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混结构主体施工方案一、工程项目概况(一)工程名称:某商混住宅楼砖混结构主体施工(二)工程地点:河南东环路东,唐尧路南(三)质量目标: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标准(四)建筑功能:商混住宅楼二、工程设计概况(一)建筑规模及功能该工程除10#、11#、12#、13#楼为商混住宅楼,局部一层为商业网点外,其余均为住宅。
总建筑面积41853.82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4884.9平方米,商铺面积:1588.91平方米,地下室面积:5380.01平方米。
(二)结构类型底层商铺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住宅部分为砖混结构(三)基础形式:筏板基础(四)标高本项目工程10#、11#、12#、13#、28#、29#楼的±0.00相当于绝对高程73.9m,底商部分基底标高-3.02m,住宅部分基底标高-2.87m。
23#、26#楼的±0.00相当于绝对高程73.95m;30#、31#楼的±0.00相当于绝对高程73.8m。
13#楼及12#楼局部的自然地坪绝对标高为72.6m,基坑开挖深度1.57m~1.72m。
其余各栋楼基础开挖控制标高参照《某城一期工程补勘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以实际土层状况为准进行开挖。
(五)抗震构造及施工要求1.框架部分位于2.81m的托墙梁应满足03G101—1中框支梁KZL的构造要求。
2.砌体结构的圈梁和构造柱本项目工程建筑仅在基础、三层、五层标高、屋面檐口标高处、坡屋面设圈梁。
二、四、六层标高处不设圈梁,其楼板沿240墙体加强配筋构造按照结构总说明施工。
构造柱与圈梁(基础和屋面)及楼面梁板相交,其箍筋均要加密,箍筋间距100㎜构造柱的加密范围及构造按03ZG002施工。
构造柱应设马牙槎,并沿墙高每500设置2φ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1000mm,锚入构造柱250。
过渡层构造柱纵筋应锚入下部框架柱、梁或墙中,锚固长度为纵筋的45d,锚固在框架梁内时,在梁上增加附加箍筋,构造柱两边各三根,间距50mm,附加箍筋的形状与肢数均与主梁箍筋相同。
3.砌体结构中梁端构造:砌体部分凡未表示出梁端构造者均按设计总说明施工,梁(梁垫)以下500高范围内砌体孔洞用砌筑砂浆填实。
(六)梁1.梁(不包括连梁)的抗扭腰筋按各楼层的梁平法施工图中的标注施工。
凡各楼层梁平法施工图中未表示出腰筋的梁,当hw≥450时设置腰筋,腰筋直径、根数按总说明确定。
2.梁上留洞均采用预埋钢管方式,洞口周边补强钢筋按要求设置。
(七)现浇板板底部钢筋伸入支座长度应≥5d,且应伸入到支座中心线。
双向板的底部钢筋,短跨钢筋置于下排,长跨钢筋置于上排;板上孔洞应预留,板钢筋及板上开洞构造按总说明施工大样施工;现浇板中未注明的分布筋按总说明要求施工;现浇板中钢筋在支座处的钢筋构造按说明中的大样施工。
(八)砖墙过梁建筑图外墙门窗(包括阳台内侧墙)洞宽≥1800时,过梁荷载等级为3级,其余洞口,当净跨≥300且洞顶位置无梁者,均按以下处理:1.过梁荷载级别为楼面为2级,屋面为3级。
120厚砖墙上过梁荷载级别为0级。
2.当过梁支承在混凝土梁、柱中时,应在梁、柱中预留钢筋。
3.当过梁和梁(圈梁)重合或相碰时,二者一起整浇,构造按大样施工。
4.在小于120㎜的墙垛上放置过梁时,过梁应进行现浇。
表1 各层结构表本项目主要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主体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
屋面防水等级二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为15年,地下室侧壁和底板为结构自防水,抗渗等级S6。
