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师范大学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_中外音乐史2011--2013

江西师范大学历年考研专业课真题_中外音乐史2011--2013

2011年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考试中外音乐史试题
中国音乐史部分
名词解释
一,十二律:
古乐的十二调。

古代乐律学名词,是古代的定音方法。

即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同的半音的一种律制。

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二,乐府:
乐府最初始于秦代,到汉时沿用了秦时的名称。

公元前112年,汉王朝在汉武
帝时正式设立乐府,其任务是收集编纂各地民间音乐、整理改编与创作音乐、进行演唱及演奏等。

三,王光祈:
王光祈(1891—1936) 音乐学家和社会活动家,字润玙,笔名若愚,属龙,四川省成都市的温江区人。

1920年赴德国留学,研习政治经济学,1923年转学音乐。

1927年入柏林大学专攻音乐学,1934年以《论中国古典歌剧》一文获波恩
大学博士学位。

他的研究,开东方民族音乐之先河。

代表作《东方民族之音乐》、《欧洲音乐进化论》、《论中国古典歌剧》等。

四,减字谱:
中国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中国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

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故名“减字谱”。

由唐末琴家曹柔创立的古琴文字谱,是由文字谱减化而来。

这种记
谱法使用减字拼成某种符号记录左手按弦指法和右手弹奏指法,它是一种只记录演奏法和音高,不记录音名、节奏的记谱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