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概要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技术概要
HT08 800 〉2.8
HT09 900 〉3.9
48h吸水率(%) 干燥收缩率( )
〈 0.75 〈 0.10 〈 0.12 〈 0.14
0.98 不燃烧
导热系数(W/m·k) 蓄热系数(W/m ·k) 燃烧性能
〈 0.16
〈 0.18
〈 0.20
地暖施工具备的条件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1 为规范地面辐射供暖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做 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 制定本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以热水 为热媒的地面辐射供暖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3 绝热层可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或低密度发泡水 泥制品。采用其他绝热材料时,应达到同样的绝热 效果。低温热水水温不高于60℃,工作压力不大于 0.8MPa。
1 在住宅建筑中,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 统应按户划分系统,配置分水器、集水器; 户内的各主要房间,宜分环路布置加热管。 2 连接在同一分水器、集水器上的同一管径 的各环路,其加热管的长度宜接近,并不宜 超过120m。 3 加热管的布置宜采用回折型(旋转型)或 平行型(直列型)。
4 加热管的敷设管间距,应根据地面散热量、 室外内计算温度平均水温及地面传热热阻等 通过计算确定。也可按本规程附录A确定。 5 加热管壁厚应按供暖系统实际工作条件确 定,可按照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选择。 6 加热管内水的速不宜小于0.25m/s。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 技术
地暖-采暖方式及优势
地板采暖是我国近几年来室内供暖、供冷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是建设部 第218号公告《建设部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中推广应用的节能 技术,并已在当年发布、实施了JGJ142-2004《地面辐射供暖技术规程》 行业标准。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多数省、市的应用率都达到了50%-70%。 其中河北省2006年有1000-1200万平方米的住宅竣工面积采用了地板采暖。 地板采暖是把耐热管材或发热电缆埋设在地板内,以低温热水或电热 能加热地板,再通过地板以辐射方式加热室内空间的技术。
泡沫混凝土地暖、垫层施工-人员分配
楼面上人员安排 收面—1人 浇筑—1人 拉管—1人(如果工作量大、可增派一人) 扫浆—2人 楼下人员安排 机手—1人 上料—4人(如果工作量大、可用两组人员轮流换班)
半成品
成品图
施工后养护期应注意事项
1、防止急剧的温度变化和水分蒸发 2、不能振动、冲击 3、没达到强度,不能用脚踩或推重物 4、为 防止急剧干燥而收缩裂缝,应洒水保养。(可设专人养护) 备注:养护期:自然养护,一般为4天。可根据气温而定,夏季气温高 时3天,秋季气温低时4天即可。夏季可适当放宽养护期。减少空鼓率、 提高成品率。
分水器 manifold
3 集水器 manifold
水系统中,用于连接各路加热管回水管的配 水装置
4 面层 surface course
建筑地面直接承受各种物理和化学作用的 表面层。
聚丁烯管 polyebutylene pipe
一般规定
1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回水温 度应由计算确定,供水温度不应大于60℃。 民用建筑供水温度宜采用35-50℃,供回水温 差不宜大于10℃。 2 区域特征适宜范围最高限值人员经常停留 区24-2628人员短期停留区28-3032无人停留 区35-4042
3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工作压力,不 应大于0.8MPa;当建筑物高度超过50m时,宜 竖向分区设置。 4 无论采用何种热源,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 热媒的温度、流量和资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同热 源系统相匹配;热源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控制装置。 5 地面辐射供暖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内容和 深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施工图设计文件应以施工图纸为主,包括图 纸目录、设计说明、温控装置布置图及分水器、 集水器、地面构造示意图等内容。
保温材料的选择及改进措施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确保地暖系统与建筑物同寿命: 1、尽量降低导热系数提高热阻。 地暖施工中常用的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如下: EPS聚苯乙烯泡沫塑料≤0.041w/m.K 憎水性膨胀珍珠岩≤0.076w/m.K 发泡水泥≤0.08w/m.K 、 其中影响导热系数的因素有: a、材质(与容重):同样的材质、不同的容重,导热系数也不同。要求→容重要小。 b、孔隙率 空隙率越高、闭口空越多,导热系数越低。 c、开口状态 d、潮湿温度 e、环境湿度 不同的含水状态、导热系数也不相同
4 当面层采用带龙骨的架空木地板时,加热 管应敷设在木地板与龙骨之间的绝热层上, 可不设置豆石混凝土填充层;绝热层与地板 间净空不宜小于30mm。
