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原本)

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原本)

黑斑蚊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有限公司二〇一七年八月目录第一章项目综述 (3)1.1项目概况 (3)1.2建设规模及内容 (3)1.3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3)1.4效益分析 (3)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4)2.1项目背景 (4)2.2项目建设必要性 (5)2.3承办单位情况 (5)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 (7)第五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方案 (8)5.1厂址选择 (8)5.2建设方案 (9)5.3实施进度 (11)第六章环境保护与劳动定员 (12)6.1环境保护 (12)6.2劳动定员 (13)第七章组织管理 (14)7.1项目组织 (14)7.2项目实施阶段和建设周期 (15)第八章投资估算 (17)8.1投资估算 (17)8.2资金筹措 (17)第九章效益分析 (18)9.1经济效益 (18)9.2社会效益 (18)9.3环境效益 (19)第十章结论与建议 (20)10.1结论 (20)10.2建议 (20)第一章项目综述1.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项目单位:×××××××××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项目地点:××××××建设期限:计划建设期限6个月,即2017年8月-2018年2月。

1.2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建成后,形成100亩标准化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驯养300万只黑斑蛙。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0亩标准化池塘改造,包括繁育池、成蛙池和种蛙池。

1.3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本项目计划投资320万元,主要包括建设投资、种子资源引进,流动资金。

本项目总投资320万元,资金全部来源于企业自筹解决。

1.4效益分析项目生产经营年实现营业收入600万元,利润总额284.5万元,企业可获纯利润284.5万元,投资利润率为94.83%,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5年,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2.1项目背景黑斑蛙又名田鸡,是无尾目、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

体长约70-80毫米,雄性略小,头长略大于头宽。

吻钝圆而略尖,吻棱不显。

眼间距很窄。

前肢短,批端钝尖,后肢较短而肥硕,胫关节前达眼部,趾间几乎为全蹼。

在中国,从华北北缘到华南北缘的平原和丘陵地区最习见、数量很多。

同时有“农田卫士”之称,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广泛分布于我县深山密林的山沟小溪、田间,属珍贵的两栖动物。

黑斑蛙是一类大型的野生蛙类,其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蛋白质含量高,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

蛙肉中含有蛋白质、葡萄糖、氨基酸、铁、磷和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脂肪含量很低,历来是我国南方宴席上的上等佳肴。

其食用价值远远高于牛蛙。

黑斑蛙肉可供药用;有滋补强壮的功效。

黑斑蛙药性平,味甘,入心、肝、肺三经,有滋阴降火、清心调肺、健肝肾的功效,对治疗疳积、病后虚弱、心烦口渴等有一定辅助疗效。

随着生态农业和绿色食品业的发展,人们对蛙类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

由于野生蛙销路好,价格高,导致有人大量捕捉、收购野生蛙类,加工、出口野生蛙类制品等,加上大量施用巨毒农药,造成许多地方野外蛙数量急剧减少,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平衡在中央实施大别山连片大开发的大好形式下,省委、省政府调整我省产业结构,制定了一系列发展目标和优惠政策。

根据我省为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但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实际,结合我县农村优静的环境条件,水源丰富,植被好,气候适宜等特点,发展黑斑蛙养殖业前景可观,同时还是搞活地方经济,解决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

随着社会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羹滋补品黑斑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被列为当今世界名菜之一。

2.2项目建设必要性在党的十八大会议和近几次人代会上,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民增收”问题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并向各级政府提出一定要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的殷切希望。

近年来,由于人们滥杀和大量使用农药,污染水质,致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造成野生黑斑蛙日趋减少。

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合理保护开发,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保护了自然生态平衡。

而且,黑斑蛙养殖条件要求不高,资金投入不大,不管是稻田,池塘,还是房前屋后的坑塘,有水源的地方就可以实施养殖。

只要向农村进行养殖技术推广,就能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同时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该项目的实施,是人心所向,属势在必行。

2.3承办单位情况×××××××××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月,位于××××××镇,主要从事黑斑蛙驯养、药用水蛭等特色特种水产品养殖。

公司现拥有特种水产养殖基地600余亩,其中药用水蛭养殖示范基地460亩,黑斑蛙驯养扩繁示范基地100亩,以及特种水产研发基地40亩。

公司长期与×××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水生动物系等高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打造高校教学实践基地,重要研究攻关药用水蛭人工规模化繁殖技术和黑斑蛙人工规模化驯养扩繁技术。

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村作为基地指导农户集中发展农业产业,由公司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技术支持等配套的方式,利用农村的劳动力来实现产出,再通过公司的经营销售,实现把利润共赢结合在一起,实现综合合作增长。

