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

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

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篇一: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各位团友,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莆田湄州妈祖祖庙参观游览。

我是导游小金,今天就由我为大家导游讲解,希望陪您走过一段难忘的旅程。

同时我也提醒大家,在游览的过程中,请大家认清导游旗的标志,以免跟错了队伍,大家有什么不懂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呢,也请您尽管提出来,我将会尽力帮助大家解决,在此呢,我也先预祝大家今天能玩得开心、过的舒心。

在参观祖庙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吧。

据史书记载:妈祖是湄洲人,在她出生之前,家里已有一个哥哥和五个姐姐,但是她的父母一直盼望着再生一个儿子,便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到了北宋建隆元年的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邻居们看见有一道红光直射林家,那红光照得周围的岩石都发了红,就在此时,怀胎十月的母亲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这孩子出生的时候不哭也不闹,父亲便给她取名为林墨。

林墨在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比其他的孩子聪明伶俐,读书过目不忘。

由于父亲是当时海上巡检司,所以她读的书里有很多是关于海洋气象方面知识的书,并且一有机会就随父亲出海,渐渐地她掌握了水性,学会了观测天气。

每当她预测出海上气候的变化,就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在海上抢救遇难的渔船和乡民。

因为林墨一生的行善济世,所以历史上关于她的神话传说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有兴趣呢,可以看看我们手上的宣传册子,在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妈祖信仰从民间流传到朝廷的故事。

据说在宋宣和五年,朝廷派使者出使朝鲜,谁知船在东海时遇到了风险,在这临危之际,忽然看见船桅顶上发出了一道道红光,而后风浪平息,转危为安。

使者感到非常的奇怪,便问部下到底是什么神灵显圣搭救,恰好船上有一位莆田人,他说明了这是湄洲神女显灵相救。

后来这位使者回到朝廷复命时就奏明皇帝,下诏颁赐“顺济”的庙额,这时妈祖的神迹才第一次由民间传到了朝廷。

之后,妈祖又受到历代皇帝的褒封,到清末时封号也累加了64次,并被尊称为“天上圣母”。

随着封号的加爵,信仰妈祖的人越来越多,妈祖宫庙也不断的重修、扩大,由原来民间奉祀的小庙到后来的大规模重修、扩建,并发展到了现在的规模。

我们湄洲妈祖庙也由此奠定了成为世界三千多座妈庙的祖庙,受到各地信徒的膜拜。

好了,各位团友,现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些妈祖庙宇建筑群是上世纪70至80年代重建的,现在大家就请跟我到里面参观。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祖庙的大牌坊,在这里可以仰望整个祖庙建筑群的全貌,非常的雄伟壮观。

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叫山门。

大家看,它的造型很特别,是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沿着山门上来,我们来到了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者“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被人们叫做“圣旨门”,喻示着妈祖娘娘曾受到历代帝王的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左右两边分别是钟楼和鼓楼。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这个殿是“太子殿”,是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他原本想用此殿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上,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这座才是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大家就随我进去参观。

这里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看这满屋的烟雾和信徒就可以知道他们的虔诚。

这座殿堂分为上下殿,中间用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朝的雍正皇帝御笔颁赐的,我们看这尊端座的妈祖神像,它神态安详,雍容华贵,一般称它为“出巡妈祖”,是木雕软身,也就是说她的四肢是可以活动的。

1997年赴台巡游的妈祖就是这尊神像。

在她的身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妈祖出巡时,镇殿妈祖就留在寺庙中接受信徒的朝拜。

大家看两边的神龛,里面全是妈祖的陪神,称为十八水阙仙班。

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伏的海妖水怪。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来到的就是传说中妈祖升天的地方—升天古迹,这里也是最早立庙奉祀妈祖的地方。

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拜拜妈祖。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来到的是朝天阁。

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大家仔细观察,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其他殿里的有什么不同呢,对了,细心的团友会发现这里的妈祖面像是黑的。

