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品系繁育与品种培育

第六章:品系繁育与品种培育


三、品系培育的条件
• 1、数量:一定的结构(支系,品族)和数 量。 • 2、质量:必具有某种独特的经济性状,其 它性状也不低于品种的平均水分。必须具 有系内的一致性和本品种的共同特征。同 时要有稳定的遗传性能。 • 3、饲养管理条件: • 4、技术与设备。 • 5、资金与管理。
三、品系培育的条件
(三)特点
• • • • • • • 1、优点: A、建系快。 B、规模小。 C C、容易控制畜群△F。 F D、可以很快将优点扩散到群体内。 2、缺点 1/确定系祖或继承者很难找,往往有缺陷,十全 十美家畜很难找到。 • 2/保存时间短,这种方法18世纪盛行,现在这种 方法用得不多。
二、近交建系法
3、注意事项:
• • • • • • ①明确改良的具体目标 ②选择合宜的改良品种 ③选择优秀的改良公畜 ④保留地方品种的优点 ⑤组织有效的配种工作 ⑥适时转入横交固定
(三)特点
• • • • • • • 1、优点 1/可以综合多个祖先的性状。 2/建系快(比单一性状选择快多) 3/中等h2的效果较好,低h2家系选择效果好。 4/FX在10-15%,近交衰退不严重。 2、缺点 ①杂合子群体要建系是很困难的,要求建群 系时,家畜的纯合度要高,否则达不到理想 的效果。 • ②由于一开始就强调随机交配,后期轻度近 交,G 纯合时间较长。
• 一、亲缘建系法──系祖建系法 • (一)方法
选择一头卓越优点的公畜作为系祖,选留其最优秀的后代(能完 全整地继承并遗传稳定系祖品质的个体)作为继承者,通过选配 (一般是中亲交配),把系祖的优良品质变为群体所共有的稳定 特征,形成类似系祖品质的单系。 (这种建系方法虽然可使系祖的优秀性状具有较强的遗传优势, 具有较高的育种价值,但由于强调中亲交配,建系时间长,品系 的品质只能接近或维持系祖的水平,改良速度慢。)
3、近交系建系规模
• 一般有3-5个系祖组成一个支系,选建 支系而后再合成一个近交系。
4、优点:
• ①可以综合几个优秀公畜的特点 • ②建系比较快 • ③用于杂交有良好杂优表现
5、缺点:
①建系过程中由于近交退化,损失比较大。 ②投资大,成本高,这种方法主要在 40-50年代多用。
三、群体继代选育法
3、近交系(inbreed line) 通过持续近交形成的品系(F≧37.5%) 4、群系(popular strain) 群体继代选育法建立起来的多系祖品系。 5、专门化品系 具有突出优点,并专门用于某一配套 系杂交用的品系(分父系和母系)
二、品系繁育的意义
• 1、加快种群的遗传进展。 • 品系形成快、数量多、周转快、加大品种 内的异质性,投入少。 • 2、加快现有品种的改良。 • 3、促进新品种的育成。 • 4、充分利用杂交优势。
三、杂交育种的步骤
1、确定育种目标和育种方案 传统育种工作做得差。 2、杂交:与杂交方式、选择、组合有关系。 3、固定:理想杂种个体和自群繁育与固定 (同型、近交)。 • 4、扩群提高。 • 5、推广应用及验收。 • • • •
四、杂交改良
• (一)采用引入杂交方法改良畜群 • 1、概念:引入杂交(introductive erossing) 也称导入杂交(简称杂改) • 如某一家畜品种基本上可满足需要,但在生产性 能某一点上有些缺陷,而采用纯种繁育短期内又 不易见效,可针对性地选择不具这一缺点的优良 品种杂交以期在不改变原有品种优点的情况下, 改良地方品种的生产性能。 •
第三节 新品种培育
一、概述 • 品种培育──系指用各种育种手段(选择、 诱变、杂交、G工程,人工合成等)创造有 益变异或有益G组合,通过育种措施把符合 人们需求的性状固定下来,培育出新的家 畜品种的全过程。
2、新品种培育的方法
• • • •
1/选择育种──本品种选育 2/诱变育种──(农作物、小动物) 3/杂交育种──育成杂交 4/基因育种──分子育种
3、严格选留,继代选育。
• ⑤缩短世代间隔。 • 不必进行后裔鉴定,要求代代分明, 无交错重叠,在保证子代优于上代的 前提下,尽量缩短世代间隔。
4、固定
• 在闭锁2代之后,就应进行同质选配, 这样一来经4-6代就可以将优良性状固 定下来。
5、验收(标准为)
• • • •
①继代选育是否有4-6代。 ②近交系数是否在10-15范围内。 ③要求优良性状表型一致。 ④遗传稳定,基因纯合度高。
• 1、概念:选择足够数量的公母畜以后,根 据畜种目标进行不同性状或不同个体间的 交配组合,然后进行高度近交(同胞或亲 子交配),使目标G迅速达到纯合,通过选 择淘汰后建立的高度近交的品系。
2、方法:
1/选集基础群(要求数量大) ①母畜群:A、数量越多越好; B、个体优秀、同质、稳定、无缺陷及有害G。 ②公畜数是不宜过多,以免近交后群体出现 的纯合类型过多,影响近交系的建立,公畜 要求是同质的。 2/采用全同胞或亲子交配的形式,扩大基础 群有益特性。
四、专门化品系的培育