第三章市场前景分析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黑斑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和良好的农田环境,国家及很多的地方都出台了保护野生黑斑蛙的法律、法规及规定,并制定了对非法猎捕野生黑斑蛙的处罚条款,增加了禁止非法捕杀、买卖野生黑斑蛙条款。

但由于人们对野生黑斑蛙的一味追求,吃黑斑蛙的人越来越多,就×××市场而言,每天要消化6吨以上的青蛙,市场需求量很大,受这种利益的驱使下,各地捕杀、出售黑斑蛙的现象仍屡禁不止,每天有大量的野生黑斑蛙被捕杀,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为了既可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又可以保护野生蛙资源,人们开始着手人工繁殖、养殖野生黑斑蛙。

但现有的野生黑斑蛙繁育养殖技术仍然存在着单位面积产量不高、养殖成商品蛙周期长、养殖成本高、不易大面积推广、难形成规模养殖等问题,造成人工养殖困难,野生黑斑蛙资源仍然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此,×××××××××有限公司提出了一种养殖成本低,效益高,周期短,易大面积推广的人工养殖野生青蛙技术,这样不仅可以满足了市场的需要,又改善了人们生活水平,保护了野生黑斑蛙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环境。

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第五章厂址选择及建设方案5.1厂址选择5.1.1建设厂址项目建设地址位于××××××镇××××村,距离城区15公里,105国道和沪蓉高速穿境而过,距离高速路口16公里左右。

×××拥有可养水面84万亩,水域面积位全国第二、全省第一,水产养殖是全县主导产业之一。

公司在×××镇×××村流转土地600多亩,其中100亩拥有黑斑蛙驯养扩繁。

5.1.2建设条件1、基地建设在×××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优良,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无污染,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适宜经营种类的生长,繁殖和遗传性状的保存,原、良种来源充足,交通运输方便。

2、基地建设地点位于渔业主产区,养殖水域面积大,水产苗种及水产需求量大。

符合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行业发展规划及城镇规划要求。

当地政府重视,在用地、配套资金和其他相关政策给予支持。

3、×××境内河湖密布,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水域面积大,水体质量优。

非常适宜水产业的发展,素有“鱼米之乡”之美称。

优良种苗需求量大。

4、基地在地周边无大中型厂矿企业的“三废”污染,无城镇垃圾污染、无疫病传播源。

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水质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

5、×××交通发达,通讯快捷,设施完善。

105国道、沪蓉高速公路等在县境内连接。

该县乡镇之间、村村之间均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四通八达。

水产品的购销及饲料等运输方便,节省建设投资。

6、×××供电及给排水设施,经多年投资建设已趋完善,建设该原良种场所需水、电供应有保障。

7、建有完善的进排水系统,进排水分开。

8、有严密原、良种防逃和其他鱼类混入的拦鱼设施。

9、设备齐全,配置有与水面大小和生产能力相应的清淤机、增氧机、投饵机、运输车辆。

配置有同生产能力相应的苗种及捕捞网具。

10、场区环境绿化、美化,场容整洁。

5.2建设方案5.2.1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建成后,形成100亩标准化黑斑蛙养殖示范基地,驯养300万只黑斑蛙。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00亩标准化池塘改造,包括繁育池、成蛙池和种蛙池。

表5-1建设工程一览表序号工程内容单位数量造价(元)合计(元)备注1产卵池㎡120607200100个2孵化池㎡10006060000100个3幼蛙池㎡120003036000060个4成蛙池㎡500003015000005饵料池㎡120060720006蚯蚓培育㎡66060396007饲料及住房㎡5003501750005.2.2技术方案黑斑蛙属于水路两栖动物,一昆虫为食,主要生活在田野,水沟,池塘,河岸边的草丛中,青蛙有雌雄之分,性成熟一般在三年以上,人工养殖两年即可达到性成熟,属卵生,产出后孵化出小蝌蚪,小蝌蚪生活在水里,通过一些时间和蝌蚪会变成幼蛙,成幼蛙后主要在陆地上生存。

(蛙—产卵—孵化—蝌蚪—变态—幼蛙—着陆)1、黑斑蛙的生长发育阶段经过一个冬眠,长江流域3月中旬出蛰活动,一般4-7月份进行繁殖,繁殖高峰期为4-5月,雌蛙一次可产卵3000粒左右,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

黑斑蛙一般从孵化到成蛙,经过三个阶段:即蝌蚪期、变态期、幼蛙期和成蛙期等四个阶段,全部过程需要5个月时间。

2、饲养密度数据①蝌蚪(变态期):蝌蚪在原孵化池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

2个半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