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州矿产资源整合初步方案为了促进矿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集约、高效利用矿产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培强做大我州冶金化工支柱产业,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和规范整合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对矿产资源开发进行整合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08号)、省、州有关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精神和部署,结合我州实际,制定《楚雄州矿产资源整合初步方案》。
一、整合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通过收购、参股、兼并等方式,对矿山企业依法开采的矿产资源及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逐步形成以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大中小型矿山协调发展的矿业开发新格局,以增强矿产资源对全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
二、整合的基本原则按照“政府引导、依法行政、企业主导、市场运作、依法办矿、有偿有序、合理布局、优化配置、集约高效”的原则,开展全州矿产资源整合工作。
(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整合工作应按照矿产资源规划、国家对有关矿产资源总量控制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规划等规定,先易后难、有计划地分步实施。
(二)以大并小,以优并劣。
整合工作应根据资源自然赋存状况,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结合企业重组、改制、改造,以规模大和技术、管理、装备水平高的矿山作为主体,整合其他矿山。
(三)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重点整合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小矿密集区、对全州经济发展有较大影响的重要矿种和优势矿产;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矿种和矿山企业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做好整合工作。
(四)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以资源为基础、矿业权为纽带,坚持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依法推进整合工作。
(五)统筹兼顾,公开公正。
兼顾各方利益,依法保护采矿权人的合法权益,积极稳妥推进,维护社会稳定;公开整合过程,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三、整合的目标任务我州矿产资源整合工作以矿产业结构升级、矿产资源有效保护、集约开发利用、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培强做大冶金化工支柱产业为目标任务。
通过整合,使矿山企业“多、小、散”的局面得到明显改变,矿山开发布局趋于合理,矿山企业结构不断优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矿产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一)矿山开发布局明显合理。
按照矿产资源自然赋存状况、地质条件和矿产资源规划,合理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重新划分矿区范围,确定开采规模,一个矿区原则上只设置一个采矿权,以彻底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等问题。
通过整合,重点矿区和重要矿种的矿业权设置符合规划要求。
(二)矿山企业结构明显优化。
以优并劣,扶优扶强,矿产资源向开采技术先进、开发利用水平高、安全生产装备条件好和矿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优势企业集聚。
通过整合,使矿山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明显提高,矿山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三)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采用科学的采矿方法和选矿工艺,使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达到设计要求,共生、伴生矿产得到综合利用,废石、尾矿等矿业固体废物得到安全存放和二次开发。
通过整合,使整合区域内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率明显提高。
(四)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认真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强化安全监管监察,落实矿山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改善矿山安全生产条件,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通过整合,使因矿山开发布局不合理引起的安全隐患基本消除。
(五)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按照《云南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建立健全矿山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制订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方案。
通过整合,实施废弃物集中贮存、处置,污染物集中治理并达标排放,重点矿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得到预防与控制。
四、整合的范围(一)重要矿种我州优先实施整合的重要矿种为:煤、铁、铜、钛、铂钯、石英砂、硫铁矿等七种矿产资源。
根据州委、州人民政府有关资源整合的要求,由具有雄厚资金、先进的采选冶技术的六个整合主体对七种重要矿种进行集中勘查和开发。
1、整合铁矿资源,做强钢铁产业。
铁矿资源优先集中给德钢等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大企业,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同时为德钢提供一定铁矿石原料保障,支持我州冶金产业做强做大。
2、整合煤炭资源,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
