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实验报告

心理学行为塑造实验报告专业年级 :10 级金融学 2 班实验者 : 彭芙蓉学号 :1011030071实验时间 :2012 年 12 月 7 日——2012 年 12 月 30 日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1,早晨起床给我发短信2,晚上睡觉前给我打电话3,打完电话后给我发短信1. 实验名称 : 塑造男朋友定时给女朋友发短信 , 打电话的行为2. 实验内容2、1 实验目的 : 让男朋友养成良好的关心女朋友的习惯 , 每天醒来与每天睡觉前都要与女朋友沟通 , 使之成为生活习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每日必修功课的一部分 , 每日的任务与牵挂, 增加女朋友的不可替代性 , 从而使恋情更加稳固。

2、2 实验原理 :(1)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混合使用(2)、动机理论(例如: 强化, 惩罚)2 、3 实验设备 : 手机2 、 4 主被试 : 主试 : 彭芙蓉(tel: )被试: 邢国辉(tel: )3、实验过程 :12 月 7 日—12 月 11 日,主试每天早晨醒来(大概九点或者更早)主动给被试发信息 , 每天晚上睡觉前先主动给被试打电话 , 然后发短信。

晚上睡前给被试打电话 , 打完电话后发短信。

均无回复。

12 月 12 日, 主试早晨九点之前都没有给被试发信息, 被试在 10 点左右给主试发了信息询问为什么今天没有收到信息 , 表示很不习惯 , 希望收到早安短信。

此时 , 主试表明 : 以后想要收到信息 , 就必须回复主试 , 并且晚上主动打电话 , 发短信。

12 月 13 日—12 月 17 日, 被试表现很好 , 有三天晚上主动给主试打电话 , 有两次回复了主试的晚安短信(在主试编辑给被试的短信之前收到了被试的信息)。

主试依然给被试发早安短信,被试均回复了 , 虽然内容简洁。

12 月 18 日—12 月 26 日, 实验逐渐进入稳定阶段 , 主试被试互动与谐 , 被试在威逼利诱之下完成了此阶段的实验 ,8 天均回复早安信息 ,7 天就在双方约定的时间主动打电话 , 有 5 天积极发晚安信息。

被试表现不好 , 主试会责备(很严厉), 而且威胁被试说不去瞧她(主试假期回家可以路过被试所在地 , 也可以直接回家), 被试表现好 , 马上表扬 , 鼓励其积极向上 , 继续保持主试承诺给被试一份礼物。

12 月 27 日—12 月 28 日, 主试不再主动给被试发信息 , 打电话 , 被试两天内均主动打电话 , 发信息 , 信息质量很高。

被试表示不习惯 , 要求想之前一样感觉幸福。

第二天被试很沮丧 , 表示很怀念之前的实验 , 观念开始转变 , 不再仅仅把它当场一个实验。

12 月29 日—12 月 30 日,主试被试互动规律 ,圆满的完成了实验 , 被试表示很开心 ,虽然每天多了几个任务 , 但就是愿意去完成。

不仅被试养成了实验中的习惯 , 主试也就是。

在实验结束之后 , 主试被试决定继续保持这个有利于恋爱关系的好习惯。

4、实验结果及其分析结果4、1 实验结果 :实验圆满完成 , 超出了预想的实验结果 , 不仅仅就是被试养成了每天关心女朋友的习惯 , 主试也养成了每天关心男朋友的习惯 , 只要有一方没有按照约定 , 另一方就会不习惯(比如,主试如果早晨 10 点左右没有收到被试的信息 ,会很不习惯 ,不舒服)。

使异地恋更加稳固 , 双方的关系更加与谐 , 每天交流 , 解决一些小小的矛盾 , 防止积小成大。

4 、 2 实验结果分析 :(1)从实验对象来瞧 : 主试与被试关系特殊 , 实验难度不就是很大 , 情侣之间可以指责 , 反抗, 批评 , 建议 , 交流实验心得 , 没有难言之隐。

被试非常配合 ,如果不配合 , 可以强制其配合 , 不似其她实验对象(比如同学), 如果其不配合或者中途放弃的话 , 主试无能为力 , 在沟通方面 , 显然就是情侣关系更好处理。

(2)从实验原理来瞧 : 本实验原理就是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性条件作用 , 外加一些都动机理论(强化, 惩罚等)这两个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面广 ,操作简单易行。

(3)从理论的可实施难以程度来说 : 动机理论 , 被试具有可驱动型 , 无论从内部动机还就是外部动机。

强化 , 惩罚的可实施性代价低 , 效果好。

(4)从实验过程来瞧 : 由于主试被试的特殊关系 , 就是的实验过程非常顺利。

(5)从实验结果来瞧 : 由于这个实验室一个互动的过程 , 不似减肥 , 戒烟等这样的活动就是单向的 , 所以在塑造被试的过程中 , 无形之中也塑造了主试的行为 , 实验结果从单向变成了双向超出了实验预期。

参考文献:詹姆?w、凯乐特(2010)、心理学导论、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篇二: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 1反馈对划线准确性的影响摘要:本研究考察被实验者在有反馈信息的条件下 , 对自己所画线段与标准线段就是否更准确的影响。

