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概要

交换机的配置和管理概要


5.3 VLAN的设置和应用
5.3.1VLAN 的概念
•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虚拟局 域网)概念
– 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上划分成为一个个 网段并进行管理的技术。VLAN扩大了交换机的应用和 管理功能VLAN,是交换机的重要功能之一。 – VLAN技术的出现,使得管理员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把 同一物理局域网内的不同用户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 播域,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 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
Password: (输入密码)
Switch# (已进入“特权模式”) •在“特权模式”下,我们可以使用交换机支持的所有的命令,包括配置和管理 及调试。“特权模式”下,交换机显示Switch#提示符,其中(#)表示此时交 换机处于“特权模式”。“特权模式”给用户提供了对交换机的详细配置方法。
3.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no shutdown (开启交换机的管理VLAN 1端口) Switch-A(config-if)#end (退出端口配置模式,也可以使用exit命令逐层退
出)
Switch-A# (当前状态为“特权模式”)
6. 配置交换机的密码
配置密码的目的是加强对交换机的安全管理。当配置了密码后,当管理员在对交换机进行 配置之前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否则交换机拒绝用户对其进行配置。 (1)配置开机密码(Console Password) Switch-A (config)# line console 0 Switch-A (config)# login Switch-A (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 (设置开机的密码为cisco) (2)配置远程登录(Telnet)密码 Switch-A (config)# line vty 0 4 Switch-A (config-line)# login Switch-A (config-line)# password cisco (3)配置特权模式(Enable Password)密码 Switch-A (config)# enable password cisco (设置明文密码为cisco) 或 Switch-A (config)# enable secret cisco (设置加密密码为cisco)
5.2.3 交换机的配置过程
• 1. 登录交换机 – 通过一个终端仿真程序来实现,一般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 的“超级终端”程序。
图7.6 交换机的操作界面
2. 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在“用户模式”下只能查看交换机的一些基本参数,如果要对交换机进行配置 操作,必须由“用户模式”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7. 保存配置
•在交换机上的配置参数需要保存在交换机上存储器中,否则如果因为
断电等原因重新启动交换机后,未保存的参数将会全部丢失。
Switch-A#write memory 或 Switch-A#Copy running-config starup-config
5.2.4 验证配置结果
•在对交换机进行配置后,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进行验证。 •(1)设置PC的IP地址。 •( 2 )验证 telnet 登录密码。首先在 PC 上进入 DOS 提示符,并输入 telnet 192.168.1.1命令,这时将会出现如图7.7所示的登录界面,
“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
(显示已进入端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将交换机管
理VLAN1的端口地址配置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5.2.1 交换机的应用特点
交换机是一个较复杂的多端口透明网桥。在处理转发决策时,交换机和 透明网桥是类似的,但是由于交换机采用了专门设计的集成电路,这样 交换机能够以线路速率在所有的端口并行转发信息,提供了比传统网桥 高得多的操作性能。 在交换机中有一个交换表(switching table)或MAC地址表,如图7.1所 示。MAC地址为00-e0-fc-0c-1f-11的计算机1要将数据发送给MAC地址 为00-e0-fc-0c-1f-22的计算机2
5.2.2 交换机的配置方法
• 如 图 所 示 , 使 用 直 连 双 绞 线 , 将 PC 与 交 换 机 的 F0/1 ( 即 FastEthernet0/1 ,第一个快速以太网端口)相连。另外,使用 交换机自带的控制线连接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和PC的COM端口 ( COM1 或 COM3 )。在 PC 上安装 Windows 2000 或 Windows XP/Vista操作系统。
