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附件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1.总则为防止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以及运输、利用、处置过程中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编制本公司《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以提高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维护环境安全。
本公司对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实行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协调原则、就近、集中处置原则和信息沟通及公开原则。
本预案报苏州高新区环保局备案。
2.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公司危险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过程中各类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可能发生的造成危害环境安全以及其他性质严重、产生较大影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事件的应急响应。
承担本公司危险废物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治和发生给予关注和对信息沟通。
3.术语(1)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2)贮存,是指将固体废物临时置于特定设施或者场所中的活动。
(3)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和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危险成份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填埋场的活动。
(4)利用,是指从固体废物中提取物质作为原材料或者燃料的活动。
(5)环境事件:是指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6)突发环境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全国或者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7)环境应急:针对可能或已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需要立即采取某些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以避免事件发生或减轻事件后果的状态,也称为紧急状态;同时也泛指立即采取超出正常工作程序的行动。
(8)泄漏处理:泄漏处理是指对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放射性物质、有毒气体等污染源因事件发生泄漏时的所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
泄漏处理要及时、得当,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
泄漏处理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9)应急监测:环境应急情况下,为发现和查明环境污染情况和污染范围而进行的环境监测。
包括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
(10)应急演习:为检验应急计划的有效性、应急准备的完善性、应急响应能力的适应性和应急人员的协同性而进行的一种模拟应急响应的实践活动,根据所涉及的内容和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单项演习(演练)、综合演习和指挥中心、现场应急组织联合进行的联合演习。
4.公司概况见:《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5.指挥系统及职责5.1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指挥系统的组成组长:工场长(副工场长)副组长:生产技术部长(副部长)、制造部长成员:总务课长、人事课长、购买课长、各制造课长、ISO?安全管理室长 5.2职责及分工组长:总负责,并向总经理报告,必要时向地方有关政府部门报告。
副组长:分别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协调。
组员:总务课长:公司垃圾总站危险废物及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相关事项。
人事课长:民兵应急分队的人员和装备的调动。
购买课长:与危险废物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联络。
各制造课长:与本部门产生、收集、贮存的危险废物相关事项。
ISO?安全管理室长:与安全管理相关事项。
5.3应急救援装备见《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附件7.《民兵应急分队器材一览表》6.主要危险废物情况6.1危险废物的产生本公司产生的主要危险废物如下表(摘自《废弃物管理规定》[B030]附表): 废弃物的种类废弃物的名称废弃物的性质有机树脂类废弃物废接着剂及含废接着剂的纸、抹布、容器;缩丁醛系胶合剂废催化剂(触媒)、带接着剂的废铜箔含重金属废弃物水处理污泥及其包装袋、电解、处理废过含铬、铜、铅、锌等滤器、报废的铅蓄电池废酸废硫酸、硝酸、盐酸、磷酸等 pH 2.0或以下、有强腐蚀性废碱废氢氧化钠等 pH 12.5或以上、有强腐蚀性废有机溶剂甲基乙基酮(MEK)、异丙醇(IPA)、色彩检查用渗透液、以及沾付有上述物质的抹布等废矿物油废轻油、汽油、机油、液压油、真空泵油、易燃,燃点一般在70?以下煤油、废油水混合物、废研磨油、仕上课用废印刷油墨、含有废油的黄砂以及接触有上述物质的抹布和容器医疗废弃物医务室产生已经(或有可能)含有或接触到感染性病原体的污泥、废油、废酸、废碱、废塑料、橡胶、纱布、金属、玻璃等制品(血液、使用过的注射器等)、过期药品、报废的无标签药品农药废弃物杀虫、杀菌、除草、杀鼠和植物生产调节含有有机磷、有机氯、有机剂及沾有农药和除草剂的包装物及容器氮等废石棉等石棉隔热废料及含有石棉尘的废弃物等化验室废弃物等废化学试剂、废药品等含有各类危险化学品的包装及容器等电子废弃物废电脑、废手机等6.2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1)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产生的危险废物实施分类收集、捆包、标识;(2)水处理产生的含重金属污泥贮存于水处理作业场所指定处;(3)废接着剂、丁酮废液贮存于8#仓库内;(4)废硫酸铜溶液贮存于电解罐室储罐内;(5)带接着剂的废铜箔贮存于9#仓库内;(6)医疗废弃物贮存于公司卫生所;(7)其它危险废物贮存于产生场所指定位置或公司垃圾站危险废物存放处; 6.3危险废物的运输、利用、处置(1)本公司产生的危险废物均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运输、利用、处置;(2)各部门担当委外处理危险废物管理的内容如下:生产技术部水处理含重金属污泥;制造部涂布课废接着剂、丁酮废液;业务部购买课硫酸铜废液、带接着剂废铜箔;医疗废弃物、其他贮存在公司垃圾站的危险废物等。
