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标准

《汽车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工程材料
【课程编码】
【适用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
【学时数】72
【学分数】4
【开设时间】
【编制人】
【审批人】
一、课程概述
汽车工程材料是指汽车制造及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一般包括汽车运行材料、汽车金属材料、汽车非金属材料和汽车新型材料。

现代汽车将各种各样的机械工程材料、装饰材料、石油化工产品等聚于一身,各种新材料及其加工技术也在汽车上集中体现。

因此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的学生必须了解这些材料及其加工方法,为后续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本课程是高职高专的“汽车整车装配及零部件制造”专业群基础课程,该专业群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主体,同时包括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机电一体化等传统机械类专业。

汽车工业作为机械工业的重要分支,相互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汽车工程材料的选用必须满足机械工业传统选材的要求,故学生对传统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基础知识必须掌握,同时兼顾新型汽车工程材料的应用,掌握汽车零部件的各类材料性能及一般选材方法。

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汽车工程材料概述、金属材料的分类与应用、金属材料的结构与性能、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组织、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汽车装饰材料的选用和汽车运行材料的选用。

本课程目的是使学生对汽车零部件选用的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掌握各种汽车材料的性能、合理使用材料,并能根据汽车零件的工作条件正确选用材料。

需掌握各种汽车运行材料的类型、特点及应用;掌握金属材料基础知识、钢的常规热处理工艺及方法选用、钢的表面处理工艺及方法选用,以及钢铁材料在汽车上的运用;掌握汽车有色金属材料的种类、性能特点及其在汽车上的应用;了解汽车非金属材料种类、组成、性能特点、应用部位及其作用。

总之,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实用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汽车制造与装配工程技术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的机械理论基础、提高综合工程素质、提高学生对汽车制造与装配工作的认识和适应性的作用,为后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养目标
1.方法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知道在汽车的制造、运行及维修过程中需要各种不同用途的材料,培养系统全面看问题的能力。

(2)给出知识目标,采用问题引入,培养自主学习获取信息的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3)通过完成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勤奋好学的习惯;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技能、评价执行结果的能力。

(5)通过在金相显微镜下观察铁碳合金的室温组织和力学实验,掌握金属材料的成
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培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社会能力目标
(1)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善于沟通协作,团队意识强;
(2)养成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3)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4)通过学习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及行业知识,使学生具备博学多识的特质。

3.专业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区分和选用汽车运行材料的能力;
(2)具备阅读钢铁钢铁材料热处理报告的能力;
(3)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用途、材料主要质量问题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途径;
(4)初步具有合理选用汽车钢铁材料和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的能力;
(5)主动了解金属材料的基础理论的发展;
(6)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及其发展概况;
(7)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
1.与并行课程的联系
并行课程是《机械制图》,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去汽车工厂见习,对机械制造具有一定的
感性认识,学习《机械制图》课程,熟悉典型零件形状,具有一定的图示能力、识图能力、以及绘图的实际技能。

2.与后继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为《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装配与调整》、《车身涂装技术》等奠定基础,特别是本课程阐述的钢铁材料及热处理的知识贯穿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全过程,设计时,要根据机械零件的使用条件和性能要求选材;制造时,要根据材料的制造工艺合理安排热处理。

更为职业生涯发展奠定基础。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根据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课程的要求和典型工作岗位要求,将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解为8个课题项目。

表1 课程项目结构与学时分配表
五、教材的选用
教材选用遵循如下原则:
(1)实用性和实践性。

教材内容以“实用,必需、够用”为原则,所选案例源于实践,符合绘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的学生的能力要求和本课程的培养目标。

(2)基础性。

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要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水平,即包涵职业岗位必需的理论知识,还注重学生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

采取项目形式编写,根据就业趋势,加强职业能力培养。

(3)综合性。

教材内容要广泛,适用面广。

内容要包括职业要求的理论知识和职业能力训练,还应包括非技术的职业素养培养。

通过案例训练,着重培养学生对本职的高度责任心和强烈的责任感。

(4)形式多样性。

教材内容组织形式要多样性,内容要灵活。

要反应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有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理论。

课后训练设计到位,并引导学生进行广泛讨论。

2.推荐教材
(1)汽车工程材料,彭广威主编,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16.8
3.参考的教学资料
(1)工程材料,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工程材料与材料成形工艺,王纪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武汉理工大学精品课程-工程材料网
/gccl/index.htm
(4)西安交通大学精品课程-工程材料基础
/jxtd/bak/old/pages/quxian.html
六、教师要求
1.两年以上的企业实践经验,需要具有丰富的金属材料应用实际经验;
2.良好的教师素养,专业的理论教学和研修能力;
3.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组织能力;
4.深刻理解企业人才素质培养方法;
5.具备设计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的设计应用能力。

七、学习场地与设施要求
1、需要在金相实验室安装教学投影设备;
2、与教材配套的汽车零件;
3、需要常用的汽车燃料、汽车润滑油料、汽车工作液;
4、需要汽车轮胎。

5、可见习的汽车实训室。

八、考核方式与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