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颅内肿瘤术后护理查房

颅内肿瘤术后护理查房

颅内肿瘤术后护理查房
时间:
地点:
主持人:
一、病情介绍:患者,xxx,男,37岁,住院号:xxxx,因“头痛伴癫痫发作40余天”于2013年3月12日入院,神志清楚,正常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3mm,对光反射灵敏,正确回答问题,左上肢活动受限,其余肢体可遵命动作,未见呕吐。

查T37°C,P68次/分,R20次/分,BP111/65mmHg,血常规:WBC:6.34×10*9/L,RBC:4.99×10*12/L,HGB:151.00g/L,PLT:134.00×10*/L,N:57.04%,头颅MRI提示:右侧顶叶占位,性质?协助完善相关检查,定于2013年3月15日8:30分在全麻下行右侧顶叶占位包块切除术,术毕于13:15分回病房,神志清楚,头部敷料干燥,头部两根引流管在位通畅,正常睁眼,正确回答问题,左上肢刺痛过伸,其余肢体遵命动作,术后给予给氧、心电监护、脱水降颅压、制酸、止血等治疗。

二、护理问题:
<一>、头痛:与颅内压增高和手术伤口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疼痛得到缓解。

护理措施:
1.体位: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度,有利于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

2.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压,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3.耐心倾听病人诉说,理解病人内心感受,与病人家属一起制定减轻疼痛的措施。

4.评估疼痛的程度,观察病人疼痛伴随症状,如:面色,呼吸,血压变化,尤其是瞳孔变化情况。

5.分散病人注意力,如听音乐等。

6.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合理安排治疗、护理时间,创造良好的环境,护理时对病人动作轻柔。

7.了解疼痛的原因,性质和程度,遵医嘱使用止痛药和脱水剂,缓解疼痛。

护理评价:2013年3月18日:病人主诉头痛好转。

<二>脑组织灌注不足:与颅内压升高及脑血流灌注减少有关。

护理目标:病员脑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减轻。

护理措施:
1.病员静卧,全麻清醒后抬高床头15—30度,禁止头卧患侧,保持头部正直,防止呼吸不畅。

2.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流量吸氧。

3.心电监护连续监测心电、呼吸、脉搏、血压、血样饱和度等,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4.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尿量、头部敷料等情况,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5.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6.保持各种管道引流通畅,防止管道位置过高、过低、扭曲、脱落,并严密观察引流管量、色,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处理。

7.避免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解大便、打喷嚏等。

护理评价:2013年3月18日病人各项指标正常
<三>、焦虑、恐惧:与知识缺乏及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焦虑减轻。

护理措施:
1.给予讲解本疾病的相关知识,评估病人焦虑的原因和程度,观察病
人的情绪以及行为变化,及时发现并解除病人的需求,有计划的与病人沟通交流,了解原因,鼓励表达心中感受,有针对性的采取疏导措施,给予安慰支持,给予心理疏导。

2.向病人讲解疾病的有关知识及治疗方法及自我保健意识,讲解成功
病例,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3.指导病人放松,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以降
低焦虑。

3.家属陪伴左右,给予安慰及鼓励,增加疾病恢复的信心,对疾病恢复要有信心。

5.讲解绝对卧床休息的重要性,及配合治疗和用药的重要性。

护理评价:患者对病人的知识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四>、癫痫:与颅内占位病变有关。

护理目标:癫痫发作发作减少或得到控制。

护理措施:
1.病员绝对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使代谢率降低。

2.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脑缺氧。

3.遵医嘱及时给予镇静,抗癫痫药物。

4.消除减少发病诱因:
(1)病员睡眠充足,非治疗需要不要打扰病人睡眠。

(2)关心体贴病人,避免病员情绪激动。

(3)按时用抗癫痫药物,勿骤停,骤减,骤换药物。

(4)保暖,防止感冒。

(5)禁辛辣,刺激,兴奋食物和药物。

5.加强癫痫发作时的护理:
(1)专人看护
(2)发作时不可强行按压病人肢体,防止关节脱臼或骨折发生。

(3)大发作时上、下牙齿间置牙垫,防止舌咬伤。

(4)有假牙者迅速取出,及时解开衣服,衣扣,裤带,头偏向一侧,防止呼吸道堵塞及限制呼吸。

(5)高流量输氧,改善脑缺氧。

(6)发作停止时,病员意识未完全恢复,不可喂水,以免引起呛咳,甚至窒息。

(7)详细记录发作时间,性质,持续时间,已协助治疗。

6.短期内频繁大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清(癫痫持续状态),遵医嘱用药控制发作。

