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精品报告洞悉行业变化专业˙权威˙平价˙优质报告目录第一章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方法、意义 (5)第一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简介 (5)第二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 (5)一、研究原则 (5)二、研究方法 (6)第二章市场调研: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现状、特征、阶段研究 (8)第一节生物制药概述 (8)第二节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概况 (8)一、行业管理情况 (8)二、扶持产业发展的主要政策 (8)三、国内药品行业监管体制 (10)四、国外药品行业监管体制 (15)五、行业技术特点和技术水平 (18)六、行业特有的经营模式 (20)七、行业周期性、季节性、区域性特点 (20)八、上下游行业发展状况对行业的影响 (20)第三节2018-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情况分析 (21)一、生物医药行业市场现状 (21)二、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22)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综述 (23)四、生物医药行业市场规模 (26)五、2018年中国生物制药市场政策现状 (30)六、2018年生物医药行业发展动态 (36)七、生物医药行业获得资本青睐 (38)第四节2018-2019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39)一、生物制药行业竞争格局 (39)二、2018年至今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并购情况分析 (43)第五节2019-2025年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46)一、未来世界经济主导产业 (46)二、中国生物医药发展重点方向 (48)三、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趋势 (49)四、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趋势预测 (50)第三章发展环境:2019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PEST环境分析 (52)第一节生物制药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52)一、十年医改回顾 (52)二、未来医改关键方向与核心思路 (56)三、支付压力长存,倒逼医保结构优化 (61)四、医药行业政策变革促产业变革 (67)五、医药行业三大领域改革深度分析 (67)(一)审评审批改革大迈进领衔医药改革 (67)(二)国家试点城市带量采购长期将改变市场竞争模式 (74)(三)集采政策影响深远重构医药产业链条 (75)第二节“4+7”对医药行业的10大影响与4大趋势预判 (100)一、短期影响 (100)(一)诞生新的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 (100)(二)中选价格将成为剂型合并归类的价格天花板 (101)(三)医保支付标准及医保支付价将浮出水面 (101)二、长期影响 (102)(一)最低价唯一中标的规则将激励企业主动降价抢市场 (102)(二)国产仿制药质量与价格与美国双接轨,国产仿制药价格雪崩 (102)(三)外企原研过期专利药将出现“一致性评价悬崖”,市场快速萎缩 (103)(四)首仿获得1年独占期,红利滚滚而来 (104)(五)未来5-10年将是国产仿制药的黄金期 (105)(六)厘清仿制药产业3条出路,仿制药行业大洗牌,淘汰赛打响了 (105)(七)产品迭代加速,医药市场重构,创新药的天花板打破,危与机共存 (106)三、理性看待“4+7”带量采购 (108)第三节生物制药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10)一、2019年国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110)二、2019年国内经济形势分析及预测 (115)三、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及前景展望 (119)第四节生物制药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120)一、人口结构和人口红利的变化 (120)二、收入分配的变化 (124)三、品位/生活风格、生活方式的改变 (125)四、消费习惯的变化 (126)五、中国人口大迁移趋势 (127)第五节生物制药行业技术研发环境分析 (129)一、我国创新药基础研究 (129)二、药品监管与法规 (130)(一)新药相关监管法规的变革 (131)(二)仿制药相关监管法规的变革 (132)(三)药品的保护政策 (133)三、我国创新药市场支持 (135)(一)国家医保目录 (135)(二)药品价格 (136)(三)新药重大专项 (139)四、药品转让技术的政策变化 (139)(一)新药技术转让注册申报的条件 (140)(二)药品生产技术转让注册申报的条件 (140)(三)《药品技术转让注册管理规定》(部分) (140)第四章2019-202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消费需求变化趋势 (146)第一节2019-2025年生物制药行业需求前景预测 (146)一、医药行业整体前景预测 (146)二、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及消费支出稳步增长 (146)三、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较消费支出增速更快 (147)第二节2019年科创板助力生物制药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148)一、科创板设立,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获支持 (148)二、医药行业迎来发展新契机 (151)(一)医药行业高度契合科创板的定位,有望成为科创板的重要力量 (152)(二)生物药、高端医疗器械、精准医疗等领域有望迎来科创板的上市热潮。
(152)(三)部分医药上市公司有望迎来价值重估。
