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旋挖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同名6342)

旋挖钻孔灌注桩专项施工方案(同名6342)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地质概况 (1)三、编制依据 (3)四、施工准备 (3)五、施工工艺 (5)六、桩基检测及验收 (10)七、质量措施 (10)八、钻孔事故预防与处理 (11)九、保证措施 (14)十、应急救援预案 (18)十一、工期安排 (27)十二、安全文明施工 (27)十三、附图 (28)绿城颐景园住宅小区项目工程桩基础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绿城颐景园住宅小区项目工程(二)工程地点:兰州市皋兰县西岔镇北侧,文曲路以北、创智西路以南、规划路以东、文曲西路以西。

(三)工程概况:兰州新区文曲湖景园住宅小区12#楼项目总建筑面积34306.76平方米。

地下2层,地上34层。

16#楼建筑面积15558.65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0层;17#楼建筑面积33406.76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34层;20#楼建筑面积12272.80平方米,地下2层,地上18层;3#车库建筑面积23461.25平方米,地下2层。

本工程基础为桩筏板联合钢筋混凝土基础,地下室底板顶标高为-10.50m,基础筏板厚1.50m。

基坑开挖深度约为8米。

采用机械旋挖钻孔灌注桩,桩径全部为800mm,本工程持力层为胶结砾石层,中风化砂岩层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6Mpa。

单桩承载力特征值为4650KN。

(四)参建单位:建设单位:兰州新区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监理单位:甘肃西北信诚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甘肃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总公司勘察单位:甘肃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五)设计说明: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察)》QR-7.4-07,勘探范围内没有地下水流出,故不考虑降水情况,成孔作业为干孔作业。

其中,12#楼钻孔灌注桩 211根,设计桩长35m;16#楼钻孔灌注桩107根,设计桩长34.7m;17#楼钻孔灌注桩208根,设计桩长34.6m;20#楼钻孔灌注桩92根,设计桩长34.5m;3#车库钻孔灌注桩166根,设计桩长35m。

设计没有扩大头,钢筋排布见附图。

二、地质概况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绿城颐景园住宅小区项目地质勘察报告》﹙QR-7.4-07﹚,拟建场地初步整平,地形较为平坦,场地内在勘察前期无其它工程建设现象。

该场地地形总体趋势为东侧地势稍高,地形向西南侧倾斜,地形起伏不大。

场内均无深切沟谷,地形地貌简单。

拟建场地地形较为平缓,勘探范围内无地表水溢出,拟建场地及影响范围内无断层、滑岩、崩塌、泥石流、地下洞室、地表塌陷、岩溶等不良地质现象。

现将各岩土体的主要特征分别描述如下:○1填土层(Q4ml):厚度0.00~9.80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回填区;浅黄色,回填土质较均匀,以粉土为主,碾压呈薄层状,局部区域由于未碾压密实,土体较松散,稍湿,稍密。

○2黄土状粉土层 (Q4eol+pl):埋深0.0~13.0m,厚度7.5~33.0m。

黄褐色,土质较均匀,虫孔、孔隙较发育,局部含少量粉砂,无光泽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中等。

稍湿,稍密~中密。

该层局部夹有粉砂及砾砂夹层,夹层厚度1.0~2.6m不等。

其中261号孔区域15.0~18.5m为空洞;○3砾砂层 (Q3al+pl):埋深7.5~33.0m,厚7.2~27.1m。

该层中含有较多夹层,夹层主要有粉土、粉细砂、粗砂、粉质粘土等,夹层厚度0.4~7.9m不等。

杂色,主要以浅灰色为主,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等,粒径一般为2-20mm,约占全重的40-45%,充填以中粗砂为主,局部含粉土及角砾,稍湿,中密。

○4胶结圆砾层(Q1):埋深38.3~49.2m,厚度0.4~6.5m。

主要分布于泥岩层表面,场地内大部分揭露,局部缺失。

该层中局部含有粉土、细砂、粗砂、粉质粘土夹层,夹层厚度0.3~2.8m不等。

青灰色,成分以石英岩、花岗岩、变质岩为主,呈次棱角、椭圆、扁平状,砾石含量较高,砂次之,余为钙质,角砾粒径一般2~6mm,岩体呈厚层状结构,岩石呈碎屑结构,基座式构造,硅钙质胶结,微裂隙及风化裂隙一般发育,致密。

○5泥岩层 (N):埋深43.8~53.4m,最大勘探厚度14.0m。

半成岩,砖红色,矿物成份以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白云母、长石、石英等为主。

泥质胶结,岩体呈巨厚层状结构,岩石呈碎屑结构,块状构造。

其中3.8~4.5m以上呈中化状态。

三、编制依据1.12#楼基础施工图纸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察)》QR-7.4-074.《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7.《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8.《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10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10.《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11.《旋挖钻机施工工艺通用规程》Q∕SY112001。

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3.《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14.国家、地方现行相关规范标准和规范性文件要求15.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四、施工准备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平整施工场地、布设道路、设置供水、供电系统、埋设护筒等。

1、测量控制(1)项目部设测量小组。

测量人员在项目技术负责人及施工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测量工作,而且选派有专业知识和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配备精密的测量仪器,工程开工前进行全线贯通复测,并根据施工需要埋设水准点,加密中心桩,保护好控制桩,并将测量成果报监理工程师检查批准,经检查校核无误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批准方可施工使用。