•在“全局配置模式”下可以对设备的主要参数进行配置,配置方法如下: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已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4. 配置交换机的名称
交换机的名称主要用于在网络中标识不同的交换机,以方便对交换机的管理。 同时,当网络中使用了网络软件时,必须对交换机配置名称,这样才能对交换 机进行管理。
VLAN的优点
• 1. 广播风暴防范
– 限制网络上的广播,将网络划分为多个VLAN可减少 参与广播风暴的设备数量。
• 2. 安全
– 增强局域网的安全性,含有敏感数据的用户组可与网 络的其余部分隔离,从而降低泄露机密信息的可能性。 不同VLAN内的报文在传输时是相互隔离的
• 3.成本降低
– 成本高昂的网络升级需求减少,现有带宽和上行链路 的利用率更高,因此可节约成本。
– 例如:两个交换机,如果你想要每个交换机上的端口 都分别属于不同的网段,那么你有几个网段,就提供 几个路由器的接口,这个时候,虽然在路由器的物理 接口上可以定义这个接口可以连接哪个网段,但是在 交换机的层次上,它并不能区分哪个端口属于哪个网 段,那么唯一实现能区分的方法,就是划分VLAN,使 用了VLAN就能区分出某个交换机端口的终端是属于哪 个网段的。 综上,当一个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中有至少一个端 口属于不同网段的时候;或当路由器的一个物理端口 要连接2个或者以上的网段的时候,就是VLAN发挥作 用的时候,这就是VLAN的目的。
Switch(config)# hostname Switch-A (使用hostname命令将交换机的名称更
改为“Switch-A”) Switch-A(config)# (显示交换机的名称已更改为“Swithc-A”)
5. 配置交换机的管理地址
不管是二层还是三层交换机都能够配置管理地址。配置管理地址的目的是 对交换机进行远程管理。 Switch-A(config)#interface vlan 1 (进入交换机管理VLAN 1的端口
– 由于它是从逻辑上划分,而不是从物理上划分,所以同 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没有限制在同一个物理范围中, 即这些工作站可以在不同物理LAN网段。由VLAN的特点 可知,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 他VLAN中,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 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 网络中工作组的划分可以突破共享网络中的地理位置限 制,而完全根据管理功能来划分。这种基于工作流的分 组模式,大大提高了网络规划和重组的管理功能。 – 在同一个VLAN中的工作站,不论它们实际与哪个交换机 连接,它们之间的通讯就好象在独立的交换机上一样。 同一个VLAN中的广播只有VLAN中的成员才能听到,而 不会传输到其他的VLAN中去,这样可以很好的控制不必 要的广播风暴的产生。同时,若没有路由的话,不同 VLAN之间不能相互通讯,这样增加了企业网络中不同部 门之间的安全性。
配置方法和过程
图7.8 PC与交换机之间的连接及端口VLAN的划分
•1. 实验前的测试 •在对交换机未进行 VLAN划分时,PC1和PC2 之间是可以通信的,如果使 用Ping命令测试,两台主机之间是可以Ping通的。
2. 创建VLAN 根据图7.8中的规划,通过以下的方式来创建VLAN,其中要创建的两个VLAN 分别为VLAN 10和VLAN 20。 Switch>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Password: (输入密码) Switch# (显示:已进入“特权模式”) Switch#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 (显示:已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 10 (创建VLAN 10) Switch(config-vlan)# (显示:已自动进入VLAN 10的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name test10 (给VLAN 10命名为test 10) Switch(config-vlan)#exit (退出VLAN 10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VLAN 20 (创建VLAN 20) Switch(config-vlan)#name test20 (给VLAN 20命名为test 20) Switch(config-vlan)#end (退出配置命令,进入特权模式) 如果要删除已创建的VLAN,可以在配置模式下输入“no vlan vlan-id”来完成: Switch(config)#no vlan 10 (删除VLAN 10)
VLAN的优点
• 4.性能提高
– 将第二层平面网络划分为多个逻辑工作组(广 播域)可以减少网络上不必要的流量并提高性 能。
• 5.提高IT员工效率
– VLAN为网络管理带来了方便,因为有相似网 络需求的用户将共享同一个VLAN。
5.3端口VLAN的设置和应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