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大学英语》综合模拟题大学语文部分:一、选择题(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否则无效。
1、“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出自:( A )A.《郑伯克段于鄢》B.《论语》 C .《孟子》 D .《李将军列传》2、北宋豪放词的开创者是:( D )A. 辛弃疾B. 李清照C. 陆游D. 苏轼3、从体裁上看,《饮酒》(结庐在人境)是:( A )A. 五言古诗B. 五言律诗C. 五言绝句D. 乐府诗4、下列作品中属于乐府旧题的是:( D )A. 《虞美人》B. 《八声甘州》C. 《水调歌头》D. 《从军行》5、屈原根据战国时期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C )A. 《离骚》B. 《天问》C.《九歌》D. 《九章》6、.老舍最成功的话剧作品是( C )A.二马B.日出C.茶馆D.四世同堂7、下列诗句中引发议论的是( B )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B.于嗟鸠兮,无食桑葚C.淇水汤汤,渐车帷裳D.淇则有岸,隰则有泮8、下列各句中,综合运用两种说明方法的是( B )A.古书里最早提到菊花的,恐怕要算《礼记·月令》的“菊有黄华”和《离骚》里的“夕餐秋菊之落英”了B.只要沙漠面部的沙子是细沙而干燥,含有大部分石英,被太阳晒得火热后,经风的吹拂或人马的走动,沙粒移动磨擦起来便会发出声音,这便是鸣沙C.《史记·苏秦列传》里有段故事:“信如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柱而死”D.在母亲的乳汁中混进来的食客,以“乳枝杆菌”一族为最多,占百分之九十九9、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在“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之后感叹人事变迁的诗句是( D )A.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B.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C.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D.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10、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 B )A.《汉书》B.《史记》C.《战国策》D.《红楼梦》11、《郑伯克段于鄢》这篇文章选自:( B )A.《战国策》B.《左传》C.《汉书》D.《史记》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D )A.夸张B.拟人C.排比D.比兴13、谥号“靖节先生”的诗人是:( C )A. 杜甫B. 李白C. 陶渊明D. 曹操14、“精神上的缺陷没有一种是不能由相当的学问来补救的”一语出自:( A )A. 培根B. 莫泊桑C. 欧·亨利D. 契柯夫15、唐代号称青莲居士的诗人是:( C )A. 杜甫B. 王维C. 李白D. 王昌龄16、楚辞的开创者是:( C )A. 孔子B. 孟子C. 屈原D. 宋玉17、茅盾的三部曲系列小说有( D )A.爱情三部曲B.蚀C.子夜D.春蚕18、《种树郭橐驼传》的主要创作意图是( D )A.赞扬郭橐驼的种树技术B.揭露统治者的政令扰民C.传播郭橐驼的种树经验D.借“养树”之道喻“养民”之道19、《迢迢牵牛星》最主要运用的手法是( C )A.比喻B.比较C.比兴D.象征20、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C )A.王昌龄B.岑参C.孟浩然D.高适21、下列传记作品中,带有寓言色彩的是:( B )A.《张中丞传后叙》B.《种树郭橐驼传》C.《马伶传》D.《李将军列传》22、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词所表达的主要内容是:( C )A. 仕途失意B. 伤春惜别C. 羁旅行役之苦D. 伤古叹今之悲23、《选择与安排》选自朱光潜的文集是:( D )A. 《悲剧心理学》B. 《文艺心理学》C. 《诗论》D. 《谈文学》24、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 )A. 恶wu,憎恶,可恶,深恶痛绝,好逸恶劳B. 哄hóng,起哄,哄骗,一哄而散,哄堂大笑C.载zai,记载,登载,千载难逢,怨声载道D. 强qiang,勉强,强迫,强弩之末,强词夺理。
25、莫伯桑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成名作是( D )A.俊友B.苦恼C.一生D.羊脂球26、茅盾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 D )A.子夜B.春蚕C.林家铺子D.幻灭27、李密《陈情表》是一篇( C )A.书信B.小说C.奏疏D.传记28、《山居秋暝》是一首( A )A.山水诗B.边塞诗C.爱情诗D.寓言诗29、汤显祖的代表作是( B )A.《邯郸记》B.《牡丹亭》C.《南柯记》D.《宝剑记》30、培根是16世纪的:( C )A. 法国哲学家B. 俄国文学家C.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D. 德国政治理论家31、《心灵的灰烬》的作者是:( D )A. 梁启超B. 朱自清C. 朱光潜D.傅雷32、《张中丞传后叙》歌颂的三个人物是( A )A张巡、许远、南霁云B张巡、许远、于嵩C张巡、许远、雷万春D张巡、于嵩、雷万春33、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一部( C )A.讽刺小说集B.传奇小说集C.笔记小说集D.志怪小说集34、主张“唯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A )A. 韩愈B. 柳宗元C. 苏轼D. 王安石35、《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大多是:( D )A. 正声雅乐B. 贵族诗歌C. 宗庙祭祀乐歌D. 民间歌谣二.文言文阅读:阅读《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中的一段文字: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1.概括这首词的情感内容。
答:表现了词人对亡妻的深厚感情和无限思念。
2.指出上片所用的比喻及其比喻意义。
答:梧桐半死和白天鸳鸯喻恩爱夫妻中年丧偶清霜喻年老白头喻年老,且有白头偕老的喻意露初晞喻新近丧偶,且有生命短暂之叹3.下片运用了哪些抒情手法?答: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接举止抒情,借典故抒情,借比喻抒情阅读《张中丞传后叙》中的一段文字:及城陷,贼缚巡等数十人坐,且将戮。