(2)拟配备本工程主要的材料试验、测量质检仪器2、平整场地本工程采用车载式桩机,桩机就位之前需对场地进行夯实平整、清理杂物,以免发生不均匀沉降。

3、护筒埋设护筒用2.5mm的钢板卷制焊接而成,内径为800mm。

护筒埋设位置应准确,其中心线与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20mm,并保证护筒垂直,其周围用粘土回填夯实。

4、设置好孔口围护,四周挂安全网,悬挂警示牌。

5、拟投入施工机械计划及劳动力安排。

劳动力安排表(一)、施工程序场地平整---放线定位---钻机就位---埋设护筒---校桩位---钻进成孔---反复清孔---制安钢筋笼---测量桩底沉渣厚度---二次清孔---下导管---浇注桩身砼至桩顶---砼养护(二)、旋挖成孔1、施工前,按施工方案进行试成孔。

2、钻机就位时,钻杆应保持垂直稳固、位置准确,施工中应随时检查调校。

3、钻进过程中应随时检查钻头保径装置、钻头直径、钻头磨损情况,不能保证成孔质量时应及时更换。

4、按试成孔确定的参数进行施工,设专职记录员记录成孔过程的各项参数,记录应及时、准确、完整、真实。

5、钻进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情况控制进尺速度。

6、成孔采用跳挖方式,钻头倒出的渣土距桩孔口最小距离应大于6m,并应及时清除外运。

7、钻进过程中,随时清理孔口积土,遇地下水、塌孔、缩孔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

8、终孔前根据地勘报告核对桩基持力层位置,达到设计深度时,及时清孔。

9、成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孔口应予保护,并应做好记录;10、旋挖灌注桩成孔施工的允许偏差应满足《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的相关规定:A·设计桩直径d≤1000mm,桩径偏差≤-50mm,垂直度允许偏差1﹪,桩位允许偏差100。

(三)护筒1、旋挖成孔灌注桩护筒可分为钢制护筒和混凝土护筒。

本工程采用钢制护筒。

2、钢制护筒宜选用厚度不小于10mm的钢板制作,护筒内径宜大于钻头直径200mm~300mm,钢护筒的直径误差应小于10mm。

3、护筒顶端高出地面不宜小于0.3m。

4、护筒埋设时,应确定钢护筒的中心位置。

护筒的中心与桩位中心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倾斜度不得大于1%。

护筒就位后,应在四周对称、均匀地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夯填时应防止护筒偏斜移位。

5、旋挖钻机埋设钢护筒时,应先采用稍大口径的钻头钻至预定位置,提出钻头后,再用钻斗将钢护筒压入到预定深度。

6、采用机械加压或震动下沉埋设护筒时,应先对护筒进行定位和导正,然后加压或振动施压至预定深度。

(四)干作业旋挖成孔1、本项目施工区域内,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未见地下水流出,所用工艺为干孔作业。

2、干作业旋挖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干作业旋挖成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3、易塌孔口宜设置护筒,埋设深度应根据地质情况确定,一般为2-4m,高出地面0.3m。

4、钻进过程应控制下钻及提钻的升降速度。

5、成孔至设计标高后,应清除孔底残渣。

(五)清孔本工程采用干成孔导管浇筑法,在安装钢筋笼后,采用测绳再次测量桩底沉渣,如沉渣厚度超标,应将钢筋笼吊出,再次用机械进行清孔,同时再次检测桩孔成形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进行此项施工作业时,施工现场所有施工机械必须停止施工作业。

清孔后,孔底沉渣不大于5cm。

(六)钢筋笼制作与安放(1)钢筋笼制作必须按设计图纸要求精心加工。

(2)钢筋的品种,钢号及尺寸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偏差符合下列规定:主筋间距:±10mm箍筋间距:±20mm钢筋笼直径:±10mm钢筋笼长度:±50mm主筋弯曲度:≤1%钢筋笼弯曲度:≤1%(3)钢筋笼焊接要求:○1分段制作的钢筋笼,钢筋接长采用单面搭接焊,焊缝长10d,封闭箍和加强环采用单侧搭接焊,焊缝长10d,主筋焊接时接头应错开,在同一截面内的钢筋接头数不得多于主筋总数的50%,螺旋箍筋应大部分与主筋点焊,增加钢筋笼的强度。

相邻两接头间距应大于35d 并不小于500mm。

○2扎口焊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4)钢筋笼保护层要求:○1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位轻放慢慢入孔,钢筋笼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得左右转动,严禁高起猛落强行下放。

○2焊接部位表面污垢应先行清除。

○3钢筋笼下放孔内符合要求后,可将主筋点焊于孔口护筒上或用铁丝牢固绑扎于孔口,以使钢筋笼定位和防止窜动。

3、水下混凝土灌注根据《岩土勘察报告》(QR-7.4-07),本区域内无地下水,所以不考虑水下混凝土浇筑。

六、桩基检测及验收1、工程桩施工完毕28天,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要求进行桩大、小应变检测,每根桩要进行小应变检测,且抽取一定数量的桩进行大应变检测。

桩基检测应由具备检测资格的单位进行,进行大应变试验的桩由监理及设计院共同确定,既要具有代表性,又能反映出施工的真实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