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海康威视2020年智慧城市白皮书
海康威视2020年智慧城市白皮书
目录
• 背景及趋势
• 目标与思路
• 整体设计 • 应用系统
2.1 建设目标
构建感知城市,构建数据城市,构建认知城市
感知城市
泛在感知,万物互联 多维感知,智能解析 共建共享,按需融合
数据城市
数据驱动,数据赋能 多源汇聚,整合共享 融合治理,创新应用
认知城市
人工智能,赋能百业 物信融合,城市“智理” 深度挖掘,辅助决策
物 联 网
人 工 智 能
云 计 算
大 数 据
技术 逐渐 成熟
智 慧 催生 城 驱动 市 产 生
城镇化进程 数字中国 智慧社会
1.2 智慧城市相关政策的发展
概念导入期
发展
2008-2012年
第一次浪潮
(智慧地球、平安城市)
试点探索期
统筹推进期
2012-2015年
第二次浪潮
(智慧城市)
2016-至今
第三次浪潮
2.2 总体思路
以需求为牵引
基于城市发展需求因地制 宜、因城施策,在开展城 市现状调研基础上,结合 城市自身对本地区智慧化 远景目标的设想规划,有 针对性的进行设计
以数据为抓手 以数字技术为支撑 以运营为手段
汇聚多源数据,融合共享, 对城市海量数据进行汇聚
赋能创新,建立城市数据 治理共享,以AI赋能视频
由感而治 以数赋能
智慧城市白皮书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03月
目录
• 背景及趋势
• 目标与思路 • 整体设计 • 应用系统
1.1 智慧城市背景
智慧城市(smart city)的概念最早由IBM在2009年提出,认为智慧城市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 段,通过全面感知、充分整合、激励创新、协同运作城市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民生、环保、 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信息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
2013
全面试点
国务院印发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 规划》明确提出了智慧城市建设行动
2016
纵深拓展
数字中国、智慧社会进入实质性建设 城市大脑、最多跑一次、互联网+政务
2019
建设提速
……
2014
实质性进展
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城市数据价值将进一步释放
数据价值再挖掘进一步加强,从从单纯“数据共享”向多 元“数据运营”发展
智慧城市建设管理机制逐步完善
建设模式从政府主导的单一模式向社会共同参与、联合建设运营的 多元化模式转变,管理方法多元化,日趋完善
融合应用助力城市治理服务水平提升
服务功能呈现多元化趋势,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数据应 用催生创新应用
资源目录体系、数据标准 解析、图像识别,以边缘
规范体系、数据共享交换 计算提升泛在计算能力,
开放机制,盘活城市数据 满足不断增长的城市级的
资产
数据处理、应用构建等需
求
智慧城市运营是城市智慧 化运转的核心,建立有效 的智慧城市运营、管理、 监督和评价机制,整合城 市资源,健全智慧城市合 作生态体系
以治理、民生、经 济为目的
能力开放
统一时空 基准平台
时空标记 资源汇聚
引擎开发 空间处理
共用基础 设施平台
算法资源调度
容灾备份
网络资源
统一云管理
IDC(数据中心)
融合存储
自助申请服务
3.3 数智底座
共用基础设施平台
共用基础设施平台统筹云边计算设施与传输存储设施,提供包含计算、存储、网络、算法等资源的统一管理与融合,将 弹性伸缩、负载均衡、视频存储、解析服务、算法调度能力,以目录的方式提供给客户,满足多元化的IT服务需求。
1.3 智慧城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现状
基础设施初具基础 统筹保障机制初步具备 数据开发共享初步形成 业务特色应用持续探索
国内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和发展路径各不相同,经过初期的爆发式增长, 智慧城市建设进入认识深化和理性实践阶段,呈现以下趋势:
城市感知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城市物联感知接入、联网、汇聚、治理能力将进一步提升,从 单纯的治理向融合的挖掘发展,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区域运营管理中心
1组 运营中心 城市综合运营管理中心
行业运营管理中心
1个 数智底座
智能应用开放平台 物信融合数据平台 智能物联感知平台 统一时空基准平台 共用基础设施平台
安全与 隐私保 护平台
运营与 运维服 务平台
过程 闭环 管理 体系
1个 业务底座
运营 商
管理 体系
标准 规范 管理 体系
3.2 部署架构
就 上 信 住能 城 环 交 医 学 息 房源 市 境 通 困 困 安 紧短 治 污 拥 难 难 全 缺板 安 染 堵
城市 问题 凸显
可 更 更 更 更 更 更 更 城市 持 惠 宜 便 智 安 环 高 生活 续 民 居 捷 慧 全 保 效 新要求
区 块 链
知 识 图 谱
5 G 通 信
地 理 信 息
基于政务外网、业务部门专网、运营商专网、互联网进行规划与部署
3.3 数智底座
实现云边融合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空结合、感知统合、数据聚合、应用整合
智能应用 开放平台
基础应用
通用应用
物信融合 数据平台
数据服务 数据治理 数据汇聚
智能物联 感知平台
设设数应视运开系 备备据用频维放统 接管管服服监生管 入理理务务控态理
(新型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基本完成从分头推进、无 序发展到统筹布局、协同联动的阶段演 进。智慧城市发展的内生驱动力、重点 技术体系、数据共享模式、推进方式等 都在发生变化。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智慧城市正式引入规划。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智慧城市的建设阶应以提 升城市治理能力、促进经 济发展、改善民生服务为 目的,对应用系统、功能 模块进行规划和设计
目录
• 背景及趋势 • 目标与思路
• 整体设计
• 应用系统
3.1 总体架构
1个数智底座+1个业务底座+1组运营中心+N类智慧应用
公安应急
政务交通
N类 智能应用 社会治理
民生服务
产业经济
2018
逐步规范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了 《GB/T 33356-2016新型智慧城市评价指标》等11项 规范和标准,标志智慧城市相关的评价体系初步建立。
2020
新发展阶段
智慧城市成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 的核心载体。进入以人为本、成效导向、 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