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药品零售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7年8月正文目录他山之石——美、日医药零售寡头垄断 (6)美国医药零售寡头垄断、四大助力推动零售行业发展 (6)日本药店集中度迅速提高,医药分离和处方外流受政策推动 (11)以日本药店为例,集中度提升的外延成长并不会导致估值降低 (16)中国药品零售行业概况 (17)现状:药品销售增速回暖,批发行业集中度提升明显,零售端集中度仍很低 (18)政策方向:中国十三五期间集中度将大幅提升 (25)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持续提高,各地区发展不均 (26)四大因素助推连锁药店快速发展 (30)零售药房资本化程度高,2016年掀起上市挂牌潮 (33)未来发展趋势:医保+商业流通领域多重政策变革推动处方外流 (35)处方外流促进药店零售行业发展 (35)处方外流市场测算短期有1000亿空间,长期至少有5000亿 (38)药品性质和地理位置决定受益于处方外流的药店 (40)政策利好医药电商发展 (41)图目录图1:零售药店在美国医药产业链的位置 (6)图2:医药零售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优势 (7)图3:美国零售药店发展历程 (8)图4:2016年美国零售药店市场竞争格局 (9)图5:美国连锁药店增长四大驱动因素 (11)图6:2016年日本连锁药店销售类别构成 (12)图7:日本配药药房市场规模和前十强占比 (13)图8:日本药店市场规模和前十强占比 (13)图9:日本医药分业率自1998年起不断提高 (15)图10:日本连锁药店销售额变迁 (16)图11:日本药店SUNDRUG公司近二十年估值及市盈率PE变化 (17)图12:日本药店SUNDRUG公司近二十年营收及店铺数量增长 (17)图13:日本药店SUNDRUG公司近二十年毛利率和净利率维持稳定 (17)图14:全国药品销售总额增速回暖 (18)图15:医药零售占比稳定在20% (19)图16:医药零售百强营收增速 (20)图17:医药批发百强营收增速 (20)图18:医药零售百强集中度变化 (21)图19:医药批发百强集中度变化 (22)图20:2006-2016全国零售药房数和增长率 (23)图21:2016年各省市零售药房数和增长率 (23)图22:2016年各省市药品零售额和增长率 (23)图23:2016年各省市药品平均单店零售额和增长率 (24)图24:各国单店营收对比 (24)图25:连锁药店企业数目迅速增加 (27)图26:连锁药店数量和占药店总数比例增长 (27)图27:连锁药店数量逐年增长 (28)图28:单体药店数量近五年迅速减少 (28)图29:2017年3月各省市药店平均覆盖人数 (29)图30:2014年各省市药店连锁率 (29)图31:2009-2015全国批发零售业平均工资逐年上涨 (32)图32:2007-2016代表城市优质首层零售商铺租金变化趋势 (33)图33:患者对于药房选择的影响因素 (37)图34:公立医院药品收入增长和药占比情况趋势 (39)图35:医药电商销售额迅速增长 (41)图36:网上药店数目迅速增长 (42)图37:网上药店品类销售结构 (43)图38:网上药店药品重点品类销售份额 (44)表目录表1:2016年美国医药零售占处方药市场销售比例 (10)表2:2000-2016日本零售药房数量和销售规模变化 (14)表3:2016年日本零售药房Top10收入和增长情况 (14)表4:2016日本连锁配药药局收入排行前5名 (15)表5:中国医药零售相关规划情况 (25)表6:2017年至今影响药品流通领域的重大政策 (26)表7:“十三五”规划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 (31)表8:2016年全国零售销售额排行前二十名 (34)表9:新三板挂牌药店公司情况概览 (35)表10:国家近年来处方外流相关政策 (36)表11:代表城市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37)表12:根据公立医院收入和药占比估算处方外流 (39)表13:2016-2017医药电商相关的文件和政策 (42)表14:2017健康信息化和医保跨省结算相关文件 (45)他山之石——美、日医药零售寡头垄断美国医药零售寡头垄断、四大助力推动零售行业发展美国医药零售产业链地位:医药供应链核心终端。
美国实行较为彻底的医药分开政策,零售药店是美国最重要的处方药销售终端。
其下游连接医药消费者和PBM,上游连接医药分销商或医药制药商,而药品福利管理(PBM,即: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公司则充当医保支付方与药店以及制药商协商的中介服务商,目的是通过审核处方行为,以节省医药花费。
同时零售药店的支付方还包括联邦政府/州政府以及病患。
在美国的医药产业链中,零售药店拥有贴近消费者,掌握患者消费、健康信息和构建消费者品牌印象的优势,这些优势构成了美国连锁药店未来围绕患者需求转型升级的基础。
图1:零售药店在美国医药产业链的位置图2:医药零售在医药产业链中的优势美国零售药店发展历程:多元化→连锁化→服务化。
美国药店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下半叶的殖民地时期,当时的药店以草药为主,药剂师即医师,同时也是药材商。
当时每个药师的药品配方是独家专利的,既无医学标准也无药学标准。
