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论1.1 项目提要1.1.1 项目名称:桃花江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以下简称本项目)1.1.2 项目性质:新建1.1.3 投资方:汪汉清、蔡沛枝(广东客商)1.1.3.1 项目建设单位:桃江县再生资源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筹)1.1.3.2单位经济性质:有限责任公司1.1.3.3注册资本:500万元1.1.3.4法人代表:蔡沛枝(广东客商)1.1.3.5公司经营范围:再生资源回收、综合利用加工生产、销售。
公司秉承“以诚合作、以信经营、价高同行、致力环保事业”的经营理念,致力于环保事业,公司主要机械设备回收、废旧物资回收、废旧金属回收、再生资源回收、二手电脑回收等.本公司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所收再生资源,通过充分分选,各利用工艺加工后,使产品的附加值以提升。
1.1.4 项目建设地点:湖南省桃江经济开发区(以下简称项目建设地)1.1.5 项目建设内容1.1.5.1 用地50亩;1.1.5.2 建筑面积12000㎡1.1.5.3 信息管理系统建设。
1.1.5.4 再生资源回收网点:本县布10个,邻县周边布15个。
1.1.6 项目总投资及投资构成1.1.6.1项目总投资人民币5000万元1.1.6.2投资构成1、固定资产投资:2900万元(1)建筑工程:2259万元(2)设备购置:400万元(3)安装工程:36万元(4)其他:205万元2、无形资产投资:100万元3、流动资金:2000万元4、项目建设期:12个月5、投资回收期:3.1年1.1.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1.7.1 年服务收入20000万元1.1.7.2 效益评价指标(1)年净利1662.8万元(2)年服务收入利润率8.31%(3)年服务收入利税率13.68%(4)资本金利润率20.95%(5)投资利润率22.84%1.1.8 社会效益1.1.8.1 项目就业安置人数120人。
1.2 可研报告编制依据1.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2.4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2.5 《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1.2.6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1.2.7 《益阳市2004年-2020年产业发展规划》1.2.8 《桃江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1.3 项目综合评价1.3.1 项目提出的理由项目建设地位于桃江经济开发区,园区及周围已落户,正在建设或已建成投产的有萌立尔、湘中水工、新兴机械、桃花江实业、桃江方正皮革、安达电子、浩茗茶业、凤冠电机、丰泰鞋业等20家企业,随着经济开发区对外招商力度的加大,还将陆续有生产性企业进入园区,预计就近投资的企业将达50余家,常住人口近十万人。
但到目前为止,湘中偏北项目建设地尚无一处颇具规模的综合性再生资源回收企业。
因此,在湘中偏北地域相对人口达600多万兴建一个再生资源物资综合性物流为一体的综合利用项目,是适应市场需要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2.1 宏观背景以物资不断循环利用的经济发展模式,目前正在成为全球潮流。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得到一致认同。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符合当代人类的需求,又不致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是我们在注意经济增长的数量,同时要注意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
主要的标志是资源能够永续利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根据节能减排的要求,为解决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整合有限的资源构造再生资源回收、分拣、转运、加工利用、集中处理为一体的产业化格局。
近几年,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回收利用再生资源总量为5亿多吨,年平均回收利用量在9000万吨,年平均增长率为12%以上,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总值超过了7500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超过了20%。
2010年回收利用再生资源1.86亿吨,其中废钢铁8392万吨,废有色金属999.65万吨,废纸6021万吨,废塑料1488万吨,其他如废橡胶、废棉、废麻、废化纤、碎玻璃等1300万吨。
我国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从1997年才开始起步,仍处于起步阶段,还属于朝阳产业,虽然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得到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再生资源产生量和需求量相比,与发达国家对再生资源的利用情况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我国再生资源发展还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
国家政策为再生资源产业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近年来,我国在循环经济和再生资源方面的立法、政策体系、示范试点、基础工作、循环经济模式和循环经济理念宣传等各个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已经2006年5月17日商务部第5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建设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同意,现予公布,自2007年5月1日起施行。
2010年10月18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再生资源进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列。
我们认为,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这必将对我国再生资源产业产生深远影响、并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2.2微观背景发展循环经济是湖南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有效途径。
这一点,业已成为共识。
把准循环经济发展的几个节点,在湖南未来的发展道路上,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关键是经济转型升级。
进一步按照生态经济理论和中央、省委的要求,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把它转变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并且进入到湖南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之中,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目标,以协调、减量和循环为主要手段,加强政策引导和协调管理,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进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循环经济发展。