这是为什么呢?有一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徒把妈祖分灵回去的途中,在海上航行了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庙里供奉的妈祖全是“黑面妈祖”,因为这座朝天阁是台湾鹿港朝天宫捐建的,所以里面妈祖也只能是黑面妈祖了。

各位团友,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现在我们就进去里面参观。

我们可以看到随处都是栩栩如生的石雕群,讲的都是妈祖的一些生平传说。

现在,大家可以在这里自由活动半小时,让大家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妈祖的文化。

湄洲马祖祖庙的导游讲解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我的导游讲解能令大家满意,谢谢!【篇二: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来到湄洲岛就不得不介绍一下妈祖了,据明朝的《天妃显圣录》记载,妈祖原来是湄洲湾畔港里村人,父亲叫林愿,愿望的愿,已经生有一男五女了,老两口一直希望再生个儿子,于是天天向观音菩萨祷告,直到宋朝建隆元年,(公元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傍晚,乡里人看到一道红光直射林家,照耀的周围的石头都发红了,此时呢,怀胎十月的林母产下了一个女婴,因为妈祖从出生到满月都没哭过,父母便给她取名“默”。

林默从小聪明伶俐,过目不忘。

她父亲是当年的海上巡检司,因此她可以博览群书,特别是有关海洋气象方面的书,也有机会跟随父亲出海,渐渐的学会了掌握水性,观测天象,她能预测海上气候变化,告诫出海的乡亲避凶就吉,还经常奋不顾身的抢救遇难的渔船,商船。

她又精通医理,能用草药为人治病,教人消疫防灾。

妈祖一生行善济世,只用过人,因此留下了许多神话传说。

有说她13岁即受玄通老道点化,授以“玄微妙法”,16岁时,照装于井,忽见一神人手捧铜符一面,涌井而上,奉送与他,从此法力神通,能预知未来,还能乘席渡海,力挽狂澜,因此被人们成为神女,灵女。

宋雍熙四年(公元987年),九月九日,年仅28岁的林默为抢救海难而英勇献身。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女子会被这么多的人景仰,朝拜呢?大致说来有这么几个原因,一是由于她一生行善济世,智勇过人,受到了民间的尊敬,后来传说明朝郑成功七次下西洋的时候曾多次受到妈祖的庇佑,回来后便向朝廷请求封赏,施琅将收复台湾的时候,在海上行军也说见过妈祖显灵,所以前后下来,共被朝廷加封了64次之多,由原来的“灵慧夫人”封爵为“圣妃”,再到“天妃”“天后”等等。

由此可见,妈祖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还有中国的台湾同胞非常信奉妈祖,很多人都到湄洲朝圣,捐献香火,也使得妈祖的香火这么旺盛!说了这么多,我们也已经到山门前面了,这是寺庙的第一道门即为山门,这座山门造型特别,为皇家城阙形制,这是因为妈祖的封号是天上圣母,是至高无上的女神。

山门内供奉的是千里眼和顺风耳。

由于今天岛上的游客较多,请大家注意保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以防遗失。

好的,现在我们顺着山门往上走,我们眼前的这道门称仪门,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有个竖匾,写着“圣旨”二字,因此这道门又称“圣旨门”,是台湾大甲镇澜宫捐建,谕示妈祖曾经受历代帝王各种褒封。

仪门内的这个大广场,是每次祭奠时大型乐舞表演的地方。

前方左右为钟鼓楼,每次祭祀鼓响三通则祭奠开始,敲钟则礼终。

再走过一个山门,我们就到了“太子殿”,也就是清朝福建总督姚启圣所建的“正殿”,因为姚启圣曾任太子少保兵部尚书,所以取名“太子殿”。

姚启圣原想以此作为正殿,使正殿按一般寺庙建筑风格位于中轴线上,但民间习惯上仍愿意遵循古制,只认定旁边的这座最原始的正殿。

现在请大家随我前去参观。

好了,这就是妈祖亿万信徒心中的圣地了。

大家可别小看了她啊!她可是世界三千多座妈祖庙的祖庙啊!而且这里的香火非常旺盛,也非常灵验。

大家待会可以在这里烧烧香,拜拜妈祖,祈求家人平安幸福!不过先请大家随我看门柱上的这幅对联,上联为十个“齐”字加个“斋”字,下联为十个“朝”字加个“音”字。

这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原来,这是巧妙的运用古汉语通假字的特点,即“齐”与“斋”、“朝”、与“潮”均可通假而作。

