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用于管线初步或正式设计计算。常需要计算几种不同油品或几种不同输 量时的压降或水头损失,绘成管路特性曲线,为选泵做准备。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2

第二类问题: 已知: Δp ,Δz ,d,L,μ,γ,求:Q
分析:

Q
V
Re
Vd

确定β、m或λ

hf
确定流态

Δp

假设流态法、试算法或绘图法
在既有设备能力下,做管线设计或校核。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2
1). 给定管路流量Q,在已建成的长输管线AB段增设并联副管可以延长管 路的输送距离。
增设副管后
hfO-A H
未设副管前
hfO-B
hf
O
A
B
C
并联副管后,主管AB段Q (↓) ,v (↓) ,hf (↓) , 即:hfO-B <hf。 则:作用水头H仍有部分能量剩余,可供给管中水流继续前进一段距离 至C点。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7
5、串、并联管路的管路特性曲线
• 已知单管路1、2的管路特性曲线,根据串、并联管路的水力特性有:
1 2 1
2
hf hf1-2 h f1 h f2
2 Q
hf1=hf2=hf1=
1-2 1
hf
1
2
1-2
2
Q1= Q2=Q1-2
Q1 Q2 Q1-2
Q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8
三、分支管路
分析:根据串联管路水力特性求解全管路的沿程水头损失hf。
② 并联管路——通常属于长管计算第二类问题,例如:
已知:hf,求:各管路Q
分析:根据并联管路水力特性解决流量Q的分配问题。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1
4、串、并联管路的水力意义——在长输管线上的应用
• 在已建成的长输管线上,增设串联变径管或者并联副管可以增加管路 输送量、延长管路输送距离,或者爬过地形的翻越高点。 • 通常,副管与主管的直径相同,变径管直径大于主管。 • 下面以自由泄流情况为例,通过绘制管路总水头线分别进行说明。
d2 A2 d2 v1 v2 v2 , v孔= v2 A1 d d1
4 4 2 l v2 d d 2 l2 1 2 hw 1 1 孔 2 3 4 5 6 7 d1 2g d d2 d1 2 v2 c (δc 即为综合阻力系数) 2g
作用水头:
H 0 z1 z2
p1 p2

2 v12 v2 hw 2g 2g
i长管、短管的划分并不仅仅是由于管线的长短,更重要在于从能量 的角度考察比动能和局部水头损失的比例。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4
第5章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主要内容
管路特性曲线
长管水力计算
短管水力计算 孔口管嘴出流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4

试算法:
设定Q1,解得hf1。判断:若hf1 >hf,则减小流量,取Q2 <Q1,重新计
算;若hf1<hf,则增大流量,取Q2 >Q1,重新计算。循环往复,直至 hfn≈hf,停止计算。 • 绘图法: – 按第一类问题的计算方法,选取足 够多Q,算出 hf值,然后绘制图形。 使用时由 hf 查找 Q 即可。 Q
a、进入各并联管的总流量等于流出各并联管的总流量之和,即:
Q Qi
b、不同并联管段A→B,单位重量液体的能量损失相同,即:
h f h fi h f 1 h f 2 C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0
掌握
3、串、并联管路的水力计算
① 串联管路——通常属于长管计算的第一类问题,例如: 已知:Q,求:hf
损失可以忽略的管路称为长管。有时近似取 h j (5% ~ 10%)h f 。
• 能量方程变为(无泵): z1
p1 p2 z2 h f
p1 p2


记H0为作用水头:H 0
z1 z2

则有:H h 。表示了能量供给与能量损耗之间的平衡。 0 f
0

对于有泵情况:H
流态 层 流 水力光滑 混合摩擦 水力粗糙
β 4.15 0.0246 0.0802A 0.0826λ
m 1 0.25 0.123 0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1
掌握
3、简单长管的三类计算问题
• 第一类问题: 已知:Q ,Δz ,d,L,μ,γ,求:hf ,Δp 分析: Q
V
确定流态
确定β、m或λ
hf
Δp
H
p1 p2

