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 抗寄生虫药

第5章 抗寄生虫药


药物 抗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线虫、绦虫、作用于成虫、幼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阿苯达唑 吸虫
虫、虫卵
和吸虫
芬苯达唑 线虫、绦虫 略强于阿苯达唑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奥芬达唑 线虫、绦虫 强于芬苯达唑 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甲苯咪唑 氟苯达唑 左旋咪唑
线虫、绦虫、对某些水产动物的驱除畜禽线虫、绦虫
吸虫
寄生虫也有效 和吸虫
抗柔嫩艾美尔球虫的药效比较
试验组
未感染对照组 感染对照组 三字球虫粉治疗组 磺胺喹恶啉组 磺胺二甲氧嘧啶 磺胺二甲基嘧啶
产品
三字球虫粉 磺胺喹恶啉 磺胺二甲嘧啶
暴发后的恢复率(%)
柔嫩艾美尔
毒害艾美尔
100
100
70
67
100
97
82
73
95
87
90
82
最低抑制浓度 MIC (g/ml)
0.8 4.0 10.0
复习思考题
1. 简述抗寄生虫药物的作用机制与寄生虫抗药性产 生的机制。
2. 试述广谱抗蠕虫药物,比较它们在抗虫谱、作用 和应用上的特点。
3. 各举一种抗肝片吸虫、猪蛔虫、犬蛔虫、牛羊绦 虫和牛羊消化道线虫的首选药。
甲基盐霉素 + 尼卡巴嗪 (Maxiban) 40+40 ppm
- 用于肉鸡的育雏阶段
二、抗锥虫药
锥虫病
是由寄生于血液和组 织细胞间的锥虫引起 的,危害牛、马、骆驼 的锥虫主要有伊氏锥 虫和马媾疫锥虫。
伊氏锥虫
马媾疫
浮阴 肿囊
和 阴 筒
疹轮 状 丘
二、抗锥虫药
喹嘧胺 甲硫喹嘧胺——治疗 喹嘧氯胺——预防 防治马、牛、骆驼伊氏锥虫 病及马媾疫。
传统的轮换用药模式

能生 长 性中
绿色安全地带
有效性会降低 蓝色中间地带
开始轮换

红色警戒地带
随著时间增加球虫药 的有效性会降低
正确轮换用药时机
开始轮换 高
绿色安全地带
开始轮换
生长性能

蓝色中间地带
低 红色警戒地带 时间
肉鸡饲料中的联合用药
育雏阶段(1-3 周) 生长阶段
后期
单一用药
穿梭用药
莫能霉素 + 常山酮
④ 甲硫喹嘧胺取代核蛋白体中的Mg2+
⑤ 苯并咪唑类药物破坏微管蛋白 (-) 合成蛋白质
3. 作用于虫体的神经肌肉系统
线粒体
乙酰辅酶A+ 胆碱 E1
虫体神经末梢 囊泡
突触前膜
胆碱 + 乙酸 (-)
E2
有机磷类药物 虫体肌细胞端
产生痉挛性肌肉麻痹
产生弛缓性

肌肉麻痹
触 间
突触后膜

E1--胆碱乙酰化酶 E2--胆碱酯酶
哌嗪 --乙酰胆碱
--哌嗪
--乙酰胆碱受体 (-)--抑制
4. 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一价或二价金属离子 脂溶性复合物
表示聚醚类抗生素 水分子
4. 干扰虫体内离子的平衡或转运
拟除虫菊酯类药
N a+
( +)
N a+
N a+ N a+
N a+
昆虫神经细胞膜
四、寄生虫的抗药性
概念 指寄生虫与药物多次接触后,对药物的敏 感性下降甚至消失,使疗效降低或无效。
线虫、绦虫、同甲苯咪唑 吸虫
驱除猪、鸡胃肠道线 虫及绦虫
多种线虫 提高免疫力
驱除畜禽线虫、提高 免疫
噻嘧啶 多种线虫 在肠道不易吸收 胃肠道线虫病
一、驱线虫药
药物 抗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哌嗪 抗线虫
成虫较敏感,幼虫可 被部分驱除,宿主组
畜禽蛔虫;马蛲虫
织中的幼虫不敏感; 及毛首线虫
枸椽酸 乙胺嗪
丝虫、肺线虫
抗线虫药 抗绦虫药 抗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蛔虫
钩虫
蛲虫
绦虫
鞭虫
姜片虫
线虫种类
包括蛔虫、尖尾线虫(蛲虫)、 旋毛虫、旋尾线虫、丝虫、类圆 线虫、血矛线虫、毛细线虫、奥 斯特线虫、钩虫、鞭虫、结节虫、 肺线虫又称网尾线虫;肾虫又称 冠尾线虫
部 分 线 虫
部 分 线 虫
犬恶丝虫
蛔 虫
一、驱线虫药
一、抗球虫药
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
1.重视药物预防作用 2.合理选用不同作用峰期的药物 3.为减少球虫产生耐药性,应采用轮
换用药、穿梭用药或联合用药。 4.选择适当的给药方法;
抗球虫药的合理应用
5.合理的剂量,疗程应充足; 6.注意配伍禁忌; 7. 为保障动物性食品消费者健康,严格
遵守有关规定。
ACI=(存活率十相对增重率)一(病 变指数十卵囊指数) ACI﹥180分为优,160~179分为良, 121~159分为差,﹤120分无效
对丝虫及微丝蚴有特 效
驱马牛羊猪肺线虫; 犬丝虫病预防
伊维菌素
线虫、体外寄 生虫
抗生素,强力、 高效、低毒
驱家畜胃肠道线虫、 体外寄生虫
阿维菌素 同伊维菌素 毒性强于伊维菌素 同伊维菌素
消化道线虫、
精制 敌百虫
姜片吸虫、血 虫、外寄生虫
反刍兽较敏感 家禽最敏感
驱除动物消化道线 虫、外寄生虫
常见驱线虫药
宿主
抗寄生虫药
驱杀作用 耐药性
寄生虫
分二 类、
抗 寄 生 虫 药
抗蠕虫药 (驱虫药)
抗线虫药 抗绦虫药 抗吸虫药 抗血吸虫药
抗原虫药 杀虫药
抗球虫药 抗梨形虫药 抗锥虫药
杀昆虫 杀蜱螨药
三、抗寄生虫药作用机理
1. 抑制虫体内的某些酶
草酰乙酸
苹果酸
左旋咪唑 (-)
ADP延胡索酸ATP 还原酶
ADP ATP
一、抗球虫药
药物 抗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 应用
莫能菌素
艾美尔球虫
作用峰期为感染后第二天; 不宜与其他抗球虫药并用
防治鸡球虫 病
作用峰期在第一代裂殖体; 防治畜禽球
盐霉素钠 艾美尔球虫 产生耐药性慢;安全范围较 虫病和牛、

