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_第二章_流体输送机械

化工原理(第四版)王志魁_第二章_流体输送机械


51
(1)理想压缩循环
压缩过程(1 2) 3)
绝热 等温
恒压排气过程(2
恒压吸气过程(4 1) 理想压缩循环功:
W Vdp S1234
p1
2013-1-17 52
p2
• 等温压缩
p1V1 p2V2 pV Const . p2 p2 W p1V1 ln p2V2 ln p1 p1
有效汽蚀余量ha 必需汽蚀余量hr
2 p1 u1 泵入口处压头 g 2 g
pV p1 u ha g
叶轮压力最低处压头
h hr 0.3
2013-1-17
pV 饱和蒸汽压头 g
pk g
24
判别汽蚀条件: ha > hr , pk > pv时, 不汽蚀 ha = hr , pk = pv时,开始发生汽蚀 ha < hr , pk < pv时, 严重汽蚀
H
管路特性2
H2 H1 管路特性1
泵特性
qV qV理 qV
流量只与泵特性有关,
2013-1-17
而压头只与管路特性有关
——正位移特性
34
③ 功率与效率 qV H g P ——往复泵的总效率,一般为0.65~0.85。 适用压头高、流量小的液体,但不能输送腐 蚀性大及有固体的悬浮液。
2013-1-17
qV 理 ASn
实际流量 qV V qV 理
V——泵的容积效率,在0.9~0.97之间。
——流量由泵特性决定,而与管路特性无关。
2013-1-17
32
流量调节方法: 1. 改变活塞的往复次数或冲程;
2. 旁路调节。
2013-1-17
33
② 压头( 扬程) 在电机功率范围内,由管路特性决定。
离心泵铭牌上标注的性能参数均为最高效率点下之值。
离心泵的高效工作区: 92% max
2013-1-17
11
(二)离心泵性能的改变与换算
(1) 密度的影响
qV不变, H不变, 基本不变, P随 变化。
(2) 粘度的影响

H , qV
,
,而 P
2013-1-17
12
(3) 离心泵转速的影响 当液体的粘度不大,转速变化小于20%时,认
二、离心泵的主要部件 (1) 叶轮
作用 :将原动机的能量传给液体,使液体静压能
及动能都有所提高——给能装置
按结构分为:
开式
2013-1-17
半开(闭)式
闭式
4
(2) 泵壳 作用:汇集叶轮甩出的液体;
实现动能到静压能的转换——转能装置;
减少能量损失。 (3) 轴封装置 作用:防止高压液体沿轴漏出; 防止外界气体进入泵壳内。
第二章
分类:
流体输送机械
工作介质:液体——泵 气体——风机或压缩机 工作原理: 动力式(叶轮式):离心式、轴流式等; 容积式(正位移式):往复式、旋转式等; 流体作用式:喷射式。
2013-1-17 1
第一节
一、 离心泵的工作原理
叶轮
离心泵
泵壳
泵轴 底阀 吸入管路
1-叶轮;2-泵壳,3-泵轴; 4-吸入管;5-底阀;6-压出管 离心泵装置简图
为效率不变,有:
qV 2 n2 qV 1 n1
H2 n2 2 ( ) H1 n1
P2 n2 3 ( ) P1 n1
——比例定律
2013-1-17
13
五、离心泵的工作点与流量调节
(一)管路特性曲线
在截面1-1´与2-2 ´间列柏 努利方程,有:
p u2 H z H f g 2g
u2 0 其中: 2g
特定的管路系统: z 、 l le、d、 一定
操作条件一定:
2013-1-17
p一 定
14

p H 0 z g
为一常数
2
l l e u 2 l le 1 qV 而 Hf d 2g d 2g d 2 4 8 l l e 2 2 qV 5 g d
H并 > H单
20
② 串联操作
H
B
H串 H单
A
qV单 qV串
qV
H串 < 2H单
2013-1-17
qV串 > qV单
21
③ 组合方式的选择 如果单台泵所提供的最
大压头小于管路两端的
H
高阻
p ( z ) ,则只能 g
采用串联操作;
2 2

低阻
1 1

低阻时,并联优于串联;
高阻时,串联优于并联。
2013-1-17
pt~qV
pS~qV
~qV
P~qV
qV
44
(三) 离心通风机的选用
1. 计算输送系统所需的全风压,再换算成标定状 态下的全风压; 1.2 0 pt 0 pt pt


