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矿产资源云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矿产种类齐全,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
全省已形成了包括能源、黑色冶金、有色金属、化工、建材非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加工的完整生产体系,矿业已成为云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云南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依托优势矿产资源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矿业经济发展较快,磷、锡、锌、铅、铜、锑、锗等矿产品种产量产值均居全国前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矿产资源基地。
2001年,云南省矿业总产值(采矿、选矿、冶炼、加工)占工业总产值的31.06%,矿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贸易的47.50%,以有色金属和磷化工为主的矿业是云南省五大支柱产业之一。
1.矿产种类、矿区数及矿床规模截止2002年底,全省共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171种已发现矿种的83.04%。
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有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85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占2.4%,金属矿产38种,占44.7%,非金属矿产48种,占52.9%。
矿产资源储量及在全国的排位云南省探明的矿产资源在全国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根据全国矿产资源储量统计资料,截止2000年底,云南省固体矿产保有资源储量列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58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金属矿产26种,非金属矿产31种。
2.矿产资源潜在价值截止2000年底,云南省固体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30044亿元。
其中,化工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潜在价值最高,为14350亿元;其次为能源矿产12282亿元,黑色金属矿产1011亿元,建材非金属矿产102亿元,有色金属矿产788亿元,稀有、稀土金属及分散元素矿产366亿元,贵金属矿产143亿元,冶金辅助原料矿产63亿元。
单矿种资源储量潜在价值居前十位的矿产为:煤矿(12280亿元)、芒硝矿(7039亿元)、盐矿(5336亿元)、磷矿(1356亿元)、铁矿(851亿元)、石膏矿(420亿元)、铜矿(368亿元)、硫铁矿(356亿元)、水泥用灰岩(353亿元)和锌矿(140亿元),其潜在价值总计达28504亿元,占全部矿产资源潜在次于青海、内蒙古、山西、宁夏、新疆、陕西、贵州、西藏,排在全国第9位;人均资源储量潜在价值7.08万元,排在全国第9位;单位国土面积资源储量潜在价值为762.55万元,排在全国第12位。
3.矿产资源分布云南省矿产资源的地理分区严格受地质构造格局的控制,东部、中部、西部地质构造各异,矿产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规律也各不相同。
大致以东川-宜良-建水(即小江深断裂)和永胜-宾川-祥云(即程海-祥云大断裂)两条南北界线与哀牢山东侧的礼社江-元江(即红河大断裂)为界,可将全省分为3个矿产区。
3个矿产区按其次级地理地质界线又可分为8个矿产地理分布亚区。
