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积累辨析词语和句型的方法(教学培训课件)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积累辨析词语和句型的方法(教学培训课件)

(教学培训课件)
(教学培训课件)
1.多认识事物,注意积累表示名称的词语。 如果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多认识事物,随时
随地掌握常见的各种事物的名称,就能增长知识,扩 大眼界,就能丰富我们的词汇,促进语言和思 维的发 展。 我国两千多年以前的教育家孔子,就主张学生要 积累词汇,要“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多掌握一些 自 然景物的名称,他认为这对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是 很有好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千世界,哪里没有野花的倩影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212/11//111 /11
16
16
(教学培训课件)
(二) 陈述句变反问句 第一步与第三步正好相反,第二步一样。 1.加上反问词(怎能、怎么、难道、哪里等等),有的句子可
如: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转述)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直述)
练习:
1.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妈妈严肃地对我说,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我一定要认真复
习,不要辜负老师和她对我的一片期望。
1. 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如“我”
“你”“我们”等)改成“他”或“他们”。
2. 改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
3. 适当地调整词语,使语句通顺。
4. 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2200212/11//111 /11
19
19
(教学培训课件)
(二) 把转述句变为直述句(所有步骤刚好相反)
役(小)。 (2)从词义的个体与集体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书籍(集体名
词) 、书(个体名词)。 (3)从词义侧重点不同的角度辨析。如: “诡辩”与“狡辩”
都指无理强辩。但“诡辩”着 重在“诡” ,即欺诈、怪 异。 “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语言,似是而非 的论证 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就是歪曲事实, 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2200212/11//111 /11
24
24
(教学培训课件)
4.关联词用错 (1)即使你是天才,却同样离不开老师的培养教育。 (2)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5.重复啰嗦 (1)全市的人夹道欢迎凯旋归来的英雄们。
(凯旋就是战胜归来的意思,不能再加“归来了”) (2)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3.缩句后变成:“名词+动词+名词”或“名词+动词”。
练习:
1.汽轮发电机厂的工人师傅把一台台进口钻机熟练地安装好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212/11//111 /11
12
12
(2)从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的角度辨析在语言实践中, 词和词的 搭配有一定的习惯, 不能任意组合。 如:“发扬”一般与“ 优点、作风、传统”等搭配, “发挥”一般与“创造性、积 极性、作用、干劲”等搭配; “改进”与“工作、方法、技 术”等搭配, “改善”与“生活、关系、条件”等搭配。
2200212/11//111 /11
11
11
(教学培训课件)
3.分析词语用法 (1)从词语语法功能不同的角度辨析 “公然”和“公开”
都含有不加掩饰的采取行动之意,但“公然”是副词, 在句中 只能作状语,如“公然侵入” 。 “公开”是 动词兼形容词,在句中可充当谓语,如“真相 早已公 开了” ;又可充当状语,如“公开表明态度” ;也可 充当定语,如“公开的秘密” 。
2200212/11//111 /11
10
10
(教学培训课件)
词的语体色彩:词语的区别还体现在庄重和诙谐、谦敬和 讽刺、委婉和直露、文和白、雅和俗等方 面,我们称之 为语体色彩,其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口语具 有通俗、朴实、 生动的风格,如:聊天、办法、吓唬、 妈妈、生日等;书面语具有文雅、庄重的风格, 多用于 珍重场合,如:谈话、措施、恐吓、母亲、诞辰等。
2200212/11//111 /11
23
23
(教学培训课件)
2.前后矛盾 (1)两天两夜没停的牛毛细雨又下起来了。
(雨没停怎么能又下呢?) (2)熊熊大火中,一位遇难者向人们呼救。
(遇难者已经死了,还怎么呼救呢?) 3.成分残缺 (1)1958年建成的图书馆,现在几乎危房。
(没有谓语) (2)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文。对于一个词来说,它所在的那句 话是他的语境。要 确定词语的意思,必须把它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去考虑。 汉语词语有许多是 多义的,但是在某一个语境中,这个 词只有一个固定的意义(特定的双关修辞例外)。
2200212/11//1(教学教学培学培训培训课训课件课件)件))
2.把握词语意义 (1)从词语的范围大小不同的角度辨析。如:战争(大) 、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212/11//111 /11
18
18
(教学培训课件)
二、对话与转述的互换
(一)把直述句变为转述句
例1: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直述)
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转述)
把直接引述句改写成间接转述的句子要做到三改一不改:
⑤ABAC 式;⑥ABCB 式;⑦ABCA 式;⑧ABAB 式。
7.多组词(扩词)多比较,注意积累同义词和反义词。
练习组词,不但能帮助我们巩固生字、理解字义,
更重要的是能使我们积累丰富的词汇。
2200212/11//111 /11
7
7
(教学培训课件)
1. 结合语言环境 语言环境简称语境,就是词语所处的环境,即上下
2200212/11//111 /11
21
21
(教学培训课件)
2200212/11//111 /11
22
22
(教学培训课件)
1.要对症下药。 2.不要随意添加原句以外的其它内容和文字。
1.词序颠倒 (1)我们必须克服、随时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缺点。
(先“发现才能“克服”) (2)参加这次活动的都是共青团员的中学生。
2200212/11//111 /11
5
5
(教学培训课件)
5.多读多记忆,注意积累寓意深刻的成语。 成语是汉语词汇海洋里的珍珠。它寓意深刻、
内容丰富,读起来朗朗上口,用起来言简意明。如果 我们能 掌握大量的成语,对我们说话、作文都是很 有好处的。 成语之多,浩如烟海,仅一本《汉语成 语大词典》就收有 17000 个。在我们小学语文教材 里也用了不少 的成语。
加上。
3.“?”变“。”。
2200212/11//111 /11
15
15
(教学培训课件)
练习: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淳淳教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往返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2200212/11//111 /11
9
9
(教学培训课件)
(4)从词义的轻重不同的角度辨析。如:严厉(重)、严格 (轻)。
(5)从词义的色彩角度辨析。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 、情调。词的色彩可以分为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类。 词的感情色彩:根据感情色彩的不同,词语可以分为褒 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褒义词具有肯定或赞许的感情, 如:鼓励、成果、抵御、果断等;贬义词具有否定或贬 斥的感情,如:煽动、 后果、抗拒、武断等;中性词 不表示褒贬,如:鼓动、结果、抵抗等。
(3)从词语适用对象不同的角度辨析 如: “爱护”用于上级对 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同级同辈之间; “爱戴”用于下级对 上级、晚辈对长辈。 “关怀”用于上对下、长对幼,只用于 对人; “关心”对人对物 均可用,对人时,用于一般人。
2200212/11//111 /11
13
13
(教学培训课件)
2200212/11//111 /11
2200212/11//111 /11
6
6
(教学培训课件)
6.多看多整理,注意积累各种各样的叠词。
叠词在我们平时的说话和作文中经常要用它,它能
使语言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在小学语文课本里出 现
的叠词,大约有下列八种结构形式,同学们可根据这八
种形式分类进行积累。
①ABB 式;②ABCC 式;③AABB 式;④AABC 式;
2200212/11//111 /11
3
3
(教学培训课件)
3.多分析事物,注意积累表示事物动态的词语。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时时刻刻都在运动和变化。
我们怎样才能把它们的动态写出来呢?一是在观察周 围事 物的时候,要特别留心事物处于动态时的特征; 二是要掌握一定数量的能准确描绘事物动态的动词。
2200212/11//111 /11
适当删去“很”“都”等,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准确。 2. 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注意:是作谓语的词)
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删去“。”变“?” 。
2200212/11//111 /1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