至19世纪末,开始进入现代药店阶段,标志性事件包括立法明确医学和药学边界以及化学制药技术的高速发展。
前者实现医药分开,促进医师和药师分工专业化;后者导致新药制造专业化,药剂师不再遵循传统的保密配方而接受现代化药学洗礼。
药师身份的转变同时推动药店布置和业务向多元化零售经营格局转型。
到20世纪初,受规模经济和物流技术的发展,美国药店迎来连锁化大潮,同时药店多元化经营程度加深,非药业务(即前端销售)受超市、大卖场等零售新业态影响,越来越趋向自助式购物的服务模式。
从20世纪末开始到现在,药品供应链寡头竞争格局的建立、PBM新业态的兴起、信息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慢病疾病谱的转变和医疗控费的需求均推动零售药店开始往服务化的方向转型,其中零售诊所、专业药房、医药电商、慢病管理等均成为美国医药零售业未来的新增长点。
图3:美国零售药店发展历程从公司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高,连锁药店占据绝对优势。
其中 CVS、Walgreens、Rite Aid是连锁药店三巨头,收入占到2016全美医药零售行业的66%。
图4:2016年美国零售药店市场竞争格局2016年美国处方药市场4120亿美元,医药零售公司Top15占比71%。
美国的药品零售业务分为药店和PBM的邮寄业务两大块。
零售药店三巨头Walgreens,CVS和Rite Aid,分别占处方药销售排名第1、2、5,合计占据42%的处方药市场份额。
处方药销售的第3名为沃尔玛,属大卖场,第4、6名Express Scripts、OptumRx是邮寄/专科药店。
除此之外,前20名并无其他连锁药店,主要是邮寄/专科药店、=大卖场或超市,市场份额均不超过3%。
表1:2016年美国医药零售占处方药市场销售比例从渠道竞争格局来看,连锁药店是美国药品零售市场最重要的渠道,占药品零售市场销售额的40%和处方量的42%,均排名第一。
在各类渠道中,邮购渠道(类电商)是增长最快的渠道,2001-2011年CAGR高达10.2%,目前已成为第二大消费渠道,但近年来市场份额保持稳定中微降的趋势,未来继续侵蚀传统连锁药店份额的可能性不大。
在传统药店渠道力行创新的背景下,连锁药店渠道的统治地位仍可继续维持,并与其他渠道形成相对稳态的竞争格局。
美国零售行业发展驱动力:老龄化+医保覆盖扩容+控费需求+专业药物爆发图5:美国连锁药店增长四大驱动因素日本药店集中度迅速提高,医药分离和处方外流受政策推动日本药房分为药房与连锁药妆店两大类。
日本的医药零售体系大体可分为两大类:主要承接处方并进行配药的配药药房;以及以OTC、日用品、化妆品为主,兼有处方配药的各种零售药店。
这两个市场的规模大体相当,但是增速和集中度差异很大,零售药店市场总量近年来已经增长缓慢,龙头集中度迅速提高;而配药药房仍有10%左右增速,而且呈现非常分散的竞争格局。
从商品构成来看,医药品已经从过去的 60%下降到现在30%,化妆品占21%,日用杂品占22%,体现了从疾病产业到健康产业的路线转移。
图6:2016年日本连锁药店销售类别构成日本药店集中度近五年来快速提高,前10强集中度达到约67%,龙头企业增速超过行业。
日本零售药房在医药分开后的 21 世纪初增长迅速(2001-2003 CARG 13%),但2013-15年连续三年市场规模增速仅为1%左右,陷入停滞。
2016年首次恢复到6.5%,主要是处方药配药部门有9%的增长,及加强食品部门的经营以及消费者有目的性来店率提高伴随的一店式购物效果等原因。
其中Top10的增速超过行业,达到7.7%。
而零售药店前10强的占有率已经从2010 年的44.5%提高到了2015年的69.5%,进入寡头垄断时期,2016年为67%。
药店市场消费品属性较强,价格低、品种全是竞争最重要的衡量标准,这点和中国的零售连锁药房比较类似。
在市场整体增长缓慢时,日本龙头企业的规模和品牌优势体现出马太效应,甚至加速了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而支持连锁药店增长的动力有一店式购物、医疗机构开出的处方单需求,配药室并设的店铺增加等。
图7:日本配药药房市场规模和前十强占比图8:日本药店市场规模和前十强占比表2:2000-2016日本零售药房数量和销售规模变化表3:2016年日本零售药房Top10收入和增长情况配药药局连锁企业的排行前5位如下表,第1名AINE PHARMACY是可以进入连锁药店前十强排名的,可以排到第9位。
配药连锁企业增速(9%)普遍高于行业,今后配药部分应该会成为连锁药店的核心业务,会成为具有一站式购物功能店铺的集客武器。
表4:2016日本连锁配药药局收入排行前5名日本的医药分离改革对当前中国医改药品零加成政策推动的处方外流有启示作用。
除了传统的提高医师诊疗报酬和压缩药品进销差价之外,日本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价也为处方外流提供了助力。
日本也曾经历过漫长的医药分离过程。
1998年,日本开始“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之后厚生劳动省设立鼓励公立医院处方外发的政策,医药分业率(指的是被指定为保险定点单位的院外药房的“处方接受率”,而“处方接受率”指的是在医院和诊所的门诊患者中,在院外药房接受药品的处方数占开药的总处方数的比率)从 30.5%迅速提升到2014年的近68.7%,并且前几年1998- 2001年为两位数快速增长期。
而日本连锁药店的销售额2001-2003经历了比较快速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