可读作“齐斋,齐斋,齐齐斋,齐齐斋戒;朝潮,朝潮,朝朝潮,朝朝潮音”。

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上联“齐齐斋戒”这是说信徒在朝拜妈祖之前要先淋浴,斋戒;下联的“朝潮”是说朝拜的盛况就像长流不息的湄洲潮水一样常年不断。

由此可见信徒的虔诚与妈祖的影响了吧!传说这副对联是明朝莆田才子戴大宾所作。

现在大家随我进殿参拜参观,这座殿堂分上下殿,中间以天井相连。

正梁悬挂的“神昭海表”匾额是清雍正皇帝御笔颁赐,命福建总督膜制三块分挂于湄洲祖庙及厦门、台湾两座分灵庙。

后来,这四字题匾几乎为所有妈祖庙所复制。

我们看殿前蹲坐的这尊妈祖神像,她神态安详,雍容华贵,这尊是“出巡妈祖”,是木雕软木的,也就是四肢可以活动的,这尊像曾在1997年赴台湾巡游一百天,引起了台湾地区极大的轰动。

在出巡妈祖像后还有一尊妈祖像,是木雕硬身的镇殿妈祖。

当软身的妈祖出巡是,镇殿妈祖就留在庙中接受信众朝拜。

大家看两边神龛中的都是妈祖的陪神,称十八阙仙班,其中有的是古代其他地方奉祀的海神,有的是被妈祖收服的海妖水怪。

大家在这可以烧香、拜拜妈祖祈求一下家人平安。

好,现在我们去参观妈祖升天的地方,这里也是立庙供奉妈祖的地方。

参观完升天古迹,大家继续跟着我登高去朝天阁看一下,这里是中轴线的最高点,里面供奉的妈祖与别的殿里有什么不同呢,细心地朋友应该发现了,妈祖的面相是黑色的。

这里呢有个传说,据说当年台湾信众把妈祖分灵回去途中,在海上航行数月,日夜焚香膜拜,虔诚的烟火熏黑了妈祖的脸,于是台湾妈祖宫供奉的是黑面妈祖,因为朝天阁是台湾的朝天宫捐建的,里面供奉的妈祖自然也是黑脸的了。

好的前面就是“妈祖公园”了。

大家请随我一起来瞻仰一下妈祖的石像。

这尊妈祖的石像是由厦门大学的教授于1990年设计的,像高14.35米,用365块花岗岩石雕砌的,象征着妈祖一年365天天天保佑着14.35平方公里上的居民平安幸福。

有意思的是在台湾的鹿港朝天宫有一尊一模一样的妈祖石像与之隔海相望,共同维护两岸的和平与安宁。

好啦,朝拜妈祖之行到此就要结束了,希望我的讲解能令大家满意,不周之处还请大家谅解。

谢谢各位嘉宾。

【篇三: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妈祖文化导游词湄洲岛位于莆田市中心东南42公里,距大陆仅1.82海崐里,是莆田市第二大岛,陆域面积14.35平方公里,?包括崐大小岛、屿、礁30多个。

距台湾省台中港72海里。

全岛南崐北长9.6公里,东西宽1.3公里,中部为平原,海岸线长30.崐4公里,其中大小沙滩13处总长20多公里,海蚀岩5公里、崐海床地质以花岗岩和辉绿岩为主构成。

这里属典型亚热带崐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在18-?20?℃,?年均降雨量为崐1000毫米左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