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

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12-16T15:20:34.7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32期供稿作者:江丽丽杨春[导读] 在整个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

江丽丽杨春(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外科四川泸州 646000)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2-0227-02 【摘要】目的探讨先天性巨结肠行回流灌肠的正确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60例患儿行回流灌肠的护理观察,总结临床护理体会。

结果加强健康宣教,心理护理,及时解决灌肠时遇到的问题。

密切观察灌肠过程中及灌肠后患儿的表现,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对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并发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回流灌肠先天性巨结肠回流灌肠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1],其目的是尽快清除肠腔内的粪便和积气。

应用这种针对性的灌肠方法,即可逐渐清除其扩张段结肠内的积粪,排出气体,解除便秘,减轻腹胀,维持其排便功能,达到进食及营养吸收的目的。

并为医生施行根治手术做好充分的肠道准备。

故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其疗法;现就回流灌肠的具体操作方法及步骤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小儿外科收治先天性巨结肠患儿60例,其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2个月~12岁;所有病例均有出生后排便延迟、腹胀等现象,经行钡剂灌肠提示为先天性巨结肠症。

2 用物准备
一次性肛管,一次性注射器50ml,38~41℃生理盐水(按需准备),石蜡油、棉签、手套、便盆、中单及胶单,肛管扶托(用小儿一次性纸尿裤在肛门相对应的位置剪一个直径约1cm大小的圆孔,起保护肛周皮肤和肛管固定作用),冬天备棉脚套1副,调好室温25~30℃,必要时根据医师要求备好药物如:甲硝唑等。

3 患儿准备
灌肠期间给患儿进流质无渣饮食,灌肠时间按医嘱执行。

每天1次的为上午9时进行,每天2次的为上午9时和下午3时进行,一般按医嘱灌肠需要约7~14d,为手术做好准备,灌肠前30min根据患儿年龄给予适量的石蜡油注入,扩张肠段并保留5~10min,有利肠腔内粪便排空。

4 操作方法
冬天调好室温,防止患儿受冷,为患儿穿上棉脚套。

床沿铺中单婴幼儿横卧床上,臀部尽量靠床沿抬起双下肢,学龄期儿童处平卧曲膝位,略抬高臀部。

操作者戴上手套,石蜡油润滑肛管约15~20cm,暴露肛门,用石蜡油润滑肛门,缓慢轻巧地将肛管插入肛门,切勿用力猛插,到达结肠狭窄段时,有阻力感,这时要轻柔地试插,同时要改变插管方向。

当肛管通过狭窄段进入扩张段时,有一种脱空感,同时肛管外口突然有气体、粪便溢出。

肠腔内压力大时呈喷射状排出。

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50ml抽吸温盐水50ml,从肛管外端均匀地灌入肠内,每次注入量不得超过100~150ml,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婴幼儿或者体质弱的患儿灌入的温盐水应减量。

注射器脱离肛管后,就让粪便由肛管外端口排出,接于便盆内,反复进行灌洗。

在排出粪便间隙用左手顺时针按摩患儿腹部,以助瘀积粪便溶解后排出体外。

若遇粪便结块变硬,难以排出体外,可按医嘱应用石蜡油50ml~100ml,在洗完肠后保留灌肠。

保留1h后,再用温盐水回流灌肠至腹胀消失。

灌洗完毕根据医师要求应用甲硝唑保留灌肠。

对术晨的最后1次灌肠,要求流出液无粪渣如清水样为止。

对钡灌肠造影的配合,造影日上午不行灌肠先作造影,若x线征象明显的患儿,造影后即可行灌肠,清除肠内钡剂及粪便。

若遇新生儿x线显影不典型,要求24h复查,原则上不作灌肠,次日复查完毕后再作灌肠。

5 常见的问题及对策 5.1 肛管通过狭窄段困难。

当肛管到达结肠狭窄段时有阻力。

尤其是长段型先天性巨结肠病例。

在这种情况下,插肛管前应先阅x光片以了解病变类型,边灌液边插管,动作要轻柔,同时要改变插管的方向[2]。

如婴幼儿结肠狭窄明显、插管有困难时,应选择较细的肛管,当肛管通过狭窄段进入扩张段时,有一种脱空感,同时肛管外口突然有气体、粪便溢出。

5.2 灌液时,有阻力并且液体从肛门口喷出(肛管反折)。

这说明肛管反折,没有通过狭窄段,应拔出肛管后重插(在拔管时,证实肛管反折,未通过狭窄段)。

5.3 灌液后,肛管外口无液体吸出或流出(肛管孔被粪块堵塞)。

这说明肛管孔已被粪块堵塞,应拔出肛管,消除粪块,再行插管,并嘱患儿不进含渣食物。

5.4 液体流出不畅。

可来回抽动肛管,调整肛管位置,同时用左手轻柔按摩腹部,促进粪便及液体排出。

5.5 灌出液中微含血丝。

可能为肠黏膜局部轻度受损所致,应减少肛管抽动次数,(应考虑到肠黏膜局部轻度受损)。

5.6 灌肠后腹胀改善不明显,这时应保留肛管,并保持引流通畅,也可用虹吸方法促进灌入液体的排出。

5.7 肛门口皮肤发红。

灌肠后擦净会阴部,涂上锌氧油软膏。

6 注意事项 6.1 在插管过程中,切勿使用暴力,尤其是注意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呈向左侧弯曲,以及脾曲部位的弯曲。

若用力过大,可能造成肠穿孔。

又因新生儿肠壁菲薄而短小,插管时更应慎重小心,且选择柔软,粗细适宜的肛管。

6.2 灌洗液的配制,每500ml温开水中放入4.5g食盐1包(本院应用医用氯化钠)。

切勿使用清水或高渗盐水灌肠,严防水中毒、盐中毒发生 [3]。

6.3 每人灌洗总量按每公斤体重100~200计算。

新生儿每次灌洗量不超过500ml。

6.4 灌洗液温度为38~41℃,过烫易损伤肠粘膜。

6.5 灌肠过程中,要求灌出量≥灌入量。

6.6 在整个灌肠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

警惕肠穿孔的发生。

7 小结
对60例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施行了回流灌肠,逐日消除积贮在扩张结肠内的粪便,取得了满意效果。

未因操作不当,引起肠穿孔,也未因盐水配制不当,造成水中毒、盐中毒发生。

提高了疾病的好转率、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Kohler S,Fitze G,Hosie S.先天性巨结肠合并结肠失弛缓症[J].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儿科学分册,2005,(07):153.
[2]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晨清洁回流灌肠的操作方法[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3,(06):87.
[3] 韩彩兰,郭翠玲.先天性巨结肠洗肠方法的改进[J].护士进修杂志,2003,(01):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