巡起旋,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巡就戮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
4.这里表现出张巡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从容镇定,视死如归。
5.文中运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答:语言描写,侧面描写,肖像描写。
6.指出文中侧面烘托张巡形象的句子。
答:其众见巡起,或起或泣。
巡曰:“汝勿怖!死,命也。
”众泣不能仰视。
阅读《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一段文字:王自往请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
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侵暴吾地,系累吾民,引水围鄗;微社稷之神灵,则鄗几于不守也,先君丑之。
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
而叔顺中国之俗,恶变服之名,以忘鄗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也。
”公子成听命,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
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请回答:7.这里记叙了赵武灵王坚持推行胡服骑射的哪一个举措?答:亲自登门做说服工作,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举措。
8.这里塑造人物形象采用了何种描写手法?答:语言描写9.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为了国家的强盛。
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纪念傅雷》中的一段文字:傅雷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的刚直。
在青年时候,他的刚直还近于狂妄。
所以孔子说:“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傅雷从昆明回来以后,在艺术的涵养,知识学问的累积之后,他才成为具有浩然之气的儒家之刚者,这种刚直的品德,在任何社会中,都是难得见到的,连孔子也说过:“吾未见刚者。
”傅雷之死,完成了他的崇高品德,今天我也不必说“愿你安息吧”,只愿他的刚劲,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请回答:1.“浩然之气”见于何书?它的内涵是什么?答:《孟子》内涵是:至大至刚,充塞天地的正气。
2.这两段文字与前文相比,在表达方式上有何不同?它起何作用? 答:这两段文字采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这个议论的作用是:赞扬了傅雷的刚直品德。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答:希望像傅雷的刚直精神能够永远弥漫于知识分子中间。
阅读《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的一段文字:就我所知,处理这个普遍存在的人类自高自大问题的唯一方法就是,要经常提醒自己,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而且说不定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请回答:4.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要受到时空的限制?什么地方体现出人的认识会受到智能的限制? 答:受到时空限制: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受到智能的限制:宇宙中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
5.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6.这里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答:主要运用类比论证方法。
(内中也有对比论证方法)阅读《都江堰》中的一段文字:它(都江堰)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
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一查履历,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
7.作者为什么说都江堰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答:因为都江堰细细浸润,是流动,同时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8.作者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的含义是什么?答:把都江堰比作"乡间母亲",她淳朴无闻,在平凡的生活中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人9.文中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答:运用了对比和拟人的手法。
可以突出都江堰的特点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我高兴地来,痛苦地去。
汽车离站时我心里的确充满了留恋。
但是清晨的微风,路上的尘土,马达的叫吼,车轮的滚动,和广大田野里一片盛开的菜子花,这一切驱散了我的离愁。
我不顾同行者的劝告,把头伸到车窗外面,去呼吸广大天幕下的新鲜空气。
我很高兴,自己又一次离开了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中去!10.这里用了哪几种人物描写方法?答:心理描写,景物描写11.“但是清晨的微风……”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外面世界的向往,外面的精彩世界驱散了作者的离愁,写出了作者渴望到外面世界的理想与追求。
12.说明这段文字中“我”的感情。
答:写出了我对新生活的理想与追求。
阅读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的一节:我是你簇新的理想,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祖国啊! 请回答:13.概括这节诗的中心旨意。
答:用一组富于生机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14.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答:象征手法,用新颖传神的意象象征改革开放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