大量的研究表明有反馈组在有反馈所画线段的长度的情况下 , 有误差有显著的减少 ; 无反馈组在没有反馈的情况下 , 误差减少并不显著。

关键词:信息反馈准确性控制因素一、导言本实验就是心理学中研究因果关系的实验 , 有反馈一组就是实验处理 , 无反馈一组就是控制处理。

在心理学的历史中 , 很多人都做过有关信息反馈的研究 , 并得到了很多有意义的结果。

现在 , 信息反馈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教学实验中。

鉴于信息反馈的重要性, 本研究希望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进一步揭示信息反馈对遮挡划线准确性的影响, 同时考察画线过程中的练习效应 , 以及练习效应与有无反馈的交互作用。

本研究分为有反馈与无反馈组, 考察信息反馈对被试划线误差的影响。

本研究预期有反馈组被试的划线误差会显著减小, 即表现出明显的练习效应 , 无反馈组被试的成绩与练习前相当 , 练习效应不显著。

二、方法2 、 1 被试潍坊学院应用心理学同学 10 女7男做被试,年龄 20~23, 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 ,均为右利手, 以前均没有参加过类似实验。

2 、 2 仪器与材料在一张10X 10cm 2的白卡纸上画有一条 2cm长的黑色直线。

有支架的活动遮版;短米尺,可量最小单位为 mm。

6张白纸,编号为甲 1、甲2、甲3与乙1、乙2、乙3;两只铅笔。

2 、3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组间自变量分为有反馈与无反馈两个水平,各分配被试 16 人, 男女匹配。

因变量为被试所划线段的长度与标准线段长度的误差,由直尺测量精确到毫米的后一位。

本实验需要控制的变量包括:被试的眼睛距标准线段刺激的距离保持在 30 厘米,室内照明条件良好 , 并在所有被试完成实验之前保持恒定。

被试划线的姿势统一 ,即以右手前臂的中点为支点 , 手握在笔的二分之一处。

同时 ,所有被试均应没有参加过类似研究。

2 、 4 实验程序将被试随机分为两组 , 每组 8 人, 并注意男女匹配 ,分别接受有信息反馈(甲组)与无信息反馈(乙组)的任务。

1.让甲组被试坐在桌边 ,桌上放好空白白纸 ,挡板与划有标准线段的白纸(线与桌边垂直), 要使挡板挡住被试的视线 , 不让她瞧见自己画的线与画线的手。

然后对被试说以下指示语:“请您用您平时写字的手拿好笔 ,眼睛瞧着这张白纸上的竖线 , 用笔在白纸上划竖线 , 要求按您瞧到的线的长短画 , 只要您觉得画的与瞧到的一样长就可以了。

画的时候 , 您不能瞧自己的手与画的线。

一共画 20 次 , 先从左边画起 , 您可以向移动纸 , 但就是您的手与胳膊不要动。

” 等被试完全知道怎样做后开始实验。

2.主试换一张白纸 , 在对此被试说 :“现在请您还用同样的方法画线 ,但您每次画完一条线时 , 我就把您画的结果就是多长告诉您 , 要求您注意自己画线时的感觉 , 并且记住这种感觉 , 与结果对比 , 如果这次画长了 , 下次您就要画短一点。

总之 , 要求您想尽办法把线画得准些。

这样一共画 100 次。

我相信您会越画越准的。

“每当被试画好一条线 , 主试尽快量好 , 并立刻说出量的结果 , 如“长了”或“短了”, “正好”(以20± 1mm为准确),直到画完100条线。

“现在再画最后 20 条线 , 这回我不告诉您画的结果了 , 但请您还就是要尽量画的准些。

”4 、乙组被试与甲组被试的实验同时进行 , 画的方法完全相同 , 只就是每次画的结果都不{1} 告诉乙组被试 , 除了这一点外 , 与给甲组被试的指示语都相同。

三、结果在实验时候 , 由于有九组无反馈组为了与有反馈组匹配 , 所以除去了一组的数据。

展现的平均值(加粗字体)的差异表2表二进行了 t检验,sig v 0、01,所以在经过反馈之后有反馈组与无反馈组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差异。

表3只单瞧甲组 , 经过反馈之后划线准确性有显著性提高 , 但就是不能排除练习效应。

四、讨论经过本次实验 , 发现实验结果与我们所期望的并不大相同 , 实验中各个被试者的特质有显著性差异 , 所以导致个体差异无法忽略也无法控制排除。

而且经过长时间的实验, 有些被试产生疲劳效应 , 与主试之间就是同学关系比较亲切可能对实验抱有不太认真的态度。

由于就是教学实验 , 条件有限 , 同一间屋子里同时进行着多组实验 , 这样 , 室内嘈杂的环境很容易影响两组被试的注意力 , 而且 , 噪音也会影响被试完成任务的耐心与效率。

另外 , 由于实验并不就是由同一主试进行的 , 因此实验条件并没有标准化 , 主试的指示语 , 主试给出反馈的语气 , 主试对被试的要求 , 例如 : 手要以前臂的中点为支点等都会有所不同 , 严格说来 ,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另外 , 由于实验分成多组进行 , 当有的组提前做完实验时 , 剩下的被试会感到焦虑 , 因此也不能集中精神于当前任务上。

所有以上问题都就是本实验中影响实验结果的不良因素 , 在以后的研究中要尽量避免。

1 、征服畏惧、建立自信的最快最确实的方法 , 就就是去做您害怕的事 , 直到您获得成功的经验。

2、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 , 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 , 就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就像驴子面前吊着个萝卜就会往前走。

正因为有那个目标 , 您才有劲儿往前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