2. 根据气体的性质及风压范围,确定风机的类型;
3. 根据qV、pt0 选风机的型号。
qV > qV需
2013-1-17
28
第二节
一、 往复泵
其他类型化工用泵
(一) 构造与工作原理
主要部件:泵缸、活塞
和单向活门。
2013-1-17
29
工作原理: ——活塞对流体直接做功,提供静压能 单动往复泵——流量不均匀
2013-1-17
30
双动往复泵:
2013-1-17
31
(二)往复泵的性能参数
① 流量
单动泵:理论流量
④ 轴功率P
轴功率P,有效功率Pe
Pe 100% P
而 Pe qV H g
W
kW
qV H 9.81 qV H 或 Pe 1000 102
qV H P 102
2013-1-17
kW
7
四、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一)离心泵的特性曲线 H~qV 、P~qV 、~qV:厂家实验测定 一定转速、常压、20℃清水
(二)工作点 工作点:管路特性曲线与泵特性曲线交点。 解析法: 管路特性方程 泵特性方程 (三) 流量调节 改变管路特性:调出口阀门;
H f (qV ) H (qV )
改变泵特性: 调转速。
2013-1-17 17
(1) 改变出口阀门开度 关小出口阀 le 管特线变陡 工作点左上移
2
排出管路
2013-1-17
充液(灌泵)
排液: 出口切线方向
吸液:叶轮中心
由于泵内存有空气,空气的密度远小于液体 的密度,叶轮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小,因而叶轮中 心处所形成的低压不足以将贮槽内的液体吸入泵 内,此时虽启动离心泵,也不能输送液体,这种 现象称为气缚现象。 ——表明离心泵无自吸能力
2013-1-17 3
qVM1 qVM qVM2 qV
H M1 M M2
qV ,H 阀门消耗阻力,不经济。
特点:方便、快捷,流量连续变化;
适用:调节幅度不大,而经常需要改变的场合。
2013-1-17 18
(2) 改变泵的转速 n泵H~qV曲线上移 工作点右上移, H , qV 特点:泵在高效率下工作, 能量利用经济;
2013-1-17
48
三、压缩机
(一)离心压缩机 特点:
• 多级(10级以上);
• 大叶轮; • 高转速(n>5000rpm)
2013-1-17
49
(二)往复式压缩机
2013-1-17
50
1.工作过程
假设 • 理想气体; • 气体流经吸气、排气阀时流动阻力忽略不计; •压缩机无泄漏。
2013-1-17
p2 1 2 1 2 z1 g u1 We z2 g u2 Σh f 2 2 p1
以单位体积的气体为基准
pt We ( z2 z1 ) g ( p2 p1 )
2013-1-17

2
2 2 (u2 u1 ) Σhf
42
( z2 z1 ) g 0
p1V1k p2V2k pV k Const . p2 T2 T1 p1
k 1 k
• 绝热压缩
2013-1-17
5
三、离心泵的主要性能参数 ① 流量 qV
单位时间内泵所输送液体的体积,m3/s或 m3/h。
② 压头或扬程 H 单位重量的液体经泵后所获得的能量,J/N或m液柱。 ③ 效率 容积损失;水力损失;机械损失 一般,小型泵,效率为60~85%,大型泵效率可 达90%。
2013-1-17 6
2013-1-17
40
(二)性能参数与特性曲线
1. 性能参数
(1)风量qV 单位时间从风机出口排出的气体体积, m3/h或 m3/s。 注意: qV应以风机进口状态计。
2013-1-17
41
(2)全风压pt与静风压ps 全风压:单位体积的气体经风机后所获得的能量,
Pa或mmH2O
以单位质量的气体为基准
认为流体流动进入阻力平方区,变化较小 。

2013-1-17
8 l le k 2 g d5
亦为一常数
15

2 H H 0 kqV
——管路特性方程
管路特性曲线
工作点
H
p z g
泵特性曲线 qV
管路特性曲线反映了被输送液体对输送机械的 能量要求
2013-1-17 16
七、离心泵的类型与选用
(一) 离心泵的类型
(1) 清水泵( IS型、D 型、Sh型 ) (2)耐腐蚀泵(F型) (3)油泵(Y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