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工程概况 (2)安全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确保重大伤亡事故为0,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
争创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化工地。
(3)3、施工准备 (7)3.1、技术准备 (7)3.2、现场准备 (8)4、旋挖钻施工方法 (8)4.1、工艺流程 (8)4.2、钢筋笼的制作 (9)4.3、钢筋笼运输 (9)4.4、成孔 (10)4.5、混凝土灌注 (10)4.6、回填 (11)4.7、灌注桩质量控制措施 (12)5、质量保证措施 (14)5.1、施工管理措施 (14)5.2、成桩质量保证措施 (15)5.3、材料质量保证 (16)6、安全保证措施 (17)6.1、安全措施 (17)6.2、安全生产注意事项 (18)6.3、安全保障检查程序 (18)7、文明施工、环境保护措施 (19)7.1、文明施工措施 (19)7.2、环境保护措施 (19)8、附图表 (20)8.1、施工主要机械 (20)8.2、测量仪器及试验设备 (20)8.3、施工材料计划 (21)8.4、施工材料试验计划 (21)1、工程概况本工程项目于2018年7月11日开始动工,工期为380个日历天。
工程名称:航空城学校项目工程建设单位: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社会发展局勘察单位:中航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江西同济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南昌高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南昌市凯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质量监督:南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安全监督:南昌市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监督站质量目标:符合国家工程质量验收合格标准安全目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确保重大伤亡事故为0,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1‰。
争创市级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标化工地。
建设地点:南昌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航空大道以南1.1建筑设计本工程由门卫,1层;地下室-1层;C座(学生食堂、室内体育馆)和D座(学术报告厅)2栋3层;B座(小学教学楼三、四及合班教室)和F座(中学办公楼)2栋4层;A座(小学教学楼一、二及办公楼)和E座(中学教学楼、合班教室及综合楼)2栋5层;G座(倒班楼)6层,共9个单位工程组成,建筑面积约52852.9平方米, 类别、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二级,防水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地下室平时为地下车库和辅助用房,战时为甲类人防地下室,抗力等级为核六常六,框架结构,独立基础、桩基础。
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2级。
航空城学1.2装饰装修本工程为南昌航空城学校建筑安装工程,建筑物外立面美观大方。
外墙面选材以涂料为主,局部面砖,石材幕墙,玻璃幕墙,金属幕墙等,要求达到防水、防反浆挂泪的功效。
内装饰以地砖、墙砖、大理石、花岗岩、水泥砂浆、墙面涂料为主。
屋面工程:本工程屋面保温层采用挤塑聚苯保温板,防水层采用BS-P自粘性防水卷材,泡沫混凝土找坡。
工程场地内大部分地段经推填整平,地势较为平坦、开阔,周边地面标高为16.60~16.80m。
基坑底面标高为12.20m,基坑开挖深度为4.40~4.60m。
基坑周边有鱼塘,不能进行大规模的放坡开挖,需进行基坑支护。
根据基坑开挖现场调查,基坑开挖及支护深度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层主要为:○1粉质黏土素填土、○11水、○12淤泥;○2粉质粘土;○3粉质粘土、○31中砂、○32淤泥质粉质粘土;○4中砂、○41粉质粘土、○42淤泥质粉质粘土;○5中砂、○51粉质粘土;○6粗砂、○61砾砂;○7圆砾。
○1素填土:褐黄色,松散,稍湿,可塑,中~高压缩性,主要由粘性土、少许碎石和植物根茎堆积而成。
为开挖鱼塘堆填筑堤形成,堆积时间短,未经压实处理,欠固结,均匀性差。
揭露层厚1.6~2.9m,平均厚度2.39m,层底标高13.06~14.39 m。
○11地表水体:主要为鱼塘水。
平均水深1.3 m,层底标高13.37~14.95 m。
○12淤泥:褐灰色,流塑,高压缩性,稍具淤臭味,含植物根茎。
揭露层厚0.5~2.2m,层底标高13.37~14.95 m,层顶埋深0.5~2.4 m。
○2粉质粘土:以黄褐色为主灰黑色,局部褐灰色、灰褐色、褐黄色。
以可塑为主局部软塑,中~高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该场地内均有分布。
揭露层厚为1.7m~5.2m,平均厚度2.5m,层顶埋深0.8~3.4m,层顶标高11.87~14.33m。
○3粉质粘土:以褐黄色为主,局部夹灰白色条纹,可塑为主,局部硬塑,中~高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揭露层厚1.3~8.0m,平均厚度2.34m,层顶埋深4.4~6.8m,层顶标高8.97~11.25m。
○31中砂:褐黄色,以松散为主,局部稍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呈亚圆形,局部夹粗砂、粘土薄层。
揭露层厚0.5~2.7m,平均厚度3.82m,层顶埋深6.2~10.2m,层顶标高6.14~8.47m。
○32淤泥质粉质粘土:黑灰色,流塑,高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揭露层厚0.9~1.5m,平均厚度1.86m,层顶埋深7.8~10.5m,层顶标高5.53~7.49m。
○4中砂:以褐黄色为主,局部淡黄色,以稍密为主,局部松散或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呈亚圆形,局部夹粗砂、粘土薄层。
揭露层厚0.5~6.3m,平均厚度6.32m,层顶埋深8.4~14.7m,层顶标高0.69~7.25m。