猪的促生长
拉沙 洛西钠
艾(堆美型尔除球外虫)球无效性虫应周子超期孢过的子莫子以能孢及菌子第素、一和裂、盐殖二霉子代素;防病治鸡球虫
绦 虫
猪 带 态绦 虫 形
三、驱吸虫药
吸虫的生活史
虫卵

毛蚴
螺体内
胞蚴 螺体内 尾蚴 雷蚴
随粪便 排出体外
在水草上 或补充宿主
成虫
牛羊体内
囊蚴
吸虫的生活史
肝片吸虫 姜片吸虫
主要驱吸虫药
药物 驱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硝氯酚
三氯苯 达唑
碘醚柳胺
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 肝片吸虫
对成虫有效
牛、羊、猪的肝 片吸虫
辛硫磷
蝇、蜱、螨、 蚊、虱
触毒杀性、低胃毒较强;驱杀猪螨、虱、蜱等
蝇毒磷
牛皮蝇蛆、蜱、可用于泌乳奶牛 防治牛皮蝇蛆、蜱、螨、
螨、虱和蝇 的杀虫
虱和蝇
甲基 吡啶磷
苍蝇、蟑螂、 蚂蚁、跳蚤、 臭虫
胃毒、触杀
灭蝇、灭蟑螂
多种外寄生虫 敌敌畏 和马胃蝇、牛 毒性大
皮蝇、羊鼻蝇
环境卫生、家畜体表寄 生虫
杀虫药
氨丙啉 鸡盲肠柔嫩、小肠 周期和孢子形成的卵囊也有 虫病
堆型作用最强 抑杀作用
盐酸 氯苯胍
鸡球氏果优虫、、于;鸭堆氯对、型羟柔兔、吡嫩巨大啶多、型数布效作(代用即裂峰感殖期染体是第和第二卵一天囊代)也裂 , 有殖对作体第用二
畜禽球 虫病
常山酮
对鸡柔嫩、毒害、 巨型艾美尔球虫特 别敏感
抑制球虫的子孢子以及第一、 第二代裂殖体;抗球虫活性 家禽球 超过聚醚类抗生素,与其他 虫病 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
第五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寄生虫药物概述 第二节 抗蠕虫药 第三节 抗原虫药 第三节 杀虫药
学习目标
掌握 理解
抗寄生虫药物的基本概念、作用机 制;常用药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及注意事项等。
抗寄生虫药物的分类和耐药性产生 机制及其理想抗寄生虫药的条件。
一、基本概念与常用术语 抗寄生虫药作用Βιβλιοθήκη 期 轮换用药法 联合用药 穿梭用药
三氮脒(贝尼尔) 主要用于巴贝斯虫病的治疗,预防效果较差。
有机磷化合物 有机氯化合物 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 其他类化合物 大环内酯类
虫体 外 寄 生
鸡羽鸡虱螨
虫体 外 寄 生
杀虫药
药物 驱虫谱
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
二嗪农 蝇、蜱、螨、 触杀、胃毒、熏驱杀家畜体表螨、蜱、
(螨净)蚊、虱
蒸内吸;中等毒 虱等,犬猫体表蚤和虱
延胡索酸
琥珀酸
丙酸
NADH2 NAD
CO2
2. 干扰虫体的代谢
磺胺类药物 ①
二氢喋啶 +
(-) 二氢叶酸合成酶
H2N
COOH
对氨基苯甲酸(PABA) +
L-谷 氨 酸
外源性叶酸 (动物)
叶 酸 还 原 酶
二氢叶酸
三甲氧苄氨嘧啶 ②
(-)
二氢叶酸还原酶
四氢叶酸 一 碳 转 移 酶
嘌呤、嘧啶
③ 氯喹等药物喹啉环嵌入DNA序列中 (-) 核酸 (-)
球虫病的病变部位
U--堆型艾美尔球虫 的病变部位 M--毒害和巨型艾美 尔球虫的病变部位 L--布氏艾美尔球虫 得病变部位 C--柔嫩艾美尔球虫 的病变部位
史球 虫 生 活
第一代无性繁殖--第一/二/三天 第二代无性繁殖--第三/四/五天 有性繁殖--第五/六天 卵囊形成阶段--第七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