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是治疗师用手对患者颈部进行牵伸达到治疗 目的的一种治疗技术。临床常用的有徒手坐位牵 引和徒手卧位牵引。
第六章 牵Leabharlann 技术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颈椎徒手牵引
坐位徒手牵引
卧位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较大的牵引重量易产生晕厥 (二)倒立牵引可使患者血压升高 (三)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可能出现呼吸不适体征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是将挛缩关节的近端肢体固 定于特制的支架或四肢牵引装置,在远端肢体的远端按 所需的方向施加重量进行牵引,从而达到牵伸关节或增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一)腰椎徒手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骨盆重锤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斜位自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电动骨盆牵引
以电动牵引装置提供牵引动力替代重锤进行腰 椎牵引。作持续的或间歇的腰椎牵引。
第一节 概述
三、常用牵引装置 (三)四肢关节牵引装置
❖ 简易制作牵引架 ❖ 机械式关节训练器 ❖ 电动式关节运动器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颈椎牵引技术是通过牵引带沿颈椎纵轴方向施加拉力 以对抗体重而产生一系列的生理效应,以改善颈椎的生 理功能,消除病理改变,达到治疗颈椎疾患的一个重要 康复治疗技术。
《运动治疗技术》
The Technology of Therapeutic Exercises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一)定义 牵引技术是指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力学原理,通过手 法、器械或电动装置产生的外力,作用于人体脊柱或四肢 关节,使关节发生一定的分离、关节周围软组织得到适当 的牵伸,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
徒手牵引、电动牵引。 ❖ 根据牵引的时间长短分为: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 ❖ 根据牵引力作用的时间分为:持续牵引、连续牵引和间歇
牵引。 ❖ 临床常用的牵引技术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和四肢关节牵
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二、治疗作用 ❖ 减轻椎间盘压力,促使髓核不同程度地回纳 ❖ 解除脊柱小关节负载 ❖ 促进炎症消退 ❖ 解除肌肉痉挛 ❖ 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 早期制动和复位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五)三维多功能牵引
三维多功能牵引又称屈曲旋转快速牵引,在沿脊柱轴向牵引力的基 础上,增加了屈曲、旋转动作瞬间同时完成。 1.牵引体位 患者俯卧在牵引床上, 暴露腰部,使腰部病变 部位与两板之间的间隙 相对应,胸部和臀部分 别固定于牵引床的胸背 板和臀腿板。
牵引和牵伸的区别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一、定义与分类 (二)分类 ❖ 根据治疗部位分为:脊柱牵引(颈椎牵引、腰椎牵引、胸
椎牵引)、四肢关节牵引。 ❖ 根据牵引时患者体位分为:坐位牵引、斜位牵引(半卧位
牵引)、仰卧位牵引、俯卧位牵引。 ❖ 根据牵引时患者身体的垂直方向分为:水平位牵引、斜位
牵引、垂直位牵引。 ❖ 根据牵引重量来源分为:滑轮重锤牵引,身体自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二、临床应用 (一)适应证
四肢骨折、脱位后关节功能障碍;软组织损伤性骨 化(骨化性肌炎);关节附近烧伤后疤痕粘连;肌肉韧带 外伤手术后软组织挛缩;稳定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和 小腿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恢复期。 (二)禁忌证
新近骨折后;关节内及其周围的炎症或感染;骨性 关节强直;关节运动或肌肉拉长时疼痛剧烈;有血肿或 其他组织损伤征兆时。
第六章 牵引技术
三、常用牵引装置 (一)颈椎牵引装置 ❖ 颈椎牵引带 ❖ 其他牵引用具
第一节 概述
牵引弓
枕颌延长带
下颌带
颈椎牵引带
后枕 带
第六章 牵引技术
三、常用牵引装置 (二)腰椎牵引装置 ❖ 腰椎牵引床 ❖ 骨盆牵引带 ❖ 固定带 ❖ 衬垫和护垫 ❖ 枕头
❖ 脚凳
第一节
概述
腰椎牵引床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注意事项 ❖ 1.治疗师应该熟悉牵引技术和牵引装置。 ❖ 2.调整好枕颌牵引套的松紧度,两侧悬吊带 要等长,作用力要相等。 ❖ 3.牵引时患者体位应舒适,坐位牵引时,患 者应注意全身放松,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身体两 侧,脊柱略前屈。
第六章 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1.坐位重锤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二)颈椎重锤牵引 2.卧位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三)电动颈椎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二、常用牵引方法 (四)简易家庭颈椎牵引疗法