• (一)概念:指生产性能“专门化”, 是按照育种目标进行“单一性能分化选 育”,每个品系具有某种突出的优点, 在品系繁育体系中承担专门任务,可分 为父系、母系,一般情况下,父系主选 生长、胴体、肉质性状,母系主选繁殖 性状,抗病性状再辅以生长性状。主用 于配套系杂交。
(二)选育方法
• • • •
2、闭锁繁育
• ①基础群选好后,将所有选择的优良个 体,采取闭锁繁育,连续封闭4-6世代。 • ②选配方式,先最好搞随机交配,不搞 近交,或可轻度近交,到后期属于同质 群体了,可以搞轻度近交,加快纯合过 程。
3、严格选留,继代选育。
• ①选留后代群,安排在同期、同龄、同环境 条件下出生,选择时才能提高准确性。 • ②据个体及同胞资料进行严格选种,选种方 式代代如此,保持一致,标准一致,留种方 式采用随机留种或各家系等数留种,保持公 母比例和数量,代代不变。 • ③要照顾各家系都应有后代被选留。 • ④贯彻“多留精选”的原则,提高选择反应。
二、杂交育种
• 品种间或品系间杂交,从杂种后代中选择 理想类型,培育新品种的过程。
三、杂交育种分类
• (一)根据所用品种数量分类 • 1、简单杂交育种(二元杂交育种) • 用二个品种杂交育成新品种称简单杂交育 种。方法简单易行,培育时间短,成本低, 育成快。 • 如:新金猪(辽宁本地猪×巴克夏)
(二)分类:
• 1、地方品系(Local line) • 指由于各地生态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 异,在同一品种内经长期选育而形成的各 具特点的地方类群,如(民猪的大民猪、二 民猪) • 2、单系(monooringinator line) • 指来源于同一头系祖,并且具有与系祖相 似的外缘特征与生产性能的畜群。
第六章 品系繁育与品种培育
• 摘要:掌握品系基本知识及其培育方法; • 掌握品种培育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品系培育
• 一、品系的类别(重点) • (一)品系的概念: • 1、广义含义:指同一品种内具有共同的突 出优点,具有一定亲缘关系,并能将此优 点稳定遗传给后代的群体,称为品系。 • 2、狭义品系:指来源于同一头卓越的系祖, 并且有与系祖相似的体质和生产力的种用 高产畜群。
(二)采用级进杂交方式改良畜群
•1、概念:级进杂交也称改良杂交 (grading corssing) • 选择改良品种的优秀公畜与被改良品种母 畜交配,所得杂种再与改良品种回交,逐 代进行,直至被改良品种得到根本改变, 血缘进杂交适用范围
• • • • • • • ①为了尽快获得大量某种用途的家畜 如我国细毛羊的改良(方向改良)。 ②为了尽快提高某种生产性能 地方黄牛×乳牛─提高产奶量 地方黄牛×肉牛─提高产肉性能 ③经济地获得大量“纯种”家畜,降低培育成本 精液引入×地方品种 引入品种
五、品种与品系的区别
• 1、品系是品种的结构单位,一个品种内通 常有3-5个品系。 • 2、品系的分布窄,数量少,一个场可以建 立几个品系。 • 3、品系比品种易固定优良性状,更能稳定 遗传。 • 4、品种的特征特性,在品系内更能表现, 而且更加突出。 • 5、品系不必要长期保存。
第二节 品系培育的方法
(二)步骤
1、选定系祖(最好以公畜为佳) A、必须具有突出优良性状(选择差应在3a以上) 百里挑一。 B、通过后裔测定,遗传性状要稳定。 C、没有遗传缺陷和隐性有害G的存在。 D、其它性状不能太差。 2、确定与配母畜:要求与公畜的优良性状为同质。 3、品系的规模 据特点,找到继承者,确定规模一般母猪为20头以上, 大牲畜3-5头以上,与一头系祖交等。 4、加强选择与培育 后代不应是系祖的复制品,必须根据选育目标加强 选择,同时加强培育,否则性状的真实状况被环境 所掩盖。
• 1、群体继代选育法(如前所述原则) • 2、系祖建系法 • 3、正反交反复选择法──配合力育种。
(三)优点
• 1、有可能提高选择进展(负相关性状)。 • 2、杂交体系中专门化品系互补性极为明显。
五、品系的利用
• 1、合成新品系 • 将各个不同品系间的杂交,就可以在新的 基础上选育出新的品系。 • 2、利用杂种优势(见杂交优势利用) • 主要是家禽及猪的配套系(双杂交)提高 商品畜禽生产性能。
• 1、数量:一定的结构(支系,品族)和数 量。 • 2、质量:必具有某种独特的经济性状,其 它性状也不低于品种的平均水分,必须具有 系内的一致性和本品种的共同特征。同时 要有稳定的遗传性能。 • 3、饲养管理条件. • 4、技术与设备。 • 5、资金与管理。
四、品系应具备的条件
• 1、品系必须具有某种独特的经济性状,而 其他性状也不能低于品种的平均水平。 • 2、品系必须具有系内的一致性和本品种共 同特征。(与其它品系相区别)。 • 3、品系必须具备稳定的遗传性能。 • 4、品系必须具有一定的结构和数量(支 系)。 • 5、用于经济杂交的品系必须要求纯合,以 产生较大杂种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