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房地产市场及其运行规律

房地产市场及其运行规律

三种状态: A、总量性供不应求状态 B、总量性供过于求状态 C、结构性供求失衡的状态
!均衡是偶然的,几乎是不存在的; !非均衡状态是绝对的,常见的。
a
14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和非均衡
3、RE市场供求均衡条件及其实现 A、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工资化 B、完善房地产市场体系,为沟通供求创造良好的市场 条件 C、着重研究和培育商品房的有效需求,注重供给与需 求的总量均衡 D、以需定产,以需促供,注重供给与需求的结构协调
1、房地产泡沫及成因 S1 泡沫经济 “‘泡沫状态’这个名词,随便一点说,就是一种
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的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 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于是吸引新的买主— —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谋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 身的使用或产生盈利的能力不感兴趣。随着涨价常常是预 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
所谓~“国际警戒线”恐怕凭空杜撰,说话者试图传递何 样信息?
住宅空置是一个市场显现,除了加强银行信贷纪律之外, 不需要设置什么“警戒线”。
a
32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6、房地产市场的投资周期
C
B A
D E
a
33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a
4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1、概念 房地产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房地产数量。 2、房地产需求的特点
1)房地产需求具有整体性 2)房地产需求具有区域性 3)房地产需求具有层次性
a
5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一、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a
2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概述
二、房地产市场的运行环境
影响运行活动各种因素的总和
社会
政治
经济
金融
法律
技术
资源
国际
a
3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概述
三、推动房地产市场转变的社会经济力量
1、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金融环境、法律制 度环境、技术环境、资源环境和国际环境。
2、社会经济力量
——金融业的发展 ——信息、通讯技术水平的提高 ——生产和工作方式的转变 ——人文环境的变化 ——自然环境的变化 ——政治制度的变迁
和需求的变动,重视其均衡状态的状况,及时调整 生产经营策略和计划;
✓在宏观层次上,国家应该运用税收、利率、信贷等
经济杠杆,刺激或抑制供给或需求,引导供求曲线 沿着人们所希望的方向移动,从而达到一个新的均 衡状态。
a
13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和非均衡
2、供求非均衡
即供给与需求的失衡状态,是指房地产商品的供给价格 与需求价格、供给数量与需求数量之间,或者有一对不一致, 或者两者都不一致的经济运行状态。
7、房地产市场自然周期和投资周期之间的关系 两者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投资周期在第一阶段和
第二阶段初期滞后于市场自然周期的变化,在其他阶段则 超前于市场自然周期的变化。
a
34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8、房地产市场周期的特点
1)在经济周期中,房地产业进入高涨阶段,相对于国 民经济周期来说要较为提前些;
3、类型 生产性、消费性、投资性
4、房地产需求的影响因素 1)收入的变化 2)其他商品的价格变化(替代品,互补品) 3)对未来的预期 4)政府政策的变化 (贷款利率,税费)
a
6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二、房地产市场的供给
1、概念 房地产供给: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房地产开发
商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供给的房地产数量。 2、房地产供给的特点 1)房地产供给缺乏弹性 2)房地产供给具有层次性 3)房地产供给具有滞后性
潜在的GDP 则可称为从波峰到波谷周期
水平线 性运动的经济波动。
产生根源 社会总供给和总需
T 求两个对立面的矛盾和统一。
a
27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1、定义 是指房地产业活动或其投入与产出有相当的波动现
象,且此现象重复发生。 2、房地产周期循环的原因 供需、信息、心理、政策、制度、时间等。 3、传统房地产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扩张,缓慢,萧条,调节,复苏,再次扩张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经济波动与经济周期
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表明,在经济总量增长过程
中,由于不同时段的增长速度或增长率总是快慢有异、高
低有别,导致经济总量在时间序列上的波动现象,即实际
增长曲线围绕趋势线上下波动,由此反映经济增长与经济
波动的关系。
经济波动是重复出现扩张与
GDP
收缩的周期波动,经济周期
1、按地域细分:城市,区域,省 2、按房地产用途分:居住,商业,工业…… 3、按存量增量细分:一级,二级,三级 4、按交易形式细分:买卖,租售,抵押 5、按目标市场细分:抵挡,中档,高档;青年,老年
a
18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结构与市场指标
三、房地产市场指标
交易指标 销售量 出租量 吸纳量 吸纳率 吸交纳易周期 预指售标面积 房地产价格指数 房地产价格 房地产租金
属于恢复阶段,周期性难以显现; 高速增长期,可看作繁荣阶段; 衰退阶段; 萧条阶段; 复苏阶段; 新的繁荣阶段……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5.00%
31.60% 23.35%
27.40%
30.64%30.20%
22.24%
第二章 房地产市场及其运行规律
1 2、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3、房地产市场结构与市场指标 4、房地产市场的特性与功能 5、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6、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干预
第一节 房地产市场概述
一、房地产市场的概念
房地产市场: 是指房地产商品交换的领域和场所。 从事房地产买卖、租赁、抵押、典当等交易的活动场 所以及一切交易途径和形式。 是所有这些交换和流通关系的综合,体现了市场中的 当事人之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利益关系。
——金德尔博格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 1992年版
a
37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三、 房地产市场中的泡沫与过热
价格
S
P
E
D
0
M
数量
a
9
价格 P1 P
0
H
hS
E
F
f
D
M
M1
D1 数量
a
10
价格 P P1
0
S
D2 Q2 Q1 Q
D1 数量
a
11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和非均衡
1、供求均衡 RE供求均衡原理的要义:
✓是供给和需求两种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变化的结果 ✓均衡状态的构成要素,不但包括供、需价格,而且
等不可销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积。 ——北京统计信息网
但中国统计年鉴并无空置率的定义和统计数据。
当前流行空置率计算方法:
A、全社会空置房面积除以全部住房面积; B、空置商品房面积除以最近3年内竣工的竣工面积; C、空置商品房面积除以当年竣工的建筑面积。
a
30
S2空置率
国外做法:
✓在海外住房空置率研究中,都没有把已经出售或出 租但是没有人居住的房屋统计在内。
影响化或消费观念变化,原用于其他方面资金的介
价格入和土地供给的变化
价格
S
S
P1
R
P
D1
R1
D
0
M M1
销售数量 0
a
D
D1
L1 L
出租数量
21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的特性与功能
二、 房地产市场的功能
3、指导供给以适应需求的变化
变化原因:
建设新的房地产项目或改变原来物业使用方式变化
a
28
第五节 房地产市场的运行规律
二、 房地产市场的周期循环
5、房地产市场的自然周期 供给,需求,空置率
C
B A
D E
a
29
S1 空置率
空置面积:报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
建筑面积中,尚未销售或出租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积,包括以前 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但不包括报告期已竣工的拆 迁还建、统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产公司自用及周转房
还包括供、需数量一致,二者缺一不可,且相互联 系、影响 ✓供、需数量一致,微观上,表示特定市场、特定房 地产商品的供求数量相当、供求结构吻合;宏观上, 表示一个城市或一个国家的RE供、需数量相一致
a
12
第二节 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
三、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均衡和非均衡
1、供求均衡 RE供求均衡原理的现实意义: ✓在微观层次上,房地产商应该重视房地产市场供给
需求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 人口数 城市家庭人口 就业人员数量 就业分布 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市家庭可支配收入 房屋空间使用数量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a
供给指标 存量 新竣工量 灭失量 空置量 空置率 可供租售量 房屋施工面积 房屋新开工面积 平均建设周期 竣工房屋价值
19
第四节 房地产市场的特性与功能
23.88%
20.91%21.80%
13.72% 10.96%
3.52% -2.52%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