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讲解

_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讲解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基本建设投 资的多元化,产业结构的集约化,大型 的养殖场、孵化场等不再是高大的建筑, 而是适用的低矮的坡屋顶单层建筑,住 宅小区也出现了高度不足2.20m的平屋顶 单层停车库房。为此,我们将单层建筑 分为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类,并按不同的 高度和室内净高确定其面积的计算。
2.建筑物内设有局部楼层者, 该局部就构成多层建筑。由于有 楼层层高不同计算建筑面积不同 的规定,所以该局部楼层的底层 及以上楼层都应以层高确定其面 积的计算。
17.建筑物内的提物井、管道井、 通风排气竖井、垃圾道、附墙烟 囱,原面积计算规则规定按自然 层计算面积。
18.雨篷均以其宽度超过2.10m或 不超过2.10m衡量,不超过者不计算 面积,超过者按雨篷的结构板水平 投影面积的1/2计算。有柱雨篷和无 柱雨篷计算是一致的,解决了原面 积计算规则对有一面墙体和独立柱 支撑的雨篷无法计算面积的问题。
10.剧场、影院以及体育场馆的灯光控 制室均按有围护结构考虑。灯光控制室 一般都不会将灯光的操作暴露给观众, 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原面积计算规则和 本规范均未提无围护结构的面积计算。 11.建筑物外的落地橱窗、门斗(建筑 物内、外门斗均称门斗),一定是有围 护结构的,该条文中“有永久性顶盖无 围护结构”是指挑廊、走廊、檐廊。
12.本条所称“场馆”实质上是指 “场”(如:足球场、网球场等) 看台上永久性顶盖部分。“馆”应 该是有永久性顶盖和围护结构的, 可按单层或多层建筑相关规定计算 面积。 13.如遇建筑物屋顶的楼梯间有坡 屋顶,应按坡屋顶的相关条文计算 面积。
14.“设有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 平面而超出底板外沿的建筑物” 是指向建筑物外倾斜的围护结构, 若遇有向建筑物内倾斜的围护结 构可视为坡屋顶,按坡屋顶有关 条文计算面积。
5.走廊可分为内走廊和外走廊,均为建 筑物的水平交通空间。内走廊已纳入建 筑物面积内计算,外走廊应根据其有无 围护结构和层高确定其面积计算后,纳 入建筑物面积内。 6.设置在单层建筑物(包括平屋顶和坡 屋顶)出檐下和多层建筑物上层出挑在 底层构成水平交通空间的均为檐廊。
7.建筑物门厅、大厅内设置在二层或二 层以上的回形(可能是四面,也可能是 三面或二面)的走廊均称之为回廊。 8.门斗多设在公共建筑(商场、写字楼 等)的进出口,为节省能源,防止和减 少室内暖气或冷气散失的建筑空间。在 该建筑空间多采用电子感应门,或专转 门(感应或人工),或弹簧门,或塑胶 门帘组合为内外两道门。
(二)术语 对规则中有关词汇给予明确的定 义,以便正确计算建筑面积。如: 勒脚、层高、净高、永久性顶盖、 围护性幕墙、装饰性幕墙、围护 结构、飘窗等等加以解释和界定。
(三)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1.规范规定单层建筑物计算建筑面 积应具备的高度,多层建筑物计算 建筑面积应具备的层高;坡屋顶计 算建筑面积应具备的净高;计算建 筑面积应具备和围护结构及永久性 顶盖。
(五)不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
1.人们不经常活动或不能够提供人们正 常活动的建筑空间,如:净高过低,或 无永久性顶盖的建筑物部分,或设备部 分(如:上人扶梯、滚道等); 2.成公共道路的组成部分(过街楼的过 道等); 3.突出在建筑物外的装饰性的构配件等。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讲解1.doc
五、条文说明 (一)术语 1.层高一般是上下两层之间的垂直 距离,建筑物的最上一层也有其层 高,顶层的层高是其楼面结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 至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 距离,若遇以屋面找坡的屋面,应 以屋面板最低处板面结构标高计算。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讲解
一九九五年,建设部在颁发《全国统一 建筑工程基础定额》(GJD-101-95)的同 时,发布了《全国统一建筑工程预算工程 量计算规则》(土建工程GJDGZ-101-95), 其中含“建筑面积计算规则”(以下简称 旧规则)。
一九九五年至二OO五年,相隔十年时 间,我国建筑市场经济得以长足的发展,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房地产业蒸蒸日上, 建筑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新施工 方法层出不穷。旧面积计算规则显然不适 应建筑技术发展的需要,与现实的“以人 为本”的建筑理念有着明显的差距。为此, 对旧规则进行较大的修改、补充、完善是 非常必要的。
19.如遇多层室外楼梯,最上层 楼梯无永久性顶盖,不计算面积, 最上层楼梯可视为下层楼梯的永 久性顶盖,下层楼梯可计算面积。 建筑物出入口的雨篷不能完全遮 盖室外楼梯时,不作为有永久性 顶盖的室外楼梯。
20.阳台在GB50096-1999《住 宅设计规范》术语中定义为供人 们进行室外活动和晾晒衣物的空 间,从设计意义讲阳台设围护结 构就失掉设置阳台的意义。如若 开发商或业主自行封闭阳台,不 在本规范面积计算范围之内。