。 5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
沫塑料板时,其厚度不应小于表3.2.5-1规定 值;绝热层采用低密度发泡水泥制品时,其 厚度不应小于表3.2.5-2规定值;采用其他绝 热材料时,可根据热阻相当的原则确定厚度
地暖施工具备的条件
9、浇筑完自然养护3天以上方可铺设地暖管,期间不得进行交叉作业防止踩踏 破坏。 10、铺设地暖管时施工人员必须穿平底鞋。
地暖施工工艺流程
1、确认图纸,选择施工方案 2、确定楼地面标高,墙上弹出水平线 3、浇筑泡沫混凝土 4、铺设地暖管,安装分配器 5、压力测试,地暖管与分配器连接 6、浇筑水泥砂浆抹面。
(2) 设计说明中应详细说明供暖室内外计算 温度、热源及热媒、加热管技术数据及规格; 标明使用的具体条件如工作温度工作压力以 及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密度、规格及厚度 等 (3) 平面图中应绘出加热管的具体布置形式, 标明敷设间距、加热管的管径、计算长度和 伸缩缝要求等。
地面构造
1 与土壤相邻的地面,必须设绝热层,且绝 热层下部必须设置防潮层。 直接与室外空气 相邻的楼板,必须设绝热层。
1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 路设置调节性能好的阀门,通过手动调节来 控制室内温度。 2 各个房间的加热管局部沿墙槽抬高至1.4m, 在加热管上装置自力式恒温控制阀,控制室 温保持恒定。 3 在加热管与分水器、集水器的接合处,分 路设置远传型自力式或电动式恒温控制阀, 通过各房间内的温控器控制相应回路上的调 节阀,控制室内温度保持恒定。调节阀也可 内置于集水器中。采用电动控制时,房间温 控器与分水器、集水器之间应预埋电线。
楼层之间楼板上的绝热层20与土壤或不采暖 房间相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30与室外空气相 邻的地板上的绝热层40
热负荷的计算
1 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热负荷,应按现行国家 标准《采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GB50019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2 计算全面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时, 室内计算温度的取值应比对流采暖系统的室 内计算温度低2℃,或取对流采暖系统计算总 热负荷的90%-95%。
7 地面的固定设备和卫生洁具下,不应布置 加热管。
低温热水系统的热计量和室温控 制
1 新建住宅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应 设置分户热计量和温度控制装置。 2 分户热计量的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 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2 热量表前应设置过滤器。 3 供暖系统的水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 业锅炉水质》GB1576的规定。 4 共用立管和入户装置,宜设置在管道井内; 管道井宜邻楼梯间外户外公共空间。 5 每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 过3户。 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室内温度控制, 可根据需要选取下列任一种方式:
垫层结构示意图
地面层 泡沫混凝土填充层(苯板、细石混凝土) 水泥砂浆? 管材 楼板层 室内垫层剖面图
地面层 泡沫混凝土填充层(细石混凝土、三合土、毛石) 软地基层 垫层或填充层剖面图 填充层就是在隔热层或楼板 基面上设置地暖管用的构造 层,用以保护加热设备并使 地面温度均匀。
地暖结构示意图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来,保温层位 于楼板层与供热管的中间最下层 的部分(预先铺设反射膜),隔 热层的 主要作用是控制热能的传 递方向,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加热 层热能的损失,同时为固定加热 管提供平台或固定点。
保温材料的选择及改进措施
2、选用具有较高强度的保温材料,减少受压变形,这是供热管与建筑物同寿命 的保证。 3、注意所选材料的阻燃性和环保性、保证建筑物的防火安全性和环境舒适性。 4、良好的施工性能。(考虑:施工方便程度、施工质量、施工速度) 尽量降低 施工难度、保证施工质量。 5、根据施工需要、改进地暖保温材料的技术性能。开发复合保温材料。(发泡 水泥发泡率难以精确控制→影响隔热、隔音性能。
→替代发泡水泥→提高空隙率、改善空隙状态。 泡沫塑料:良好的绝热性能和施工性能→改进阻燃性和环保性,减少挥发气体的排
膨胀珍珠岩颗粒和聚苯颗粒
放。
型号级别 项目指标
干表观密度(kg/m ) 抗压强度( )
HT04 400 〉0.8
HT05 500 〉1.0
HT06 600 〉1.6 8-12
HT07 700 〉2.2
辐射供暖方式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节约能源约10%-30%。地板采暖节能效 果及其主要技术、经济和环保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辐射采暖优势(了解)
一、节能效果:
因此,在采用地板采暖的室内, 16摄氏度即可达到对流采暖18摄 提高热效率。 氏度的人体舒适度效果。有关技 2、减少了人体高度以上空间的 术资料显示,如室内温度降低1 无效热供给。(对流传热:室内 摄氏度,可节能近10%。 顶部温度高、底部温度低。而辐 4、 射采暖下部 温度高、上部低) 利用水源热泵或地源热泵进行地 3、 板供暖、供冷,每平方米装机电 地板采暖给人以脚暖头凉的感觉, 量不大于15W/㎡,比空调低30这种感觉与对流传热形成的头热 50W/㎡,可有效缓解夏季供电紧 脚凉的感觉相比,人体的舒适感 张状况。 受度会低1-3摄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