(153)第五章2019-2025年中国生物制药行业新的商业机遇研究 (154)一、寻求未被满足和新产生的市场需求 (154)二、兼并、重组和整合 (154)三、重视差异化的战略经营 (154)四、盘活存量资源,提高运营效果和效率 (155)五、踏实的去创新,不是穿新鞋走老路 (156)第六章盛世华研总结 (158)第一节企业失败的原因及提高胜率的策略 (158)一、企业失败的原因 (158)二、提高胜率的策略 (159)第二节盛世华研独创五大决策研究体系 (160)一、基于“产业”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60)二、基于“周期”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60)三、基于“人性”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60)四、基于“变化”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61)五、基于“趋势”的研究与决策体系 (161)六、小结 (161)第三节致读者:商业自是有胜算 (162)第一章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方法、意义第一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简介企业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尽可能全面准确地了解与本行业有关的信息,从而做出最科学有效的决策。
行业研究是揭示行业发展的重要工具,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与未来发展趋势,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与壮大,起着越来越重要而关键的作用。
本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依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相关行业协会、国内外相关报刊杂志的基础信息以及专业研究单位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数据,综合采用桌面研究法、行业访谈研究法、市场调查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我国生物制药业发展现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分析,并重点分析了生物制药行业需求变化趋势及新的商业机遇。
为生物制药行业企业经营者及投资该领域的投资者提供重要的决策参考依据,为企业未来发展战略、投资布局等提供可参考的路径与方向。
相信通过本报告对生物制药行业全面深入的研究和梳理,您对行业的了解和把控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将为您经营管理、战略部署、成功投资提供有力的决策参考价值,也为您抢占市场先机提供有力的保证。
与此同时,报告中还具有丰富的理论基础、研究体系、知识体系、决策体系以及方法论等丰富内容,让您在了解行业的同时,也掌握研究的方法和技巧。
第二节生物制药行业研究原则与方法一、研究原则1、真实原则只有真实的信息资料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真实是研究分析的第一要素,因此我们在做研究中,需要辩证的去对待信息,需要大致判断信息来源的可靠性与真实性,尤其是对于过多的二手信息,我们需要筛选和确认其信息的真实性。
2、全面原则行业研究需要坚持全面原则,所谓的全面指信息搜集的全面性、分析过程与方法的全面性、思考的内容的全面性等等,只有做到全面思考与分析才能做出有价值的结论。
3、客观原则能够客观与准确的描述行业发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并不易,但做研究需要谨记研究的客观是基础,是能够为投资者做决策的前提条件。
4、逻辑原则条理与逻辑清晰是行业研究的灵魂,没有逻辑的研究最多只能说是一堆资料的堆砌,毫无价值。
只有在大的逻辑框架下,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观点支撑,才算是一个好的行业研究报告。
5、思辨原则行业研究要在各种可能性中选择未来必然性的结果,且在不断被验证中,是一个很有挑战的工作,行业研究的成果要经得起推敲。
世界是可知的,所有结果,都是人的行为产生的,数据也是结果,要把人的研究,特别顺着产业从下游向上游逻辑顺序。
二、研究方法本生物制药行业研究报告综合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归纳与演绎法、比较研究法、倒推法和穷举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研究方法,结合盛世华研监测数据及知识体系,对生物制药行业进行深入研究。
本报告主要研究方法有:1、历史资料研究法历史资料研究法是通过对已有资料的深入研究,寻找事实和一般规律,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描述、分析和解释过去的过程,同时揭示当前的状况,并依照这种一般规律对未来进行预测。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并节省费用;缺点是只能被动地囿于现有资料,不能主动地去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只要是追溯事物发展轨迹,探究发展轨迹中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就不可避免地需要采用历史资料研究法。
各个行业都在不断地发展,如果从一个行业的发展历程来认识它,更有助于较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该行业,并把握它的发展脉搏。
2、调查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是一项非常古老的研究技术,也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
它一般通过抽样调查、实地调研、深度访谈等形式,通过对调查对象的问卷调查、访查、访谈获得资讯,并对此进行研究。
调查研究是收集第一手资料用以描述一个难以直接观察的群体的最佳方法。
当然,也可以利用他人收集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即所谓的二手资料分析方法,这样可以节约费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获得最新的资料和信息,并且研究者可以主动提出问题并获得解释,适合对一些相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研究时采用。
缺点是这种方法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研究者和访问者的技巧和经验。
3、归纳与演绎法归纳法是从个别出发以达到一般性,从一系列特定的观察中发现一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所有给定事件的秩序。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的发现并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模式会存在。
演绎法是从一般到个别,从逻辑或者理论上预期的模式到观察检验预期的模式是否确实存在。
演绎法是先推论后观察,归纳法则是从观察开始。
在演绎法中,研究的角度就是用经验去检验每一个推论,看看哪一个在现实(研究)中言之有理,从而获得理论的验证。
而在归纳法中,研究的角度则是通过经验和观察试图得到某种模式或理论。
由此可见,逻辑完整性和经验实证性两者都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