业务部总务课(3)危险废物委外处理时,由生产技术部按照法规的要求填报《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7.可能发生的主要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及应急重点7.1本公司主要危险废物在产生、收集、贮存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及应急重点如下表所列举:可能发生的意外事故事故污染危害事故应急重点水处理产生的含重金属污泥对土壤、水体污收集散落、泄漏物?集中贮存?对散落、散落、泄漏染泄漏处的洗消?排入水处理废接着剂、丁酮废液的泄漏、对土壤、水体、用抹布粘取泄漏物?通风挥发?(如引发引发火灾大气污染火灾则使用适应的灭火器灭火并报火警) 废硫酸铜溶液的泄漏对土壤、水体污收集泄漏物?集中贮存?对泄漏处的洗消染 ?排入水处理带接着剂的废铜箔引发火灾对大气污染使用适应的灭火器灭火并报火警医疗废弃物的散落、泄漏对土壤、水体污收集散落、泄漏物?集中贮存?对散落、染,人畜感染泄漏处的清洗消毒?(如发生人畜感染则联络医院实施救治)7.2对承担本公司危险废物运输、利用、处置单位的环境污染意外事故给予关注和信息沟通。
8.事故应急程序(1)事故发现人第一时间报告、联络(参见《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业规-F-003)附件9《内部联络电话一览表》、附件10《夜间?休日紧急联络表》);(2)危险废物意外事故指挥组长、副组长、成员到达现场实施指挥;(3)民兵应急分队及相关人员接警赴现场实施应急处置;(4)按照指挥组的指令佩带污染处置应急用品和安全防护装备,实施污染处置,防止污染扩散;(5)对污染区域现场实施控制和警戒,必要时组织相关人员疏散;(6)上下沟通,报告相关行政部门、企业、周边居民,必要时请求社会支援;(7)接受和配合公安、消防、环保、安监、交通等部门调查、处理;(8)事后污染报告、总结分析措施。
9.相关措施(1)ISO?安全管理室收集、汇总本公司使用化学品的MSDS,编成手册,配布在相关部门场所;(2)贮存场所各类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分类堆放,设置标志;(3)贮存场所采取防火、防爆、防渗漏、防水措施;(4)相关部门编制本部门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救援程序书,并实施培训和演练;(5)公司适时组织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培训、演习,不断完善应急救援制度,对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
10.应急终止10.1应急终止的条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2)污染源的泄漏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10.2应急终止的程序根据意外事故造成环境污染或安全危害的程度以及相关法规要求,由(1)指挥组长确认应急终止;(2)指挥组长向总经理报告后,总经理确认应急终止;(3)总经理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经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确认应急终止;(4)应急状态终止后,将严格按照有关部门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10.3应急终止后的行动(1)本公司有关部门自行查找事故原因,向ISO?安全管理室提交《事故(或紧急情况)处理报告书》,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2)由行政主管部门指导本公司及有关部门查找事故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2)本公司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编制事故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上报行政主管部门;(3)根据实践经验,本公司生产技术部门负责组织对危险废物意外事故应急预案进行评估,并及时修订。
11.附则11.1附件本应急预案的附件见《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业规-F-003)7.19支持附件: 附1.公司地理位置示意图附2.公司全景模型图附3.公司建筑物平面示意图附4.公司给水消防网节点图附5.公司高压电缆走向图附6.公司电解铜箔制造工程图附7.《民兵应急分队器材一览表》附8.《民兵应急分队器材管理制度》附9.《内部联络电话一览表》附10.《夜间?休日紧急联络表》附11.《民兵应急分队联络表》附12.《外部应急电话联络表》附13.《初起火灾应急须知》附14.《使用化学品一览表》11.2本公司相关文件(1)《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业规-F-003)(2)《应急准备响应管理规定》(B027)(3)《废弃物管理规定》(B030)11.3相关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3)《国家危险废物名录》(1998.7.1) (4)《固体废物贮存场标志》(GB15562.2-1995)(5)《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 6)《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1999.10.1.) ((7)《关于加强工业危险废物转移管理的通知》(2006.3.27.) (8)《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1.12.17.) (9)《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16.)(10)《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2005.10.1.) (11)《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2006.3.31.)(12)《苏州市危险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4.9.1.) (13)《关于禁止非法收集转移贮存处置工业危险废物的通告》(苏高新环2006.7.17.)(14)《关于开展危险废物产生源专项申报登记工作的通知》(苏高新环2006.8.22.)12.预案的修订随着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修改和完善,职责或应急资源发生变化,或者应急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和出现新的情况,应及时修订完善本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