本项目除钢筋混凝土墙体外,框混住宅部分:-0.090以下为MU10烧结黄河淤泥实心砖、 M10水泥砂浆;-0.090以上均为MU10烧结黄河淤泥多孔砖;-0.090~8.610为M10混合砂浆,8.610以上为M7.5混合砂浆。
底框部分室内填充墙,-0.650m以下为MU10烧结黄河淤泥实心砖;-0.650~2.810m隔墙采用A3.5级加气混凝土块,M5混合砂浆。
三、施工部署(一)总体安排根据本工程特点、工期要求和资源供应状况,组织三支主体结构施工队,承担本工程主体结构的施工任务。
砖混住宅部分每栋楼主体结构分成两个施工段,采用流水作业施工,基础底板一次连续施工,地下室按照设计位置留置施工缝。
模板架料等周转材料计划按三层顶板模板和三层柱梁板模板用量配置,以保证流水作业,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浇筑。
1.主体工程流水作业计划根据上述施工安排,确定流水作业计划。
施工中应严格按计划配置人员,穿插搭接,确保按计划施工。
据此计划,对主体工程施工工期安排如下:计划工期101天,基础工程(A)25天,地上1~3层(B)16天,地上4~6层(C)6天,层面结构(D)8天,结构封顶(E)20天,外两拆除(F)10天,竣工验收(G)6天。
2.施工人员布置根据流水作业计划和工程量清单,确定主体结构最高峰施工队约需520人,其中木工150人,钢筋工100人,瓦工150人,架子工30人,普工65人,机操工25人。
在施工过程中,每一个标段木工、钢筋工、瓦工均分为两个组:木工一组负责搭设满堂架支撑和梁板模板安装,二组负责墙柱模板安装;钢筋工一组负责墙柱钢筋安装,二组负责梁板钢筋安装;瓦工一组负责砌体施工,瓦工二组负责混凝土浇注。
各班组均应按工作面确定人员,并要求人员相对固定,每次作业前要明确任务、职责和权利,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切实保证流水作业计划畅通。
3.机具设备安排为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本项目工程所需各种机械设备和周转料具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上制定的计划及时供应。
(二)砌体工程根据设计要求,住宅墙体为黄河淤泥多孔砖,框架填充墙为加气混凝土砌块。
1.材料要求多孔砖、加气混凝土砌块: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有出厂合格证、试验单。
水泥:采用32.5 级普通硅酸盐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复试报告。
砂:用中砂,配制M5 以下砂浆所用砂的含泥量不超过10%,M5 及其以上砂浆的砂含泥量不超过5%,使用前用5mm 孔径的筛子过筛。
掺合料:混合砂浆采用砂浆王,掺入量严格按照使用说明添加。
其它材料:墙体拉筋及预埋件、木砖应刷防腐剂等。
2.砖及砂浆的准备砖必须在砌筑前一天浇水湿润,一般以水浸入砖边1.5cm 为宜,含水率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砂浆配合比应采用体积比,计量精度水泥为±2%,砂浆王控制在±5%以内。
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1.5min。
3.砌筑前准备:校核放线尺寸:砌筑基础前,应用钢尺校核放线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表2 放线尺寸允许偏差组砌方法:基础砌体采用梅花丁砌法,主体多孔砖采用一顺一丁砌法。
砌砖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的“三一”砌砖法,即满铺、满挤操作法。
设置皮数杆:在砖砌体转角处、交接处设置皮数杆,在皮数杆上标明砖皮数、灰缝厚度以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皮数杆间距不应大于15m。
在相对两皮数杆上砖上边线处拉准线,砌筑时按此准线施工。