见表28。
(1)东部矿产区。
位于小江深断裂以东、红河大断裂以北地区,面积约10.7万km2,优势矿产有锡、锰、煤矿。
全省90%以上煤矿、锰矿保有储量分布在本区。
重要矿产有铅、锌、锑、钨、磷、硫等多种。
东部矿产区,以会泽矿山厂—雨碌和罗平—师宗—弥勒两条断裂为界,又划分为3个矿产分布亚区。
(2)中部矿产区。
中部矿产区东面以小江深断裂为界,西面以程海—祥云大断裂为界,南面至红河为断裂。
本区面积6.7万km2,优势矿产矿种较多,且分布集中,具体是磷矿、富铁矿、富铜矿、铂矿及蓝石棉等5种,全省75%的铜矿储量和85%的高炉、平炉铁矿以及95%以上的磷矿、铂矿、蓝石棉等矿产储量均分布在本区,并在全国占有优势。
重要矿产有石膏、芒硝、岩盐、铝土矿、粘土、褐煤、炼焦用煤等多种。
一般矿产有镍矿、锡矿、硅藻土、大理石等。
本区以绿汁江断裂(元谋—平浪、新平一线)为界可以分为东、西两个矿产分布亚区:(3)西部矿产区。
西部矿产区是著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金属成矿带即三江金属成矿带的南延部分,隶属成矿单元。
其位置和范围在红河大断裂与程海—祥云大断裂以西至国界的整个地带,面积20.9万km2。
本区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不但矿种多,而且矿床规模大。
其中兰坪金顶的铅、锌、镉、铊、锶等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锆英石及江城钾盐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二位,具有明显的优势;区内锡、铜钼矿潜在资源也很大;铁矿保有储量占全省的1/2,从长远考虑也属省内优势矿产。
本区主要矿产还有硅酸镍矿、稀有稀土矿产、钨矿、金矿、锑矿、汞矿、铂矿、砷矿、岩盐、石盐、石墨、云母、温石棉、大理石等近20种。
本矿产区是我国工业战略布局的西部地区,丰富的矿资源有待开发,目前地质工作程度低、交通不便是制约本区进一步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今后有待改善。
大致以澜沧江深断裂带和南涧无量山北端为界,本区可细分为3个矿产分布亚区。
4.重点矿区(1)个旧锡矿。
中国最大锡矿,属特大型锡多金属矿床。
位于滇东南有色金属成矿带西端。
矿区紧邻个旧以西、以南地区。
累计探明有色金属储量476万t,其中锡金属储量172.11万t。
汉代以后就有开采。
截止1994年底,矿区仍保有有色金属储量227万t,保有锡金属储量64.61万t,占全国保有储量量的18%。
矿产以锡为主,共生、伴生有18种有用矿产,其中铜、铅、锌、钨、银、萤石、硫、砷均有大型矿床分布。
锡矿石类型主要有锡石—硫化物型原生锡矿(含硫化矿的氧化矿)和岩溶堆积粘土型砂锡矿,在探明和保有储量中,两类矿石储量比例分别为53:47t和76:24。
砂锡探明储量77%已开采利用,现矿区转入开采原生锡矿为主,相对成本增加、效益下降。
(2)兰坪-思茅地区。
东与云岭—哀牢山成矿带毗邻,西与澜沧江断裂与滇西成矿带接壤。
南北纵贯全省,向北延至昌都地区,向南伸入越南、老挝境内,是中国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地区分布面积较大、探明储量最多的有色金属成矿带及含盐(钾)带。
矿带分布在兰坪-思茅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由北向南分为4个次级成矿带,即:兰坪金顶铅锌银锑汞带、营盘-永平铜银铅锌矿带、巍山锑金汞砷矿带及景谷—江城—勐腊含盐(钾)带。
已知矿产地272处,有特大型(兰坪金顶铅锌矿)、大型及中型规模范16处。
主要矿产储量中,铅、锌、镉、铊储量居中国第一位,分别占全省储量的47%、64%、91%和98%;钾盐、天青石储量居中国第二位,储量分别占全省的95%和100%;铜、锑、银、金、汞及盐类矿产矿化面积广,预测资源潜量大,并已查明一批中、大型矿床,如兰坪金满铜矿、巍山笔架山锑矿及扎村金矿,下关石磺厂砷矿及江城勐野井钾盐(有岩盐共生)矿等。
该成矿带有色金属矿产储量及水能资源极为丰富,矿电结合,具备建成中国西南地区最大铅锌工业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
