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

电缆集成分支器施工技术
【摘要】电缆敷设分支在建筑电气工程尤为重要,需要重点把控工序,也是
影响建筑电气安全使用的重要部位。

电缆分支的好坏直接影响后续机电工程的进度、质量乃至成本。

针对电缆分支传统施工工艺有预分支电缆、电缆T接端子、
穿刺线夹和T接箱。

预分支电缆工艺成型效果好,不用现场再做电缆分支,电气
安全性高,但成本较高,针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无法进行调整和变通;电缆T
接端子、穿刺线夹和T接箱则是观感效果较差,电气安全性较低,施工效率低等
问题。

综合这几种施工工艺存在的施工问题,通过各项工艺的实践对比,采用电
缆集成T接端子的施工工艺可以有效的解决以上工艺存在的施工弊端,克服电缆
分支这项薄弱的工序。

【关键词】电缆集成分支器;工艺原理;工艺流程;保证措施
1.工艺特点
采用专用的电缆集成T接端子,对应不同规格、型号的主缆和分支电缆,主
电缆无须断开,操作简单;连接处密封良好,具备防尘和防水功能;同时具备预
分支电缆的美观性,电气安全性,T接端子、穿刺线夹和T接箱的机动灵活性。

大大提升了施工质量,节约成本,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和品质。

2.适用范围
可广泛应用建筑物电气电缆分支连接处,适用于普通电缆和矿物质电缆。

3.工艺原理
电缆分支段定位后,先将主缆的需连接铜导体长度剥皮裸露,将与电缆规格、型号匹配的连接端子母孔套在裸露的铜导体上,并采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其次
将分支电缆连接的长度剥皮压接在连接端子的子孔上,并采用螺栓进行紧固连接;最后将连接处的保护外壳安装,与电缆外皮的接口处涂抹密封绝缘胶,并用卡箍
进行固定牢固,并在接口处辅以包装膜包裹增强电缆的防尘、防水能力,提高电
气安全性。

通过采用集成式T接端子进行电缆分支连接,克服了电缆分支带来的布线杂乱、线路隐患、施工不便利、施工成本、布线不美观、运行不可靠等诸多问题,
同时操作方便,提升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

4.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4.1施工工艺流程
电缆分支处定位→集成T接端子选型→电缆绝缘剥除→集成T接端子安装→
电缆绝缘摇测
4.2 操作要点
4.2.1 电缆分支处定位
电缆敷设完成后,对电缆的分支处进行核实,检查电缆外观是否完好,分支
部位空间是否满足要求,确保电缆分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4.2.2 集成T接端子选型
选择与电缆型号、规格匹配的集成T接端子,确保集成T接端子与所接主电缆、分支电缆的阻燃等级、截面积相匹配,避免影响电气安全性。

集成T接端子。

图4.2.2-
1 内部连接
端子
(1)

4.2.2-2 端
子外壳(2)
4.2.3 电缆绝缘剥除
主电缆与分支电
缆的绝缘外皮剥除,
绝缘外皮剥除的长度
要和连接端子的长度
一致,不得剥除过长
的绝缘皮;铜排的长
度一致,不得剥除过长的绝缘皮。

剥电缆线芯使用专用的剥线工具,不得让线芯受损,线芯的长度和连接端子中的铜排长度一致。

图4.2.3-1 绝缘外皮剥除(1)图4.2.3-2 裸露线芯长度(2)
4.2.4 集成T接端子安装
将剥除绝缘皮处的电缆根据连接端子孔间距进行分离,这样便于将五根线芯便于推入到连接端子的母孔内;按照相序将主电缆五根线芯一次性推入到连接端子的母孔内后,用带螺栓的另外一段母孔盖进行闭合并用螺栓压接牢固。

图4.2.4-
1 主电缆端子
连接
(1)图
4.2.4-2 主电
缆压接(2)
支线电缆按
照相序对应放入
子孔内,保证A、
B、C、N、PE五芯
电缆连接无误,
同样用带螺栓的
另外一段子孔盖进行闭合并用螺栓压接牢固。

图4.2.4-3 支电缆端子连接(1)图4.2.4-4 支电缆压接(2)
压接完毕后,
将连接处对应的保
护盖口扣上,形成
第一道绝缘防护,
并在绝缘盖上贴上
对应相序的标识,
便于后期的检修及
维护。

图4.2.4-5 保护盖安装(1)图4.2.4-6 标识粘贴(2)
将最外侧的防护外壳打开,并在与电缆两端绝
缘外皮的连接口处涂抹适当的密封胶,让后将防护
外壳再安装在连接端子处,用螺丝将两瓣防护外壳
紧紧的连接在一起,与电缆连接处再用不锈钢卡箍
将电缆与保护外壳固定牢固,并将密封胶均匀挤压,
达到密封牢固,最后再用包装膜包裹,达到防尘防
水的效果。

图4.2.4-7 涂抹密封胶(1)图
4.2.4-8 保护外壳安装(2)

4.2.
4-
9
保护外壳连接
(1)图4.2.4-
10 卡箍紧固(2)
4.2.5 电缆绝缘摇测
电缆分支连接后,采用1000V兆欧表进行电缆的绝缘摇测,经摇测电缆相间和相对地间的绝缘子趋于无穷大,检查合格后挂标识牌。

4.3 实施效果
表4.3-1 工艺效果对比表
从上表不难看出,集成T接端子连接,操作方便,连接牢固,节约材料,节省人工,缩短工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材料与机具设备
5.1 电缆、集成T接端子。

5.2 产品符合设计要求,并经监理、建设单位验收合格。

5.3 其它:密封胶、包装膜、不锈钢抱卡等。

5.4 机具设备
5.5 劳动组织
根据工作面、工作面合理调配施工工人员,一般1名工人即可进行作业。

6.质量控制
6.1进场原材料及设备符合设计要求,有合格证和检验报告,并经过现场验收。

6.2外观检查电缆外观光滑、无褶皱、无气泡和裂纹等缺陷。

6.3导管连接处无裂纹、变形等缺陷。

6.4连接处的固定牢固,密封严密。

6.5电缆绝缘摇测符合要求。

7.安全措施
7.1施工前进行专项技术与安全交底,明确操作要领及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操作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到位。

7.2施工时须戴安全帽。

7.3使用电工刀、剥线钳要佩戴好防护用品,以免造成误伤。

7.4集成T接端子安装完成后,进行绝缘摇测,保证电气使用安全性。

8.环保措施
8.1施工现场电缆、T接端子按品种、规格齐头码放,不得乱堆乱放。

8.2严禁现场乱、脏、差,做到活完底清。

8.3电缆分支制作完毕以后,应固定牢固,做好防护,不得乱放,以防损伤成品。

9.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对安全性要求的日益提高,电缆集成T接端子,操作简单;连接处密封良好,具备防尘和防水功能;同时观感性优良,电气安全性高,经实际测算大大提升施工质量,节约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该施工方法是结合实际施工中总结而来,可以让工程人员能够对电缆集成分支做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与认识,并掌握电缆集成分支的施工技巧。

在以后的施工过程中少走弯路,提高施工质量,增强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
【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电气专业》 12系列
【3】《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1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