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书店软件项目计划任务书》
作者:高俭、李国静、马海山、马占龙(组长)完成日期:
签收人:
签收日期:
修改情况记录:
1
目录
1. 项目背景、范围及目标 (3)
1.1 开发背景 (3)
1.2 系统基本功能 (3)
1.3 要解决的问题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达到的目标 (3)
2. 项目可行性分析 (3)
2.1 经济可行性 (3)
2.2 技术可行性 (4)
2.3 运行可行性 (5)
3. 项目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6)
3.1 理由 (6)
3.2 生命周期模型的描述与概要解释 (6)
3.3生命周期模型各阶段说明(阶段目标、输入、阶段的行为与任务、输出) (7)
4. 项目实施计划 (7)
5. 项目任务分解结构(WBS) (8)
5.1 基于项目开发过程的WBS方案 (8)
5.2基于系统功能分解的WBS方案 (9)
2
1. 项目背景、范围及目标
1.1 开发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知识水平蒸蒸日上,书店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购书需求。
很多人在为择书难,择书费时间,选择一本更好的书籍更不容易而烦恼。
而网上购书网站能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很多人上班、上学时间紧张,而网上选择书籍有诸多优点:1.查找快,可以节省很多时间;2.不但能够找到所需的书籍,而且可以选择更好更新的书;3.网上购书,书籍展示清晰,明了,书籍信息详细,防盗版;4.网上购书可以满足客户大批量的购书,而且可以了解书籍供给量信息,省去客户不必要的麻烦。
1.2 系统基本功能
本项目主要实现网上书店系统的商品展示、顾客在线注册、登陆、查询、订购图书、和对顾客资料、图书、订单进行后台管理等功能。
本项目要求界面比较简单明快,主题突出,以网络营销为本。
1.3达到的目标
初期版本实现网上书店系统的商品展示、顾客在线注册、登陆、查询、订购图书、和对顾客资料、图书、订单进行后台管理等功能。
并在之后版本对顾客管理进行优化。
2. 项目可行性分析
2.1 经济可行性
3
2.2 技术可行性
Web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推动Internet上信息服务类的进步。
WWW服务的基础是HTML语言。
这个系统模块中用到的JSP技术是在HTML语言的基础上使用脚本语言对网页的对象模型进行编程。
传统的动态网页制作包括CGI、ASP、JSP三种,而JSP具有明显的优势。
使用CGI-BINJ接口是一个最早的动态WEB页面问题的解决方案。
缺点,CGI程序必须从CGI接口读入一长串的字符串,再从字符串中取得所需要的数据并加以处理。
过程十分繁琐。
另一个缺点,除了Perl是解释语言外,其他都是编译式的语言。
每次修改后,都必须重新编译一次,这给开发人员带来麻烦,增加了工作量。
ASP 和JSP都能取代CGI使网站建设和发展变得简单快捷。
尽管JSP技术和ASP在许多方面都有相似的,但仍然存在很多不同之处,其中最本质上的区别在于:两者是来源于不同的技术规范组织,其实现的基础,WEB服务器平台要求不相同。
B/S结构的优点:
(1)具有分布性特点,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查询、浏览等业务处理。
(2)业务扩展简单方便,通过增加网页即可增加服务器功能。
4
(3)维护简单方便,只需要改变网页,即可实现所有用户的同步更新。
(4)开发简单,共享性强。
1)作为Java平台的一部分,JSP拥有Java编程语言“一次编写,各处运行”的特点。
一次写入,之后,可以运行在任何具有符合Java语法结构的环境。
取代之过去单一平台开发。
ASP主要工作环境是微软的IIS应用程序结构,又因Activex对象具有平台特性,所以ASP技术不能很容易地实现在跨平台的WEB服务器的工作。
2)从开发人员的角度来看其区别在于:ASP仅支持组件对象模型COM,而JSP技术提供的组件都是基于Javabean技术或JSP标签库。
3)JSP标签可扩充性。
JSP技术能够使用开发者扩展JSP标签,JSP开发者能定制标签库,减少对脚本语言的依赖
4)生成可重用的组件。
JSP基于组件的技术方法加速了总体开发过程。
JSP组件(Javabean,或定制的JSP标签)是跨平台可重用的。
Javabean组件可以访问数据库,并能以分布式系统模式工作于UNIX和WINDOWS平台。
5)易于维护性。
基于JSP技术的应用程序比基于ASP的应用程序易于维护和管理。
JSP突出的组件技术使修改内容而不影响逻辑或修改逻辑而不影响内容变得很容易实现。
如上的比较不难看出,JSP技术编写的程序运用要更加灵活,可扩展性更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能够完成功能目的。
2.3 运行可行性
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
首先,通过建立网上书店数据词典,构建数据库,记录所有书店的索书号,价格,出版商等信息,有利于用户查询,方便了解书籍的最新情况。
其次,通过网络强大的功能,可以快速的统计每种书籍的销售情况,根据销售情况,制定下次的订单,有效的扩大销售量,了解市场动态。
再次,建立的系统只要在硬件或软件够用的情况下,通过网络编程可实现各种所需的功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最后,在同组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一步步解决困难,在有限的时间和资金限制下,高效的运行系统!
5
3. 项目的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本项目将采用增量迭代模型。
图3-1 生命周期模型
3.1 理由
迭代和增量式方法在设法解决项目重要度和风险度较低的方面之前,先开发最重要和风险高的方面,由此来减轻风险。
其次,用户在开发期间可以较早的体验产品,如果,项目需放弃,通常出现在项目早期,因此可以降低损失。
如果用户体验了一个最初版本,并发现某些问题,科技是提出,并更改,减低项目受到的影响。
3.2 生命周期模型的描述与概要解释
基于OOSAD开发相联系的4个阶段是:初始、细化、构建和转换。
初始阶段包括定义范围,确定项目的可行性,理解用户需求,并准备一份软件开发计划。
细化阶段,详细的用户需求和一个基线体系结构逐渐完成,分析和设计活动构成了细化阶段的主要部分。
构建阶段,软件被编码、测试并文档化
转换阶段,系统被部署,用户接受培训并获得支持
6
3.3生命周期模型各阶段说明(阶段目标、输入、阶段的行为与任务、
输出)
初始阶段使用一个迭代,确定项目的的可行性和范围,做出初步的成本估计,项目的最关键的用例被确认。
完成几个原型。
细化阶段有两个迭代,明确成本,开发出系统的体系结构,完成约百分之八十的UML图。
体系结构包括产品的一个设想,关键部分的可执行演示,一个详细的术语表和一个初步的用户手册。
构建阶段主要完成编码。
需要4~6个迭代完成。
在该阶段,需要进行严格的成本监控,并且用户手册的编写贯穿该阶段。
转换阶段需要一个迭代,该阶段改正出现的问题,Beta测试,用户培训和产品的转化。
4. 项目实施计划
利用甘特图、网络图或表格描述(按照项目开发周期描述)
7
图4-1 甘特图5. 项目任务分解结构(WBS)
5.1 基于项目开发过程的WBS方案
8
表5-1过程WBS表
5.2基于系统功能分解的WBS方案系统功能模块图如下:
9
图5-0-1系统功能模块图表5-2功能WBS表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