家庭颈椎牵引是治疗慢性颈部疾患积极的方法。可 自行制作改良的家庭枕颌牵引装置,市场上还有各种各 样的成品颈椎牵引装置可供选购,如牛皮或人造革牵引 头套、悬挂于门框的简易牵引装置、充气式气囊颈椎牵 引装置等。
三维多功能牵引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 适应证 适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小关节紊乱、
腰椎管狭窄症腰椎小关节滑膜嵌顿、腰椎滑脱、腰椎退 行性疾患、无合并症的腰椎压缩性骨折、早期强直性脊 柱炎等。可用于脊柱前凸、侧弯、后凸畸形,亦可用于 腰扭伤、腰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 ❖ 禁忌证 腰椎结核、脊髓疾病、肿瘤、有马尾神经综合 征表现的腰椎管狭窄症、重度骨质疏松、严重高血压、 椎板骨折、心脏病、出血倾向等。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四节 四肢关节功能牵引技术
三、注意事项 1.牵引前 详细阅读牵引设备操作手册,了解设备性能、特点及注意事 项。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设定牵引参数。牵引前先采取局部热疗或热敷, 使挛缩关节周围的软组织放松,提高牵引效果。牵引局部需要暴露,衣 着应舒适、宽松,以免限制肢体的牵引。
2.牵引中 病人局部应尽量放松,避免和牵引力对抗。牵引力不能强 迫关节超过其正常的关节活动度,避免用较大的力量牵引长期制动的肌 肉和结缔组织。发生运动的关节之间要加以固定保护,对存在骨质疏松 的病人操作要小心。牵引时受力部位应有衬垫保护,以免出现压疮。避 免牵引水肿组织和过度牵引无力的肌肉。
3.牵引治疗后 要询问、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如出现疼痛、肿胀加重, 特别是关节周围温度增高要及时减轻牵引重量,预防过度牵引而导致骨 化性肌炎的发生。关节功能牵引亦可作为关节主动运动、被动运动等功 能训练的准备。当挛缩或缩短的软组织替代正常结构对关节起稳定作用 时,或当挛缩或缩短的软组织有增大功能能力作用时(尤其是瘫痪或严重 肌无力病人),关节牵引必须慎重或不适宜。
腰椎常用的牵引方法有腰椎徒手牵引、骨盆重锤牵 引、斜位自重牵引、电动骨盆牵引、三维多功能牵引等。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一、腰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1.增大腰椎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 2.扩大椎管容积 3.增加后纵韧带张力,促进椎间盘还纳 4.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 5.解除肌肉痉挛 6.促进炎症消退 7.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 8.增加侧隐窝的面积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1.适应证 各种类型颈椎病,包括神经根型、椎动脉 型、轻度脊髄型但脊髓受压症状不明显。颈椎关节功能 紊乱、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骨折、脱位的固定。 颈部肌肉痉挛、颈椎退行性疾病、肌筋膜炎等引起的严 重颈肩痛。
第六章 牵引技术
颈椎常用的牵引方法有颈椎徒手牵引、颈椎重锤牵引、 电动颈椎牵引和家庭牵引等。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一、颈椎牵引的生理效应 (一)增大颈椎椎间隙 (二)牵伸挛缩组织,改善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 (三)纠正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的正常排序 (四)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 (五)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四、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 (一)牵引重量过大加重疼痛,并可能造成颈椎结构损害 (二)枕颌牵引带可能诱发颞颌关节疼痛 (三)存在其他疾患时,易加重其他疾患的症状
第六章 牵引技术
第三节 腰椎牵引技术
腰椎牵引又称骨盆牵引,是用骨盆带固定腹部和骨 盆,胸肋部反向牵引带固定于季肋部,利用牵引床和牵 引装置沿腰段脊柱纵轴施加牵引力,以达到缓解神经根 性疼痛的一个重要康复治疗技术。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二)注意事项 ❖ 4.牵引中或牵引后如患者出现头晕、心慌、四肢麻 木、无力加重、出冷汗等症状,应立即停止牵引,同 时寻找诱发原因和进一步检查。 ❖ 5.坐位牵引结束时,应逐渐地减轻重量,再取下牵 引套。休息1~2min,同时缓慢、轻柔地活动颈部 数次,再离开治疗室。避免突然解除重量站立,可能 会引起头痛或头晕等不适反应。 ❖ 6.牵引前后可配合应用其他理疗或手法治疗以提高 疗效。
第二节 颈椎牵引技术
三、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 (一)临床应用
2.禁忌证 (1)颈椎结构完整性受损害时 (2)颈椎活动绝对禁忌的疾病 (3)牵引治疗后症状(疼痛)易加重的疾病 (4)相对禁忌:椎动脉硬化、畸形,心肌梗死恢复期,脑
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脊髓型颈椎病脊髓受压 较明显者应慎用或不主张采取牵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