2.2.1 益阳市面临的发展机遇益阳市是地处湖南省经济较发达地区的洞庭湖经济圈和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接点,北望长江中下游城市群,东距省会城市长沙74公里,良好的区位条件能接受长株潭等地和长江中下游经济圈城市经济、技术、信息的辐射与传播。
洞庭湖综合治理和资江开发为加速益阳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再生资源行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益阳的水源优势将进一步加强,今后有可能成为湘中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
2.2.2 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桃江县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民营经济突飞猛进,工业经济持续增长,县域范围内以经济开发区为中心,连带灰山港、大栗港、马迹塘、武潭等四镇的工业园已形成一区三园,六大支柱产业为发展势头良好。
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为了更好的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极有必要在县城加快抓紧培育一个有竞争力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发展湘中偏北区域性再生资源交易市场,实施综合开发提高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效益,这样县域经济才能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有所作为,有所贡献。
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2.3 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业发展现状2.3.1 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业发展迅速,为县域再生资源回收业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2010年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业网络布点119个,实现再生资源购销总额4.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左右,其中生产性再生资源购销总额2838万元,增长11.8%;生活性再生资源购销总额40981万元,增长13.4%。
2.3.2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业存在不足。
2.3.2.1 资源回收率低,不易回收利用的再生资源丢弃现象严重。
由于废旧物资零星分散,其回收、加工、运输费用高,销售价格低,致使部分品种回收量减少,与实际生成量相差较大,资源流失严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较大。
2.3.2.2 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企业普遍经营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
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废旧物质回收行业的发展,但目前绝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加工企业仍旧是微利或无利,基本没有条件和能力引进或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从而阻碍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发展进程。
回收企业债务包袱重,市场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经济效益差,相当一部分回收企业亏损严重,某些回收公司经营难以为继,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发展呈低水平徘徊。
2.3.2.3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技术开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资金投入少,技术开发能力弱,导致废旧物资加工处理工艺落后,技术及装备水平极低,一些与再生资源加工处理相伴的环境污染物未能妥善处理。
即使是先进适用的技术,也由于缺少资金而难以推广应用。
大部分再生资源的加工处理技术还十分落后,与资源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差距甚远。
2.3.3 桃江县再生资源回收业面临发展机会。
2.3.3.1 利用再生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资源和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社会问题。
党的十七大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在我国重要矿产资源人均储量不高,粗放型经济增长时,重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资源短缺,制约着社会经济长期发展和持续发展。
因此,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构建节约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再利用”的循环流程,以实现人与自然、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动态平衡,促进生态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协调发展。
由此可见,再生资源行业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构筑好再生资源发展模式,不仅对发展循环经济意义重大,也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3.3.2 利用再生资源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作用。
原生资源称为第一资源,再生资源称为第二资源,再生资源是相对原生资源而言,俗称废旧物资,是指在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经过回收、加工处理,能够使其重新获得使用价值的各种废弃物,如废旧金属、报废电子产品、报废机电设备及其零部件、废造纸原料、废轻化工原料等。
据测算,每回收利用1万吨再生资源,可节约自然资源4.12万吨,节约1.4万吨标煤,减少6万至10万吨垃圾处理量;每利用1万吨废钢铁,可炼钢8500吨,节约铁矿石2万吨,节能0.4万吨标煤,少产生1.2万吨废渣;每利用1万吨废纸,可生产纸8000吨,节约木材3万立方米,节能1.2万吨标煤,节水100万立方米,少排放废水90万立方米,节电600万千瓦时。
再生资源有三大优点:一它是宝贵的有用资源;二它又是不断增长的资源;三利用再生资源可以减少原生资源的开采,最大限度地保护不可再生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再生资源开采过程中造成污染的废弃物排放。
因此它是对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起到有效作用的资源。
总而言之,再生资源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缓解当前资源紧缺、减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压力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