煤炭资源在我州较为丰富,为了充分发挥其效益,高效利用,培植煤电新产业,要整合支持德钢等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发展煤化工产业和开发火电产业。
3、整合铜矿资源,提高骨干企业后备资源保证程度。
铜矿资源在我州已经开发多年,是传统优势的矿业之一,产业基础较好,要支持有技术资金实力的云铜集团在楚企业实施铜资源整合,以提高国有大中型企业后备资源保证程度,促进铜矿产业可持续发展。
4、整合钛矿资源,建设全国钛产业基地。
我州钛矿资源丰富,在全省比较优势突出,具有埋藏浅、区位优、品位高、易采选等优势。
钛矿资源要以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等有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企业为龙头实施整合,对钛矿资源进行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将我州建设全国钛产业基地。
5、整合石英砂资源,发展玻璃工业。
我州石英砂资源储量较大,质量好,区位优,应集中整合支持有资金、技术实力和有市场的云南燃二化工有限公司和云山玻璃厂,以不断发展壮大我州玻璃工业。
6、集约开发铂钯矿资源,发展我州新兴贵金属产业。
铂钯矿是潜在经济价值较高的矿产资源,我州的铂钯矿资源分布较广,储量全省第一,在全省的比较优势突出,但目前国内开发技术还不成熟,开发所需投资大、技术要求高,所以在开发上起点要高,要有超前意识,把铂钯矿资源集中给有先进采冶技术和资金实力的云南锡业集团等一、二个企业,实施规模性整体开发,培育铂金产业。
7、整合硫铁矿资源,培育我州化学工业。
我州硫铁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南华县五街和禄丰县中村等地,因地质工作程度低资源储量不明。
为保障勤攀磷化工有限公司的原料供应,应优先支持该公司申办探矿权,加强硫铁矿地质勘查工作,为下一步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矿床,将依法优先支持勤攀磷化工有限公司申办采矿权,按科学开采、合理布局的要求实施开发。
(二)重点矿区为解决矿业开发中“小、散、乱”、布局不合理等问题,结合我州现矿业实际,初步确定以下19个矿区或区域作为资源整合重点:1、楚雄吕合煤矿区;2、牟定格依乍铜矿区;3、牟定清水河铜矿区;4、牟定郝家河铜矿区;5、南华县旧村至诸葛营一带金矿分布区;6、南华县红土坡咪啦山至罗武庄羊成庄无烟煤分布区;7、大姚六苴铜矿区;8、大姚桂花铜矿区;9、大姚塔地铁矿;10、大姚县赵家店采石厂矿区;11、永仁珙山箐铂钯矿区;12、元谋朱布铂钯矿区;13、元谋县黄瓜园镇龙川江建筑用砂矿区;14、武定县钛资源分布区;15、武定鱼子甸铁矿区;16、武定县木纹石矿分布区;17、禄丰泽润里石英砂岩矿河尾矿段区;18、禄丰大美厂铜矿区;19、禄丰县钛矿分布区。
五、资源整合的方式(一)重要矿种整合的方式经过多年探索和研究,我州7种重要矿种整合方式可采用紧密型整合(由整合主体独立申办矿业权,并勘查开发矿产资源)和松散型整合(整合主体和其他企业合作,共同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两种基本形式,针对不同情况,应采用切合实际的整合方式。
1、属未经勘查的空白区,由整合主体优先实施风险探矿。
整合主体有意开展风险探矿工作的区域,可采用申请审批方式获得探矿权。
为确保整合矿种的探矿权优先集中给整合主体,近期,对七种重点整合矿种的探矿权,暂不办理其他企业的申请;以后,整合主体和其他企业可按国家法律法规平等申报,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依法审批。
2、属国家出资勘查并已探明可供进一步勘查或可供开采的矿产地、矿业权灭失的矿产地、无需勘查即可直接开采的矿产,整合主体有意开展勘查或开发工作的,应采用公开有偿方式(招标拍卖挂牌)获得探矿权或采矿权;为确保优势资源向整合主体集中,经州人民政府或省国土资源厅批准,也可采用协议方式有偿获得矿业权。
3、对已经依法设立探矿权的勘查项目,整合主体有意开展探矿工作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整合主体和探矿权人进行平等协商,采取市场运作方式,将探矿权有偿转让集中给整合主体;也可采用松散型整合,即在自愿基础上,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由探矿权人和整合主体共同出资参股开展探矿工作。
4、对已经依法取得采矿权的矿山企业,整合主体有意进行采矿的,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整合主体和采矿权人进行平等协商,采取收购、兼并、合作、重组、租赁等市场运作方式,将采矿权有偿转让集中给整合主体;也可采用松散型整合,由整合主体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并参与管理,矿产品按市场价优先集中供应给整合企业。
(二)重点矿区整合的方式对我州已开采的矿区,应按照整合的原则和目标任务,编制矿业权设置方案和矿区资源整合方案,以采矿权审批登记为手段,通过联合、重组、改造、收购、兼并、关闭等方式,对重点矿区实施资源整合。
整合区域及毗邻地区的采矿权审批工作要按照全州资源整合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
通过资源整合,减少矿山数量,优化资源利用,矿业布局逐步趋于合理,初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资源开发利用。
1、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凡能够与大矿进行整合的,由大矿采取合理补偿、整体收购或联合经营等方式进行整合。
2、国有矿山企业之间的整合可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监督下,采用资产整体划拨的方式进行整合。
3、矿业布局过密并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区,应调整采矿范围,采用合并或兼并等方式进行整合。
4、对安全和环保不达标、资源浪费严重,整改无望的矿山企业,应坚决予以关闭。
六、资源整合的措施(一)加强领导、统一协调。
资源整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动的利益广,为了解决我州矿产业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保证此项工作顺利进行,州、县(市)人民政府应加强资源整合工作的领导,及时成立“重要矿产资源整合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发改委、经委、财政、国土、交通、公安、监察、环保、林业、工商、税务、安监、招商等部门组成,办公室设在经委),负责资源整合的组织、协调、检查、督促、落实工作。
(二)坚持依法整合,依法管理。
整合矿产资源要正确处理五个关系:资源整合与依法行政的关系,资源整合与依法勘查开采的关系,资源整合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资源整合与招商引资的关系,资源整合与维护其他矿业权人合法权益的关系。
(三)整合与整规相结合,全面完成。
认真执行《矿产资源法》等法律法规,对非法矿业行为继续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和私挖乱采行为,维护好矿业秩序,为整合工作提供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