技术交底:组织参与施工工人及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技术及质量、安全要求。
4.砖墙砌筑砌砖时砖要放平。
砌砖一定要跟线,“上跟线,下跟棱,左右相邻要对平”。
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为保证墙面主缝垂直,不游丁走缝,当砌完一步架高时,宜每隔2m 水平间距,在丁砖立楞位置弹两道垂直立线,可以分段控制游丁走缝。
在操作过程中,要认真进行自检,如出现有编差,应随时纠正,严禁事后砸墙。
砌筑砂浆应随搅拌随使用,一般水泥砂浆必须在3h 内用完,水泥混合砂浆必须在4h 用完,不得使用过夜砂浆构造柱做法:凡设有构造柱的工程,在砌砖前,先根据设计图纸将构造柱位置进行弹线,并把构造柱插筋处理顺直。
砌砖墙时,与构造柱连接处砌成马牙槎。
每一个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 ㎝(即三或五皮砖)。
马牙槎应先退后进。
拉结筋按设计要求放置,抗震构造严格按照03ZG002具体要求施工。
墙体施工到设计标高,即进行模板和钢筋工程施工。
5.配筋砌体1)根据抗震设计要求,工程结构中部分墙体为配筋砌体,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及位置放置配筋。
2)当配筋砌体的配筋与锚拉筋重合时,锚拉筋可取消。
6.加气混凝土块砌筑1)根据设计要求,框架部分填充墙使用加气混凝土块砌筑。
2)砌块砌筑施工前,应结合砌体和砌块的特点、图纸设计要求及现场施工条件,准备好施工机具,做好施工平面布置,划分施工段,安排好施工流水、工序交叉施工、流水作业。
3)放好墙体位置线、门窗洞口位置线,经验线符合图纸设计要求,预检合格。
按砌筑操作需要,找好标高,立好标尺杆。
4)砖提前2天洒水湿润。
配置异型尺寸砌块(同材切割);砂浆经试配确定配合比,准备好试模。
7.工艺流程砌体放线——制备砂浆——砌块排列——铺砂浆——校正——砌筑镶砖——竖缝灌砂浆——勾缝砌筑时,砌块排列上、下皮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为砌块的1/2,不得小于砌块的1/3。
外墙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应将砌块分层咬槎,交错搭接,砌体垂直缝应避开与门窗洞口同缝,且不得用砖镶砌。
砌体水平灰缝厚度为15mm,垂直灰缝的厚度为20mm,大于30mm的灰缝必须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
底部砌筑不低于200mm的机砖。
砌块砌体与结构构件位置矛盾时,应先满足构件布置。
在砌填充墙马牙槎时,先退后进,下部切45°角,沿墙高每隔60cm埋设两根φ6水平拉筋,与构造柱连接。
每砌一层砌块,就位校正后,用砂浆灌垂直缝,随后用灰浆进行勾缝,深度为3~5mm.。
8.砌体施工安全措施1)在砌体操作之前必须检查操作环境是否符合安全要求,道路是否通畅,机具是否完好牢固,安全设施和防护用品是否齐全,经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2)墙身砌体高度超过地平1.2m以上时,应搭设脚手架。
砌筑时应按照要求留置外架连墙杆洞口,以免后期剔凿墙体。
3)脚手架上堆料量不得超过规定荷载,堆砖高度不得超过3皮侧砖,同一块脚手板上的操作人员不得超过二人。
4)不准站在墙顶上做划线、刮缝及清扫墙面或检查大角垂直等工作。
5)用于垂直运输的吊笼、滑车、绳索、刹车等,必须满足负荷要求,牢固无损。
吊运时不得超载,并经常检查。
6)吊砖用的砖笼、吊砂浆用的料斗不能装的过满,以防掉落伤人。
7)不准用不稳固的工具或物体在脚手板面垫高操作,更不准在未经过加固的情况下,在一层脚手架上随意再叠加一层。
8)冬季施工时,脚手板上如有冰霜、积雪,应先清除后才能上架子进行操作。
(三)模板工程住宅顶板及框架部分模板采用多层板模板,其硬度较高,不易变形,且便于加工安装,能保证构件的几何尺寸。
背方楞骨采用50×100,Φ12对拉螺栓和Φ48×3.5钢管加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