z2 z1 h f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3

短管:泵站、库内管线总距离比较短,分支较多,两端压差较小,
并且有大量管子连接部件。和沿程水头损失相比,流速水头和局部
水头损失不可以忽略,称之为短管。
2 p1 v12 p2 v2 z1 z2 hw 2g 2g
i
它反映了质量守恒的连续性原理。 b、全线水头损失为各分段水头损失之和,即:
h f h fi h f 1 h f 2 h fn
它反映了能量守恒原理。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8
2、并联管路
① 定义:两条以上的管路在同一处分离,后又在同一处汇合。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9
② 水力特征: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4
3). 给定管路流量Q,在已建成的长输管线AB段改设串联变径管可以延长 管路的输送距离。
设变径管后
hfO-A H
未设变径管前
hfO-B
hf
O
A
B
C
串联变径管后,主管AB段d(↑),v (↓) ,hf (↓) , 即:hfO-B <hf。 则:作用水头H仍有部分能量剩余,可供给管中水流继续前进一段距 离至C点。

许多室内管线,集油站及压水站内管线管件较多,属于短管。

在短管的水力计算中,必须考虑局部水头损失以及流速水头。
一、综合阻力系数
根据伯努利方程,有: z1 其中管路水头损失: hw
2 v 可记为: hw c 2 2gp1ຫໍສະໝຸດ v12 2g
=z2
p2


2 v2
2g
hw
h f h j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6
二、长管的串联和并联 1、串联管路
① 定义:由不同管径的管道依次连接而成的管路。 ② 应用实例:输水干线、集油干线
分支 流量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7
③ 水力特性: a、各联结点(节点)处流量出入平衡,即进入节点的总流量等于流 出节点的总流量:
Q 0(设流量流进节点为正,流出为负)。
H0
H
H0
hf
z2-z1
Q •
Q
管路特性曲线对于确定泵的工况以及自由泄流工况有重要应用价值。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7
§5.2
长管的水力计算
一、简单长管
1. 定义:由许多管径相同的管子组成的长输管路,且沿程损失较
大、局部损失较小,计算时可忽略局部损失和流速水头。
2. 计算公式:简单长管计算一般涉及公式: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26
5). 在已建成的长输管线上改设串联变径管或并联副管以翻越高点。
O A B
H
C
串联变径或加副管后,Q(不变),OA段hfO-A(不变);主管AB段 经过变径管或加副管, d(↑),v (↓),hfA-B(↓) 。在所需压头不 大的情况下,采用此办法可使管线内液体具有翻阅高点的水头。

层流流态:
64 Re
Q L Q 21 1L h f 4.15 4 4.15 d d 51
即:β= 4.15,m=1
– 紊流流态——水力光滑区:
0.3164 0.25 Re
Q1.75 0.25 L Q 20.25 0.25 L h f 0.0246 0.0246 4.75 d d 50.25
。δc 称为综合阻力系数。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30

已知:如图所示短管,大直径管段:直径d1,长l1,小直径管段:直
径d2,长l2,孔板直径d,各局部管件阻力系数如下:
① 大闸头:δ1 ② 孔板: δ2
③ 大小头: δ3
④ ⑤ ⑥弯头:δ4、δ5、δ6
⑦ 小闸门: δ7
• 求:全管路的总水头损失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其中: Ll 把

l
代入上式得:
2
Q 4Q v 2 A d
2
hw
Lv L 1 4Q 8 L 2 2 Q Q d 2g d 2 g d 2 g 2d 5
可见:水头损失与流量成平方指数关系。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6
• •
管路特性曲线是管路能量平衡(能量供给=能量消耗)的直观反映。 对于给定管路,其特性曲线一定。 如:对于长管无泵和有泵两种情况,管路特性曲线如下图: hf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13

假设流态法:
先假设一流态,取β, m值,计算: Q
– –
2m
h f d 5 m
m L
校核流态
Q′
V′
Re
Vd

验证假设: – – 如由 Q ′及Re ′得出的流态和假设流态一致,则 Q ′为所求Q; 如由 Q ′及Re ′得出的流态和假设流态不一致,则重新假设流态, 重复计算。
第5章 压力管路的水力计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