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美术课件:《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件
高中美术课件:《华夏意匠——建筑艺术》课件
●
色 彩 的 运 用
紫禁城全貌
为什么紫禁城屋顶瓦 基本上是黄色的个别也有绿的?
黄色(尤其是明黄)琉璃瓦屋 顶最尊贵,是帝王和帝王特准的建 筑(如孔庙)所专用。 宫殿内的建筑,除极个别特殊 要求的以外,不论大小,一律用黄 琉璃瓦。宫殿以下,坛庙、王府、 寺观按等级用黄绿混合(剪边)、 绿色、绿灰混合;民居等级最低, 只能用灰色陶瓦。 主要建筑的殿身、墙身都用红 色,次要建筑的木结构可用绿色, 民居、园林杂用红、绿、棕、黑等 色。
古建筑色彩运用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外观上的另一显 著特征是色彩的运用。色彩是中 国古代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段。中 国古代的匠师在建筑装饰中最敢 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 这是由木结构体系的特点所决定 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 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 和桐油的方法,以维护木质和加 固木构件的关接,同时增加美观,达到实用、坚固与 美观相结合。经过临时的实践,中国建筑在运用色彩 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彩绘具有装饰、标志、保护、 象征等多方面的作用。油漆颜料中含有铜,不仅可以 防潮、防风化剥蚀,而且还可以防虫蚁。在封建社会 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 贵的颜色,绿色次之。
●巧妙框架式结构--木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木结构:中国建筑体系与其他建筑 体系相比,具有独树一帜的木结构体 系。这种木结构体系,承重与围护结 构分工明确。门窗等的配置,不受墙 壁承重能力的限制,具有“墙倒屋
不塌” 之妙。
特点: (1)承重与维护结构分工分明。 (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 (3)减少地震带来的危害。 (4)材料供给方便。 木材料的缺点是易燃,于是宗祠大庙 门口必放大水缸。
晴川阁 楚国晴川第一楼
黄鹤楼
晴川阁
又名南楼,白云阁。 坐落在汉阳龟山东麓功矶山上依山面水,景观奇特,与 黄鹤楼隔岸相对。各领风骚。始建于晋,明崇祯九年重 建。阁名取自“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原楼毁于风灾,明清两代多次重建。现为1983年所建。 晴川阁按原样重建,规制略有扩大,高台砌筑,二层石 木传统结构,重檐歇山,屋顶前方仍设一水骑楼,匾书 “晴川阁”三字。两层飞檐四角铜铃,临风作响;大脊两 端龙形饰件,凌空卷曲,神采飞动;素洁粉墙,灰色筒 瓦;两层回廊,圆柱朱漆;斗拱梁架,通体彩绘;对联 匾额,字字贴金。 富有浓郁的楚文化气息。登阁凭栏,400年前的武汉三镇 风貌与现代江城美景尽收眼底,历史与现实的在此交融。
失玉帝的面子,又不失皇家的壮观气派和天子的尊严!”
实际上,9999间半 的数字只是传说而已,并不确切。目前故宫里殿、 间,那传说中的半间房又在
宫、堂、楼、斋、轩、阁、总间数为 8707 哪里呢?
当参观游览故宫、走到景运门外箭亭南望的时候,会看到院墙围着的 一座两层的绿色琉璃瓦建筑,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库全书的文渊阁。就在那 阁楼上的西边,有一独特之处,它和一般的楼阁不同,两柱之间不是一丈 多的间隔,而是两根绿色柱子之间仅有五尺左右的距离,紫禁城的半间就 在这里。
●武汉古建筑
黄鹤楼——天下第一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干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黄鹤楼
黄鹤楼
位于武汉市长江边的蛇山之顶。原建于武昌黄鹤矶头,被赞为“千 古名胜, 天下绝景”, 与岳阳楼、藤王阁并称江南三大楼。主楼飞檐5 层,攒尖楼顶,金色琉璃瓦屋面,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 宽18米。全楼各层布臵有大型壁画、楹联、文物等,楼外铸铜黄鹤造型、 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 与之交相辉映的白云阁,坐落在蛇山之颠,共4层,高29.7米。 据《极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 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 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道士跨上黄鹤 直上云天。辛氏为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 鹤楼”。另一个传说,有一位名叫费韦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 后乘黄鹤升天。 历代的名人如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夏竦、陆游等都曾先后 到这里游览,吟诗、作赋。唐代诗人崔颢登上黄鹤楼赏景写了开篇的千 古流传的名作,后来李白也登上黄鹤楼,放眼楚天,胸襟开阔,诗兴大 发,正要提笔写诗时,却见崔颢的诗,自愧不如只好说:“眼前有景道 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崔颢题诗,李白搁笔,从此名气大盛。
华 夏 意 匠 建 筑 艺 术 —
紫禁城全貌
紫禁城全貌 大殿
紫禁城全貌 乾清宫
紫禁城全貌
宁寿宫戏台
紫禁城全貌
紫禁城全貌
坤宁宫
紫禁城全貌
●
中 国 古 代 建 筑 特 点
中国古建筑的艺术特点: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巧妙的框架式结构--木结构 ●色彩的运用
紫禁城全貌
你们知道紫禁城 一共有多少间房子吗?
紫禁城全貌
●
庭 院 式 的 组 群 布 局
紫禁城全貌
故宫的总体 布局有什么 特征?
这样布局体 现了什么样 的思想?
紫禁城全貌
故宫的整体布局呈中 轴线式布局,左右对称。 这种布局体现了等级 制度严格和皇权威严,封 建时代一切以皇帝为中心 的思想。 故宫由于是皇宫,所 以一切都以皇帝为中心, 体现严格的等级制度,除 了整体布局以外,其他的 装饰也是这样。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
即重要建筑都是以“群”的形 式组成一个院落。除园林外, 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 沿着纵横两条轴线进行布局, 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 线上。这种布局是和中国封建 社会的宗法和礼教制度密切相 关的。故宫的这种总体布局, 突出地体现了保守的封建礼制 制度。而整个故宫的设计思想 更是突出地体现了封建帝王的 权力和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例如: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 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 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
紫禁城全貌 相传,当初修建紫禁城时,明朝永乐皇帝朱棣打算把宫殿的总间数定
为一万间,可是就在他传下圣旨后的第5天晚上,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玉 皇大帝把他召到天宫责问 紫禁城的宫殿数为何要压过他天宫一万间的数。 永乐皇帝醒后连忙召刘伯温进宫,把那梦说了一遍。刘伯温听了也是一愣: “那玉皇大帝可是惹不得的 !他天宫是一万间,咱就建它9999间半。既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