○41粉质粘土:以灰白色为主,局部褐黄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中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揭露层厚为0.8~3.9m,平均厚度4.15m,层顶埋深11.5~15.8m,层顶标高-0.23~4.15m。
○42淤泥质粉质粘土:黑灰色,流塑,高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低。
揭露层厚为0.8~2.8m,平均厚度4.36m,层顶埋深11.3~17.6m,层顶标高-2.63~3.83m。
○5中砂:褐黄色,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呈亚圆形,局部夹粗砂、粘土薄层。
揭露层厚1.0~7.8m,平均厚度6.88m,层顶埋深13.7~20.4m,层顶标高-4.36~1.85m。
○51粉质粘土:以褐黄色为主,局部灰白色,以可塑为主,局部硬塑,中压缩性,稍光滑,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韧性中等。
揭露层厚为0.5~1.8m,平均厚度4.15m,层顶埋深15.6~20.9m,层顶标高-6.23~-0.41m。
○6粗砂:褐黄色,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呈亚圆形,级配良好。
局部夹砾砂、中砂、粘土薄层。
揭露层厚0.8~5.3m,平均厚度4.08m,层顶埋深17.7~21.9m,层顶标高-7.23~-2.05m。
○61砾砂:褐黄色,中密,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呈亚圆形,级配良好。
局部夹粗砂、粘土薄层。
揭露层厚0.8~6.4m,平均厚度5.28m,层顶埋深18.7~25.3m,层顶标高-9.08~-3.31m。
○7圆砾:杂色,中密,饱和,主要岩成分为砂岩、石英岩等,颗粒呈亚圆形,级配良好,一般粒径2~20mm,最大粒径约50mm,粗砂、砾砂充填。
揭露层厚2.3~8.1m,平均厚度4.36m,层顶埋深30.7~32.7m,层顶标高-11.3~-6.17m。
各岩土层的力学参数见下表:地下水情况:场地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场地存在上层滞水及基岩裂隙水。
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素填土层之中,主要由粘性土组成,结构松散,局部渗透性较好。
主要受大气降水的垂直入渗补给,向场地周边低洼地段及蒸发排泄,水位及富水性随气候变化大,无连续的水位面,可采用集水明排等降、排水措施,坡面设置泄水孔(管)。
2、本方案编写依据2.1现场踏勘:2.2《基坑支护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12;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2.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2.8《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YB 9258—97);2.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2.1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T8-2012);2.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2.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13《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20164-2011)2.14《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50300-2013)2.1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16《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1)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对进场人员进行入场教育并经考试合格。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质量、安全等方面的书面交底双方签字。
(2) 测量人员需认真细致地审阅施工设计图纸,按设计坐标放出桩位线及高程点,做好测量定位放线记录,报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
(3) 钢筋、商品混凝土厂家合同签订完毕具备供应条件;钢筋原材已进场并复试合格,钢筋焊接试件已送检合格。
3.2、现场准备(1) 提前进行现场地下管线的物探,了解场地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对地上、地下妨碍施工的管线进行拆除或改线,并办理必要的交接书面手续。
(2) 协调施工现场管辖部门的关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3) 施工临电、临水已接入,具备施工使用条件。
现场租赁一台50KW发电机做备用。
(4) 桩基施工队伍合同签订,机械设备进场并报验合格,施工人员进场人数具备施工需求。
4、旋挖钻施工方法4.1、工艺流程本项目桩采用长螺旋钻机成孔灌注施工。
施工工艺: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定位→钻机就位对中→钻进→成孔、验孔→商品混凝土制备→灌注混凝土→基坑开挖测量放线(1) 测量组应对甲方移交的导线点、水准点进行复测闭合,测量成果复测精度达到测量规范要求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2) 根据车辆段桩基的设计坐标准确定位,测量放线桩位必须准确,桩位需采用“十”字拴桩法保护。
(3) 桩位置定位后应进行报验并对原地面高程进行复测做好记录,报监理工程师验收。
4.2、钢筋笼的制作(l) 钢筋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
运至现场后,按型号、类别,分别整齐堆放在离地30Omm的墩台上,并做好标识,进行现场取样进行试验复试、见证取样送检等工作,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
(2) 钢筋使用前必须调直并清除表面的浮锈。
(3) 为避免钢筋笼在吊装过程中发生变形,在2m一道的加强筋处用Φ20钢筋焊成十字形的顶撑,在钢筋笼下到孔口时,应将所有的十字顶撑筋逐层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