯甲酸、熊果酸、胡罗卜甘等。

由于薄荷属植物分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自然杂交现象普遍以及有性和无性繁殖并存,使薄荷属植物种类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都产生很多变异,导致提取的薄荷油成分也有差异。

对薄荷油化学成分检测主要是定性定量分析其中的薄荷脑和胡薄荷酮。

王成港等 [7] 用气相色谱法精确测定了薄荷油中薄荷脑的含量,认为方法灵敏,结果准确,可以作为控制薄荷油质量的检测手段。

3薄荷的药理作用
薄荷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刺激作用,内服少量薄荷或薄荷油可
通过兴奋中枢神经使皮肤毛细血管扩张,促进汗腺分泌,增加散热,有发汗解热作用 [8] 。

薄荷对消化系统和生殖系统有影响 [9] ,薄荷醇的抗刺激作用导致气管产生新的分泌,使稠厚的粘液易于排出,故有祛痰作用。

薄荷有促进透皮吸收的作用 [10] ,抗病原体的作用,体外试验表明,薄荷水煎剂对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支气管包特菌、黄细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肺炎链球菌等均有较强抗菌作用 [11] 。

此外,薄荷还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对平滑肌的作用、利胆和抗早孕作用。

4薄荷的栽培、采收及加工
(1)薄荷属长日照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发育快,易开花,
日照越长,叶表皮下单位面积油腺越多。

薄荷种植宜选土壤疏松
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阳光充足、富含有机质、pH值为6.0〜7.5的砂质壤土和壤土,对薄荷的生长最为适宜。

秋播薄荷选伏翻地,春播以秋翻冬灌地为宜。

薄荷在生长期内,对氮、磷、钾需要较多,氨态氮和硝态氮有利于精油的形成。

耕地前施基肥,施腐熟有机肥
22.5t/hm2,尿素150kg/hm2,磷肥 225kg/hm2,并进行切、耙、耱作业,使土壤达到“齐、平、松、碎、净、墒”6 字标准。

薄荷主要采用地下根茎繁殖和移苗繁殖法,一般大田以育苗移栽为主, 2种繁殖法栽后及时浇水。

根茎繁殖于秋末冬初或春天刚发芽时,从种苗田挖掘出来播于另一块田,将地下根茎切成15cm的茎段,行距50〜70cm株距15cm, 开沟条播,覆土 7cm厚,随取随播。

移苗繁殖法苗取自苗床或大田,一般苗高10〜13cm时带土移栽,春秋季均可进行。

在幼苗初期宜加强中耕锄草2〜3次。

在田间齐苗后,及时查苗、间苗和补苗,移栽的苗要及时灌水。

高产田栽培要充分发挥单株个体优势,促进有效分枝数的产生,本地中等以上肥力土壤,适宜保苗27万株/hm2。

苗期应保持土壤一定水分,适当控制植株生长;
中期促多发分枝,结合施追肥浇好水。

如果薄荷生长在雨水中、通风不良的条件下,易发生菌核病、白粉病、锈病。

因此,必须
控制栽种密度,确保通风透光。

可在发病初期用500〜800 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水溶液喷施防治,并及时间苗除草、去除病株。

薄荷易受地老虎、造桥虫、蚜虫等危害,应及时人工捕杀害虫或敌百虫拌豆叶毒饵诱杀地老虎。

(2)薄荷油在植株体内的含量不仅与生育期、品种、种植密度、叶片
多少和大小有关,还受不同气象因素如阳光、温度、水分等影响而发生变化,甚至在同一天的不同时间也有所不同。

因此,适时收割是获得丰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植株开花前叶子含油量最高,开花后含油量迅速下降;精油中含脑量在开花末期最高,含酯量在花蕾形成时较高,开花时下降,开花后又增高。

因此,应在薄荷主茎 10%〜 30%花蕾开花期收获,在盛花期收割完毕。

在晴天的中午 12时至下午 2 时进行收割,精油产量高,而且品质优。

(3)当前薄荷品种混杂退化是导致薄荷产量、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12] 。

由于薄荷挥发油具有挥发性、有较高的折光率、大
多具有光学活性、含有多萜成分易氧化等特点,因而在贮存过程中,易受到贮存条件如场地、温度、药材包装方法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13] 。

薄荷收割时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坚持做到 5 不割,即:大风下雨不割、露水不干不割、阳光不足不割、地面过湿不割、含油量不足不割。

收割时要做到 3 净:割得净、收得净、扫得净 [14] 。

5展望
薄荷油和它的衍生品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化妆品、食品、药品、梳妆用品、烟草和其他用品中。

亚洲薄荷油是用途最广和用量最大的天然香料之一。

薄荷脑和薄荷素油消费区域遍及 100 多个国家,消费人口 35 亿人,年消费量约 1.2 万吨,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薄荷系列产品消费量将以 5%- 6%勺速度递增。

中国是薄荷油、薄荷脑的主要输出国之一,目前,薄荷的种植远不能
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种植薄荷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好。

为增强我国薄荷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我国广大薄荷种植户的
利益,国家应在政策方面予以扶持,筛选和推广种植薄荷优良新
品种,不断提高加工能力,把产品定位在中高档次上,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扩大外贸出口,发挥国内廉价资源和加工能力充足的优势。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