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 认识法律,与法同行知识脉络河北五年考情分析2015—2019年河北中考命题规律总结【命题分析】法律规范和调整生活 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规定权利和义务认识法律与法同行 生活需要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维护法律的尊严【考情总结】1.法律的特征:①属于基础考点,近五年考查一次;②常与法律的含义、本质相结合考查;③题型主要涉及选择题。
2.法律的作用:①属于重要考点,近五年考查三次;②多与法律的特征结合考查;③题型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要关注典型案例、法律文件的实施等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结合知识点复习。
此专题考点内容对应的教材范围:七年级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河北中考考点清单法律在我们身边【考试说明再现】●知道法律的特征。
●认识法律的作用。
●体会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增强法律意识。
【教材考点解读】1.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七下教材P85—86)(1)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需要法律来调整。
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通过调整社会关系,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下的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2.如何理解“法律是国家生活的保障”?(七下教材P87—88)(1)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2)现代国家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3)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4)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3.道德与法律等行为规范的共同作用。
(七下教材P90)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4.法律的特征。
(七下教材P91—92)(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的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016,7]5.法律的作用。
(七下教材P92—94)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规范作用)[2017,26(2)](1)指引作用: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违反法律规定应承担的责任来调整人们的行为。
(2)评判、预测作用:法律为我们评判、预测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3)强制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2015,26(2)]6.如何维护法律的尊严?(1)国家:不断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严格制裁违法犯罪行为;坚决维护司法公正,积极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7,25(2)](2)公民:①学会依法办事:遵守各种法律法规,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018,28(3)]②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提高自身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加强法治意识。
【易错易混】法律与道德、校纪校规的区别。
(七下教材P91—92)河北中考典题聚焦法律在我们身边【例1】小丽在生活中发现,家庭矛盾、邻里纠纷、经济利益冲突等现象时有发生,当这些问题通过协商无法解决时,法律成了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这说明()①法律就在我们身边②法律服务人们的生活③生活问题只能用法律来解决④法律是维权的最正规手段A.①②③④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题干描述体现了法律在生活中的作用,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服务人们的生活,是我们解决纠纷、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手段。
①②④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③说法错误,生活问题也可以用道德、风俗习惯等解决。
【答案】C【例2】(2018·河北中考改编)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多年来,国歌所承载的爱国情怀、忧患意识和奋勇前行的民族精神深入人心。
但社会生活中时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些人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一些人把国歌设置为手机铃声;一些人把国歌当成促销活动热闹曲。
2017年9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国歌有了法律保障。
法律连线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象征和标志。
一切公民和组织都应当尊重国歌,维护国歌的尊严。
第七条奏唱国歌时,在场人员应当肃立,举止庄重,不得有不尊重国歌的行为。
第八条国歌不得用于或者变相用于商标、商业广告……不得作为公共场所的背景音乐等。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如果奏唱国歌时再有人嬉笑打闹,我们应该怎样做?由此体会国歌法与我们的关系,请加以说明。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尊法守法。
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是对国歌的不尊重,也是一种违法行为,理应依法阻止。
这表明国歌法作为法律,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也应该遵守国歌法,自觉地维护国歌法的尊严和权威。
【答案】依法劝阻。
国歌法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要遵守国歌法,维护国歌法的尊严和权威。
【例3】(2016·河北中考改编)赵先生因讨要拖欠的工程款,被当地派出所刑拘。
“法律是听我说的,我是代表执法的,我就是法,随时刑拘你……”派出所所长张某这样说。
要批驳张某的言论,适合作为论据的是()①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②法律具有强制性③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④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职权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法律的特征。
我国是依法治国的国家,任何人都应依照法律行事,绝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①③观点正确。
张某作为国家执法人员,更要学会维护法律的尊严,而不是任性执法,践踏法律,④观点正确。
②观点正确,但在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故不合题意。
【答案】D【例4】(2017·河北中考)感悟生命价值。
小鸟在网上挣扎,有的声嘶力竭而死,有的被卖给餐馆变成了盘中餐……乱捕滥猎候鸟让人痛心不已。
2016年国庆节期间,护鸟志愿者在天津、唐山两地巡查时,发现两大片非法捕鸟区域。
志愿者累计拆除候鸟网2万余米,解救活鸟近3 000只,发现挂网死鸟5 000余只,其中不少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相关链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定:禁止用网捕等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禁止为食用非法购买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及其制品。
据材料及相关链接回答,怎样处理这类事件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
【解析】考查知识点:法律的作用。
解题思路:保护生态环境需要用法律的力量,依法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使其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依法追究非法猎捕者、买卖者的法律责任,使之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
跟踪训练1(2019·秦皇岛海港区模拟)2019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披露:各级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渎职等案件2.8万件3.3万人,其中被告人原为省部级以上干部的18人,厅局级339人,县处级1 185人。
加大对行贿犯罪惩治力度,判处罪犯2 466人。
这表明(A)①我国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③不负责任,要付出相应的代价④法律只对犯罪人员有约束力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跟踪训练2材料一材料二近年来药品安全事件频发。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公司遭实名举报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存在记录造假行为,引起社会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最终长春长生公司受到罚款、没收非法所得等多项行政处罚;涉案的多名企业高管被处以行政处罚,涉嫌犯罪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法律责任。
(1)从法律作用的角度分析对长生疫苗的处理结果。
答:法律具有规范作用,通过打击企业违法行为,规范企业的经营行为,维护良好秩序;法律具有保护作用,对企业处罚体现了保护公民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2)结合上述材料及问题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概括得出一个结论。
答: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国家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跟踪训练3(2019·石家庄裕华区摸底)王某因向未成年人出售色情信息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制裁。
这说明(A)①法律具有规范作用②王某做了法律禁止做的事③法律具有强制性④未成年人受司法保护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跟踪训练4(2015·河北中考)解析公正事件。
【事件:应聘维权】小华的表姐大学毕业后应聘多家单位都被告知“限招男性”,她将这些单位告上法庭。
法院经审理认定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平等就业权,小华的表姐胜诉。
小华感慨道:表姐总算得到了公正对待。
看来,宪法里的男女平等、劳动法中禁止就业性别歧视,绝不只是漂亮的口号!由小华表姐的经历看法律对社会公正的作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答:法律保障(维护)社会公正或社会公正需要法律的保障(维护)。
直观考点类选择题解题技法此类试题的最大特点是在题干中点明教材知识点(考点),设置简单的题肢。
解答时,需要我们抓住题干关键词,采用直选法,问什么答什么,直接选出答案即可。
此类试题多涉及概念的判断、因果关系的分析,需要靠平时的记忆积累,同时还需要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考点攻关练一、选择题1.(2019·石家庄新华区28中模拟)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通过了《外商投资法》,其背后昭示了我国矢志不渝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决心和紧迫性。
人大会上通过了这部法律说明(A)①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②我国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③经济全球化发展不可逆④国家保障外国投资者的所有权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2.法院判决西安摩摩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予以公开道歉,消除其侵权行为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并向叶挺家属支付精神抚慰金10万元。
这一判决提示我们(C)①英雄烈士不容亵渎②只有法治才能保护英烈权益③要营造崇尚英雄的良好风气④要捍卫英烈尊严和传承英烈精神A.②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原党工委书记刘某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退休近8年后被查,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某被查传递出的法律信息是(D)①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④违法行为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