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院管理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中华医院管理杂志》为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医院管理专业高级学术期刊,以各级医院及其职能科室、临床科室管理人员、医药卫技人员和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学、科研及卫生行政人员等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医院管理及相关学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理论探讨、具有独创性的工作经验等。
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及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反映我国医院管理和相关学科科研工作的重大进展,促进国内外医院管理与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
一、征稿范围本刊欢迎有关医院实现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的研究成果,现代管理理论、技术、方法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医德医风建设,人力资源、医疗质量、中医、护理、教学、科研和医技科室管理,医院病案、信息,医院建筑、设备、卫生经济、后勤管理,医院感染管理,农村卫生工作,社区卫生服务,医院改革的研究,对中央卫生工作会议精神的理解及贯彻,基层卫生机构与初级卫生保健,学科新进展,咨询及其他与医院管理学科有关的各方面文章。
二、对稿件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导向性、实用性。
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重点突出,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论著、综述、讲座等类文稿一般不超过5 000字(包括摘要及图、表和参考文献)。
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能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
中文题名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最好不设副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尽量不使用缩略语。
英文题名不宜超过10个实词。
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
3. 作者署名: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前由全体作者共同讨论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改动,确需改动时必须出示单位证明。
作者单位名称(写出所在科室)及邮政编码脚注于首页左下方,并最好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与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文发表者。
以上3条须同时具备。
仅参与获得资金或收集资料者不能列为作者,仅对科研小组进行一般管理也不宜列为作者。
对文章中的各主要结论,均必须至少有1位作者负责。
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附外籍作者亲笔签名同意在该刊发表的函件。
集体署名的文章于题名下列署名单位,于文末列整理者姓名,并须明确该文的主要责任者,在论文首页脚注通讯作者姓名、单位、邮政编码及Email地址。
通讯作者一般只列1位,由投稿者确定。
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协作组成员的单位及姓名。
4.摘要:以研究为基础的论著需附中、英文摘要,且为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的结构式摘要;一般论著可写指示性摘要。
要采用第三人称撰写。
中文摘要在200字左右,英文摘要为250个实词左右。
英文摘要应包括英文文题、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单位名称、所在城市名、邮政编码及国名。
作者应列出前3位,3位以上加“et al”;不属同一单位时,在第一作者姓名右上角加“*”,同时在单位名称首字母左上角加“*”。
例如:“LIN Xianyan*, WU Jianping, QIN Jiong, et al.*Department of Pediatrics, First Hospital, Beijing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34,China”。
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
关键词尽量从美国NLM的MeSH数据库(http://www.ncbi.nlm. /entrez/query.fcgi?db=mesh)中选取,其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
未被词表收录的新的专业术语(自由词)可直接作为关键词使用,建议排在最后。
有英文摘要的文章,应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
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还原为全称;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用“;”分隔。
6. 名词术语:医学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
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主题词。
对没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一次出现时应注明原词。
中西药名以最新版本《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品通用名称》(均由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为准。
确需使用商品名时应先注明其通用名称。
文字严格执行《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以1986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重新发布的《简化字总表》和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7.图表: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
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
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
建议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内容(如t值、P值等),则在此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
8.计量单位:执行GB 3100~3102-1993《量和单位》中有关量、单位和符号的规定及其书写规则,具体执行可参照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编写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
注意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用。
9.数字:执行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
小数点前或后≥5位数字时,每三位一组,组间空1/4个汉字空,但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
百分数的范围和偏差,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能写成5~95%。
附带尺寸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 cm×3 cm×5 cm。
10.统计学符号:按GB 3358-19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
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 (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 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
11.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缩略语。
已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可以不加注释直接使用。
例如:DNA、RNA、HBsAg、PCR等。
尚未被公知公认的缩略语以及原词过长、在文中多次出现者,若为中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缩略语;若为外文可于文中第一次出现时写出中文全称,在圆括号内写出外文全称及其缩略语。
不超过4个汉字的名词不宜使用缩略语,以免影响论文的可读性。
12.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基本执行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排列于文后。
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不包括已被接受的待发表资料)、个人通信等请勿作为文献引用,确需引用时,可将其在正文相应处注明。
引用文献(包括文字和表达的原意)务请作者与原文核对无误。
同一文献作者不超过3人全部著录;超过3人可以只著录前3人,后依文种加表示“,等”的文字。
作者姓名一律姓氏在前、名字在后,外国人的名字采用首字母缩写形式,缩写名后不加缩写点。
期刊类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码。
示例如下:[1]江芹,胡善联,王靖元,等.试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中的需求与供给.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372374.[2] Zeng GJ. The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of Australia. Modern Hospital,2005,5(10):1 4.[3]Levine SR, Welch KM. 抗磷脂抗体.陈芷若,译.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0,17:267269.[4]诸骏仁.昏厥与休克//董承琅,陶寿淇,陈灏珠.实用心脏病学.第3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561585.[5]Murray PR,Rosenthal KS,Kobayashi GS,et al. Medical microbiology. 4th ed. St. Louis:Mosby,2002:212216.[6]张沉,刘国恩. 医疗改革让市场更好地发挥作用. 经济观察报,20061208(3).13. 基金项目: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为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在文章首页地脚以“基金项目:”作为标识注明基金项目名称,并在圆括号内注明其项目编号。
基金项目名称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应依次列出,其间以“;”隔开。
如“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269);”十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05)”,并须附基金项目证明复印件。
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查新报告。
经审核同意后一般在收到稿件后4个月内出版。
三、投稿要求1.来稿要求:〔1〕本刊采用网上电子投稿方式。
〔2〕在电子邮件投稿时,请提供准确的第一作者单位、地址、邮编、电话。
〔3〕本刊电子邮箱:zhyyglzzqk@2.投稿清单:(1)投稿文章;(2)题名及作者,作者单位,基金资助项目,项目负责人,Email,电话,传真,投稿日期;(3)中文摘要;(4)英文摘要;(5)正文: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志谢,参考文献(视文章体裁选择相关项目)。
四、稿件处理1.本刊实行以同行审稿为基础的三审制(编辑初审、专家外审、编委会终审)。
审稿过程中保护作者稿件的私密权。
对不拟刊用的稿件将告知退稿意见,对稿件处理有不同意见者,作者有权申请复议,并提出申诉的文字说明。
2.稿件退修:经审核初步拟定刊用的稿件按退修意见整理后,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请先通过Email发回稿件,并需作者签字注明该稿件无一稿两投。
3.根据《中国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实际情况,凡接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
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
一旦发现一稿两投,将立即退稿;而一旦发现一稿两用,本刊将进行如下处理:(1)刊登撤销该论文及该文系重复发表的声明,并在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上通报;(2)向作者所在单位和该领域内的其他科技期刊进行通报;(3)2年内拒绝发表以该文第一作者为作者的任何来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