(3)昆明地区磷矿。
中国三大磷矿开采基地之一。
主要分布在滇池周围地区,具有资源量大、分布集中、矿石含磷高和易采的有利开发条件。
1998年底,保有储量12.83亿t,预测资源量45.14亿t(含玉溪地区),分别占云南省探明及预测磷矿总量的51.2%和33.63%。
探明磷矿储量折算含P2O530%的标矿储量11.76亿t,其中一级品矿石(P2O5≥30%)储量3.23亿t,占全省的77.8%。
一、二、三级品矿石储量比例为23.6:12.2:64.2。
共有磷矿区14个,其中昆明市的海口和尖山磷矿,晋宁县的昆阳和晋宁磷矿。
安宁市的县街、鸣矣河、龙山和草铺8个大型磷矿区,合计探明储量15.82亿t,占区内磷矿储量的94.9%。
其中昆阳2.41亿t、海口1.53亿t、晋宁2.51亿t、尖山1亿t、县街5.59亿t(特大型)、鸣矣河0.18亿t、龙山1.29亿、草铺0.69亿t。
已知磷矿均属下寒武统梅树村组沉积磷块岩矿床,矿层分上、下两层,分别厚8.01m 和7.28m,层距8~15m。
含磷矿物主要为氟磷灰石,矿石以砂质磷块岩为主,平均含P2O525.67%、SiO221.59%~27.13%、CaO35%~37.53%、MgO0.67%~2.05%。
矿床近地表形成50~150m厚的氧化富集带,是区内一级矿石的主要分布地带。
(4)东川铜矿。
特大型单一铜矿床。
矿区中心位于东川市区西北28km处。
探明铜储量270.98万t。
含铜1%以上的富铜矿储量占36.3%,是中国相对富铜矿储量最多的铜矿区。
矿区开采历史悠久,截至1994年底,尚保有铜储量217.27万t,富铜矿储量占30.4%。
东川铜矿因其成矿特征明显,同类矿床分布广,数量多而被称为“东川式铜矿”。
矿区共有10个矿段,其中汤丹、落雪达大型规模,探明储量为128.66万t和48.55万t,因民、滥泥坪、石将军、新塘具中型规模,余为小型。
矿带赋存在元古代昆阳群中,层位稳定,含矿带总长9.2km,内有矿体58个,多为层状产出,埋深600~862m,主矿体长550~3900m,平均厚10~28m。
矿石以氧化矿为主,属难选矿石,硫化矿、混合矿次之。
三者储量比为63:20:17。
伴生矿产有微量金、银、钼、锗。
东川铜矿是云南铜矿开采的主要矿山。
(5)新平大红山铁铜矿。
富铁、富铜共生矿床。
位于新平县城西37km处。
铁、铜储量均达超大型矿床规模,探明及保有铁矿石储量4.24亿t,铜金属储量155.65万t。
其中富铁矿石(炼铁矿石)1.61亿t,占云南省同类储量的54.8%,是中国境内已知炼铁富矿石储量多的铁矿区。
富铜矿(含铜1%以上)储量62.58万t,占云南省保有富铜储量的20%。
矿区分为东、西、浅部及首采区4个矿段,其中东矿铁矿石储量3.16亿t,铜金属储量45.71亿t;浅部矿铁矿石5787.2亿t,铜金属3.13万t;首采区铁矿石1621.9万t,铜金属78.34亿t;西矿段铁矿石3424.8亿t,铜金属28.46万t。
矿床类型:铁矿以矿浆型及火山气液型为主;铜矿以火山沉积型为主。
矿区面积仅3.5 km2,矿体分布集中、厚度大。
主矿体呈似层状产出,埋深258~988m,矿体长×宽×厚分别为:铁矿1969m×517m×72.58m;铜矿4400m×1150m×9.71m。
矿石成分单一,铁矿以磁铁矿为主,铜矿硫化矿(主要为含磁铁黄铜矿)为主;伴生组分有微量金、铂、钴;有害杂质含量低,铁、铜均属易选矿石。
总的建设条件较好,唯富矿体埋藏深度较大。
现为云南铜业集团公司(铜矿)和云南冶金总公司(铁矿)重点基建矿山。
5.主要矿产资源现状(1)能源矿产。
能源矿产以煤炭为主,基本没有油气,煤炭资源有区位优势,是云南省开发利用的主要矿产之一。
累计探明资源储量253.12亿t,保有资源储量246.49亿t。
其中,经济的基础储量70.71亿t,边际经济的基础储量99.83亿t,次边际经济的资源量24.49亿t,内蕴经济的资源量54.46亿t。
煤炭资源的特点是:①资源分布不均。
主要分布于金沙江-红河断裂以东,其中昭通市、曲靖市和红河州的探明资源储量占全省的87%;炼焦煤主要分布在曲靖市、泸西、弥勒、一平浪和华坪;无烟煤主要分布于富源老厂、镇雄、威信、彝良、盐津等地;褐煤全省都有分布,有14个盆地资源储量在1亿t以上,基本分布在滇中和滇东北,而滇西仅有保山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