护理评价:2013年3月18日未发生癫痫。

<五>、舒适度的改变:与长期卧床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生活需求满足
护理措施:
1.协助生活护理,基础护理,呼叫器、常用药品放在病人易取到的地方,提供适合病人就餐的体位,协助洗漱、更衣、床上擦浴。

2.及时提供便器、协助做好便后清洁卫生,卧床期间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3.协助定时翻身扣背,取舒适卧位。

4.保持病室床单元的整洁,定时开窗通风,避免受凉,减少咳嗽,减
轻疼痛。

5.鼓励患者多吃蔬菜水果,多饮水,避免用力排便增加颅内压。

护理评价:病人生活需要基本满足。

<六>、自理能力缺陷:肿瘤压迫导致肢体瘫痪有关。

护理目标:在院期间患者活动能力能够逐渐增强。

护理措施:
1.给患者提供正确的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的有效信息。

鼓励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表达自己的感受,克服不良情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2.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卧姿,如仰卧位、侧卧等。

3.将生活日用品和呼叫器置于患者健侧随手可及处,方便患者随时取用。

4.置患者瘫痪肢体于功能位,防止关节变形而影响功能,向病人及家
属讲解患肢早期活动的重要性,去得配合。

5.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加强营养支持,预防便秘的发生。

护理评价:在院期间患者的活动增强‘
<七>、有皮肤完整行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运动功能障碍有关护理目标:在院期间未发生皮肤受损。

护理措施:
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鼓励、协助病人更换卧位;保护骨隆突处,
支持身体空隙处。

2.避免皮肤受到不良的物理刺激:保持皮肤,衣物清洁干燥;床铺要
清洁、干燥、平整、无渣屑;不用破损的便盆。

3.按摩病人长期受压的部位。

4.改善机体营养状况,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
食物。

5.加强健康教育,说明增强活动的意义,使病人学会自己检查发生压
疮部位的皮肤状况。

护理评价:住院期间未发生皮肤受损
<八>有感染的危险:与放置各种引流管及自身抵抗力降低有关
1.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病人多喝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2.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消毒两次。

3.协助翻身,拍背,鼓励病人咳嗽排痰。

4.引流管的护理:
(1)术后病人,立即接引流袋于床旁。

(2)保持引流通畅,引流管不可受压、折叠、扭曲。

(3)适当制动头部,翻身及护理操作时避免牵拉引流管。

(4)每天更换引流袋,准确记录引流量、颜色。

(5)引流管一班放置3-5天即可拔出,以免逆行感染。

(6)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1)引流袋悬挂于距侧脑室10-15cm高度,以维持正常颅内压。

2)早期禁忌引流过快,以免导致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血肿、脑内出血、脑疝形成。

3)必要时适当挂高引流袋,以减慢引流速度。

4)控制脑脊液引流量,引流过多时,遵医嘱补充水、电解质、
5)拔管前1天夹闭引流管并严密观察,如病人出现头痛、呕吐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

6)拔管后严密观察敷料情况,如切口处由脑脊液漏,应配合医生缝合,以免引起颅内感染。

护理评价:2013年3月21日病人各项指标正常
健康教育:
1.心理护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自理的生活。

2.饮食:进食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低脂肪,低胆
固醇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腌制品。

忌浓茶、咖啡、烟酒等刺激性食物。

3.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改药及增减药量,以免加重病情
4.伤口咋插线2-3周可以洗头,但动作轻柔。

5.康复:适当休息2-3个月,可恢复一般体力劳动,坚持锻炼,劳逸
结合,需要家人陪伴。

6.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7.1个月复查,3-6个月随访。

8.癫痫指导:避免饮食过饱,不可单独外出、登山、游泳、驾车,随
身携带病历卡,发作时就地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和裤带,上、下齿间放置软物,不可强行按压肢体,不喂水。

坚持服用抗癫痫药物2年以上,及时复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