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小脑解剖含小脑的外形及分部[荟萃材料]

红核以及背侧丘脑的腹中间核和腹前核。
专业内容
29
专业内容
30
专业内容
31
三、小脑的纤维联系
专业内容
32
(一)小脑的传入纤维
• 包括:脊髓小脑束、楔小脑束、橄榄 小脑束、前庭小脑束、脑桥小脑束。
• 按照联络部位不同可分为两种: 短联络纤维:联系相邻叶片; 长联络纤维:连结同侧不同皮质。
专业内容
33
• 传入纤维按结构可分为两种类型:
(1)爬行纤维 climbing fibers(攀缘纤 维): 来自下橄榄核。较细,在白质与
颗粒层中均无分支,当其接近梨状细胞 时,失去髓鞘,并分为几个小支,沿梨 状细胞攀缘而上,并形成突触,也可与 其它细胞相联系。由爬行纤维传来的冲 动,可以直接传给梨状细胞,对其有强 兴奋作用。
• 其纤维主要与脑干前庭核和前庭神经 相联系。
专业内容
11
2、前叶 • 原裂以前的部分+小脑蚓的蚓垂和蚓
锥体,又称旧小脑、脊髓小脑;
• 主要接受来自脊髓的信息。 3、后 叶
• 原裂以后的部分,又称新小脑、大脑 小脑、脑桥小脑;
• 大脑皮质通过皮质脑桥束、脑桥核、 脑桥小脑纤维与新小脑相连系。
专业内容
小脑
专业内容
1
小脑
小脑 cerebellum 是伴随着动物躯体运动
的进化而发展起来的脑部。它是一个调节
中枢,而不是直接指挥肌肉的运动中枢。
虽然有各种感觉信息投射入小脑,但它们主
要是反映身体各部的位置、运动状态等,供
小脑分析、综合,而并不在小脑内产生意识
性活动。小脑的传入联系主要来自于前庭、
脊髓及大脑皮质的影响,分别代表小脑进化
2 、球状核
• 位于顶核外侧;
• 接受旧小脑皮质来的纤维;
• 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专业内容
28
3 、栓状核 • 位于齿状核门,大型多极细胞; • 接受旧小脑皮质的纤维; • 发出纤维加入小脑上脚。
4 、齿状核 • 位于髓体中部,皱褶袋状,大型多极细胞; • 接受新小脑纤维; • 发出纤维经小脑上脚,在中脑交叉后到对侧
向各层,但以分子层为主,一个高尔
基Ⅱ型细胞可以与十个梨状细胞相接
触。其轴突很短,但分支极多,在颗
粒细胞层中形成密丛。
专业内容
24
专业内容
25
专业内容
26
专业内容
27
(二)小 脑 核 团
1 、顶 核
• 位于第四脑室顶壁内,靠近正中面;
• 接受蚓部皮质的纤维(古小脑皮质纤维);
• 发出纤维经小脑下脚至前庭神经核及延髓 网状结构。
专业内容
34
(2)苔状纤维 mossy fibers :较粗, 主要来自脊髓小脑束、橄榄小脑束和脑 桥小脑束等。该纤维在白质内即分为2030支,进入颗粒细胞层后脱髓鞘进一步 分支。可以同时兴奋多个颗粒细胞,后 者除可把冲动传给梨状细胞外,还可以 传给篮状细胞,再由其轴突横向传给梨 状细胞。因此,一个简单的冲动可扩散 到广泛的小脑皮质。
的三个阶段。
专业内容
2
一、小脑的外形及分部
专业内容
3
(一) 小脑的位置和外形
• 位 置:颅后窝,脑桥及延髓的后方; • 重 量:150g, 占脑重的10%; • 表面积:1000cm2,为大脑皮质的40%;
专业内容
4
• 小脑的外形 小脑蚓 cerebellar vermis: 包括蚓垂 uvula of vermis, 蚓锥体 pyramid of vermis,蚓结节tuber of vermis,小结nobule.
小脑皮质的冲动必须集中于此细胞,
而后到达小脑的传出途径。
专业内容
22
专业内容
23
3、颗粒细胞层 granular layer
• 颗粒细胞:多极小神经元,胞浆少, 有3-5个短树突,其无髓轴突进入分子 层,呈“T”形分支,沿叶片长轴平行
走行,称平行纤维,与梨状细胞树突 棘形成突触。
• 高尔基Ⅱ型细胞:体积较大,树突伸
专业内容
19
(一)小 脑 皮 质
明显分为三层,由浅入深依次为: • 分子层 molecular layer;
• 梨状细胞层(蒲肯野细胞层) piriform cell layer;
• 颗粒细胞层 granular layer。
专业内容
20
1 、分子层molecular layer
• 厚约300--400μm,细胞少,主要是梨状细胞 的树突和颗粒细胞的轴突分支。
专业内容
21
2 、梨状细胞层 piriform cell layer
• 由一层排列整齐的梨状细胞的胞体组 成。
• 梨状细胞:胞体多呈梨形,深染的核
仁,大小不等的尼氏体。由胞体向分
子层发出2-3个出大而光滑的树突,富
含树突棘。轴突多数终止于小脑核,
少数出小脑直接止于前庭核。其轴突
是小脑皮质唯一传出纤维,所有传入
• 星状细胞:有一个短轴突和数个细树突,位 置较浅,与梨状细胞的树突相接触。
• 篮状细胞 basket cell:位于深部,有短粗的 树突和特殊的轴突。轴突与皮质表面平行, 并发出10-12个侧支,每一侧支走向梨状细胞 的胞体,并反复分支,与其它篮状细胞的分
支共同形成篮筐状包围梨状细胞,并与之形
成突触。故一个梨状细胞可以接受数个篮状 细胞轴突的侧支。
小脑半球 cerebellar emisphere: 有许多小叶 folia,前叶,后叶,小 脑扁桃体 tonsil of cerebellum.
专业内容
5
专业内容
6
专业内容
7Hale Waihona Puke 专业内容8专业内容
9
(二)灰白质的构筑
灰质
• 小脑皮质:包含许多叶片 • 小 脑 核:顶核 fastigial nucleus ,球状核
12
专业内容
13
专业内容
14
(四)小脑脚
• 小脑下脚:与延髓相连,又称绳状体;
• 小脑中脚:与脑桥相连,又称脑桥臂 brachium pontis;
• 小脑上脚:与中脑相连,又称结合臂 brachium conjunctivum。
专业内容
15
专业内容
16
专业内容
17
专业内容
18
二、小脑内部结构
globose nucleus,栓状核emboliform nucleus,齿状核dentate nucleus.
白质
• 髓体 medullary center
专业内容
10
(三)小脑的分叶
根据小脑的发生、功能和纤维联系, 分为三叶:
1、绒球小结叶 flocculonodular lobe
• 半球上的绒球+小脑蚓前端的小结,又 称古小脑、前庭小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