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
教育全球化7.教育信息化8.教育具有科学性。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
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
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素质教育的意义?(为什么要开展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有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综合国力
2.素质教育是克服应试教育弊端,
深化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3.素质教育有助于受教育者全面发展的落实。
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
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大众化5.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师生关系的作用?
1.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
2.良好地师生关系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
础,3.良好地师生关系是实现教学相长的催化剂。
4.良好地师生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的多种需要。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4.提高教师自身
素质5.发扬教育民主。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
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法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素质。
德育的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
6.自觉
纪律教育。
7.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
8.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
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因材施教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6.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7.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8.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9.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