二、编制原则 (一)坚持市场经济的原则:把建筑产品的 生产(包括计划统计,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与销售适当地结合起来。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们生产、生 活中经常和能够正常活动的建筑空间与人们 不能够正常活动的建设空间加以区别。 (三)坚持为业主服务的原则:业主必要的 经常活动的建筑空间计算建筑面积,属于为 社会提供服务的(如:道路组成部分的过街 楼底层等)不计算建筑面积。
11.围护性幕墙是指建筑物的某一 部分不设其他结构的墙体,而以幕 墙直接代替建筑物的外墙构成建筑 物围护结构的部分。 12.落地橱窗可以分为突出外墙面 的橱窗和不突出墙面的橱窗,本规 范是指突出外墙面的橱窗;不突出 外墙面的橱窗面积已包括在建筑物 的建筑面积内,不另计算。
(二)建筑面积的计算 1.本规范规定建筑面积的计算是以外墙 结构边线计算,勒脚仅是墙根部很矮的 一部分墙体加厚,不能代表整个外墙结 构,所以建筑物的面积以勒脚以上外墙 结构外围面积计算。原面积计算规则规 定“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 一层计算”。在当时情况下多指大的工 业厂房。
8.架空走廊是为两个建筑物间 (或坡地至建筑物间)专门设置 的水平交通道。架空走廊下不论 是否设柱,均属架空走廊。(绘 图)
9.立体书库、立体仓库原面积计算规则规定: 有结构层的按结构层计算面积,无结构层的 按书架层和货架层计算面积。我们认为以书 架层和货架层计算面积是不合理的。本规范 改为无结构层的按一层计算面积。本规范并 纳入立体车库的面积计算,立体车库与立体 仓库、立体书库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如 有结构层的立体车库,多为车辆自行进入停 车位,为排除废气,立体车库不可能完全封 闭,为此,对立体车库在规定上未提围护结 构,仅以层高确定其面积的计算。
文计算面积。
22.高低联跨的建筑物,其高低跨 内部连通时,其变形缝应计算在低 跨面积内。 23.地铁车站与地铁隧道之间的变 形缝的面积不计入地铁车站。 24.本规范所指建筑物内的变形缝 是与建筑物相连通的变形缝,即暴 露在建筑物内,在建筑物内可以看 得见的变形缝。
9.勒脚是为保护建筑物外墙墙脚,防止 滴水的浸蚀和人员的碰撞,采用在墙脚 部位加厚墙体或抹灰、贴面砖等均称勒 脚。 10.为挡风遮雨,建筑物除水平结构 (底板、顶板和梁)、坚向结构(墙体 和柱)外,还需设置围护部分,即墙体 (包括幕墙)、柱、门、窗等,由竖向 结构和围护部分组成建筑物的闭合空间 称围护结构。
3.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 高,建筑的设计理念发生巨大变化。 使用功能的齐全和优化,出现许多 多层住宅小区,底层设置车库,其 层高不足2.20m。鉴于上述现实,本 规范将多层建筑分为不同层高确定 其面积的计算。
4.为屋面防水的通畅和保温隔热,近几 年在建筑物和别墅建筑中多采用坡屋顶。 坡屋顶内的建筑空间利用,国家标准 GB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作了 相应的规定,以室内净高确定其建筑面 积的计算。同理,场馆看台下的建筑空 间也应视为坡屋顶内的建筑空间,设计 加以利用时,同样应按其室内净高确定 其面积的计算。
2.计算全面积的范围 计算全面积的范围,应该是人们生产、 生活中经常活动和保证人们能够正常活 动的建筑空间。 (1)人们经常活动的建筑高层或层高、 净高。 (2)有挡风遮雨的围护结构。 (3)有保证人们正常活动的永久顶盖。
(四)折算面积的范围 设计加以利用,但层高或净
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正常活动的 建筑空间;或不能完全起挡风遮 雨作用的无围护结构但有永久性 顶盖的建筑空间,计算一半的建 筑面积。
21.本规范规定无围护结构的车棚、货棚、 站台、加油站、收费站等的面积计算。由于 建筑技术的发展,出现许多新型结构,如柱 不再是单纯的直立的柱,而出现正V型柱、倒 ∧型柱等不同类型的柱,给面积计算带来许多 争议,为此,我们不以柱来确定面积的计算, 而依据顶盖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在车棚、 货棚、站台、加油站、收费站内设有有围护 结构的管理室、休息室等,另按相关规定条
2.平屋顶单层建筑物,由设计室外 地面标高至檐口之间的垂直距离, 称为檐高。本规范所指的平屋顶单 层建筑物的高度是室内地面标高至 屋面板板面结构标高之间的垂直距 离。遇有以屋面板找坡的平屋顶单 层建筑物,应以屋面板最低处板面 结构标高计算。
3.室内净高应以建筑设计的室内地 面至上部楼板底面的垂直高度计算, 如有吊顶天棚时以吊顶天棚底面计 算。 4.自然层的楼板结构包括各种楼板 结构,如:钢楼板、钢筋混凝土楼 板、压型钢板钢筋混凝土叠合楼板、 木楼板等。
5.原面积计算规则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 以其“上口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文字 上不甚严密,“上口外墙”容易理解为地下 室、半地下室的上一层建筑的外墙。上一层 建筑外墙与地下室墙的中心线不一定完全重 叠,多数情况是凸出或凹进地下室外墙中心 线。为此,本规范将地下室和半地下室的面 积计算定为:按地下室外墙上口外边线所围 水平面积计算。
(四)坚持计算规范应有合理性、 连贯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如:坡屋 顶包括单层、多层的坡屋顶,和场 馆看台下的建筑空间均作为坡屋顶 来处理)。
(五)补充、完善新的建设技术的 面积计算,适应建筑结构技术发展 的需要。
三、编制内容及说明 建筑面积计算规范共分三章,
第一章总则、第二章术语、第三章 计算建筑面积的规定。 (一)总则 建筑面积计算规则制定的目的,作 用及适用范围。这个适用范围:新 建、扩建、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 工程的面积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