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癌痛、急性疼痛和慢性非癌痛的治疗

癌痛、急性疼痛和慢性非癌痛的治疗


生命体征
血压 体温 呼吸 脉搏
疼痛
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常伴有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改变 需要及早给予治疗
急性疼痛常伴有代谢、内分泌甚至免疫改变
疼痛是患者的主观感受,医务人员不能想 当然地根据自身的临床经验对患者的疼痛强度 做出武断论断
患者——机体受到刺激,影响生活质量 医生——机体对创伤、疾病的反应,疾病症状
睡眠受干扰 III 级 ( 重度 ) :
疼痛剧烈,不能忍受,需用镇痛药物,睡眠 受严重干扰可伴自主神经紊乱或被动体位
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
划一条长线 ( 一般长为 10cm ) ,一端代 表无痛,另一端代表剧痛,让患者在线上最能 反应自己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评估者根 据患者划×的位置估计患者的疼痛程度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四)采取有效的治疗
包括采用多种形式综合疗法治疗疼痛 一般应以药物治疗为主
药物疗法的主要镇痛药物为对乙酰氨基酚、 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阿片类药物 除此之外还有非药物治疗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四)采取有效的治疗
对于中、重度慢性非癌痛患者,采用其他常用镇痛方 法无效时即可采用阿片类药物
疼痛的分类
依病理学特征 伤害感受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依持续时间、性质 急性疼痛——短期存在
(少于2个月) 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
慢性非癌痛 慢性癌痛
疼痛的分类
伤害感受性疼痛是完整的伤害感受器受到 有害刺激引起的反应,疼痛的感知与组织损伤 有关。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当神经纤维受损或神 经系统因创伤或疾病发生异常改变时也会产生 自发冲动,引起的痛感会投射到神经起源部位。
疼痛的分类
疼痛的分类
慢性非癌痛与慢性癌痛有显著的不同 对于癌痛患者,疼痛的缓解依赖于肿瘤细 胞的杀灭或阻断疼痛传导路径。多数患者的预 期生存时间有限,通常较少考虑药物的依赖性 或可能引起的长期毒性 慢性非癌痛患者镇痛的同时不仅要求尽可 能地降低药物的短期和长期毒性,而且要尽量 保留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痛、急性疼痛和重度慢性 疼痛的规范化治疗
疼痛的定义
WHO(1979)和IASP(国际疼痛研究协会)(1986):疼痛是 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 验
James Campbell(美国疼痛学会主席)(1995):第五大生 命体征
亚太地区疼痛论坛(2001):消除疼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 10届IASP(2002):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包括:有效消除疼 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 把疼痛及 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 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 <3 或达到 0 ; 24 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 <3 次; 24 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 <3 次。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五)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1、选择适当的镇痛药物和剂量 2、选择给药途径 3、制定适当的给药间期 4、调整药物剂量 5、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6、辅助治疗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药物治疗 平衡镇痛与多模式互补镇痛 神经阻滞疗法 患者自控镇痛 其它
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一)药物治疗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一)明确治疗目的
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 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 等的维护和改善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二)疼痛的诊断和评估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 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
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
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 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
或其他悄况 4. 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二)疼痛的诊断和评估
定期再评价 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
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 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 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 从性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中十分重要的内容,也 是一种可以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自我控制疼痛的 治疗方法
疼痛强度评分(Wong-Bakcr脸)
适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
疼痛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方法
规范化疼痛处理 (good pain management, GPM)
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 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 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明确治疗目的 疼痛的诊断和评估 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采取有效的治疗 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
辅助药物有抗抑郁药、抗惊厥药、作用于兴奋性氨基 酸受体的药物、作用于 α 2 肾上腺素能受体的药物 以及作用于 NMDA 受体的药物
对于癌痛患者,应遵照三阶梯镇痛原则 非药物疗法可在慢性疼痛治疗全过程中的任一时点予
以使用。可供选用的方法有外科疗法、神经阻滞疗法、 神经毁损疗法、神经刺激疗法等。药物疗法与非药物 疗法宜结合使用
国外也有学者提出将睡眠时无痛、静止时无痛 及活动时无痛作为疼痛控制标准。
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
治疗计划的制定需要考虑疼痛强度,疼痛类 型、患者的基础健康状态、合并疾病以及患者 对镇痛效果的期望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
要重视对不良反应的处理,镇痛药物与控制 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合理配伍,同等考虑。决不 能等患者耐受不了时才考虑处理。此外,在疼 痛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对心理、精神问题的 识别与处理。
疼痛的诊断
病史 既往疼痛史:
疼痛部位 疼痛时间 疼痛性质 可能改变疼痛的因素
临床常用疼痛评估方法
主观感受——主观描述
数字分级法(NRS) 程度分级法(VRS) 视觉模拟法(VAS)
数字分级法
程度分级法
I 级 ( 轻度 ) : 有疼痛但可忍受,生活正常,睡眠无干扰
II 级 ( 中度 ) : 疼痛明显,不能忍受,要求服用镇痛药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