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旧环保法对比
பைடு நூலகம்
34
34
6 )环境承载能力预警
1989年环保法 2014年新环保法
(无相关规定) 第十八条 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
门或者委托专业机构,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 评价,建立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35
35
7 )环境监测
1989年环保法 2014年新环保法
第十七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监测制度。 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制定监测规范, 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监测网络,统一规划国 家环境质量监测站(点)的设臵,建立监 测数据共享机制,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 有关行业、专业等各类环境质量监测站 (点)的设臵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 和监测规范的要求。 监测机构应当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监测 设备,遵守监测规范。监测机构及其负责 人对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
15
15
基本国策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014年新环保法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 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本国策。 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 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 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 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 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 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 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环境保护法》 (修订)
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政策法规处
1
1
主要内容
一、修订的背景 二、修订的内容 三、企业的权利与义务
2
2
一、修订背景
修订的特点:现实的针对性、未来的前瞻性、权利义 务的均衡性。 在理念、制度、保障措施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和创新 (周生贤)
3
3
《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于1979年
《环境保护法》颁布于1989年
《环境保护法》(修订)于2014年4月24日审议通过,2015年 1月1日起正式施行。
4
4
人大代表:修改环保法议案
专家学者:学术论文
环保部门:众多单项法律出台,环保法处境尴尬
人民群众:加快解决雾霾、饮用水、土壤等环境问 题
新闻媒体:广泛关注
5
5
环境形势
局部有所改善;总体尚未遏制;目前依然严峻; 未来继续加大 主要环境问题:城市空气-质量退化;水环境流域污染;土壤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系统-更 加脆弱;环境风险-事故频发
36
第十一条 国务院环 境保护行政主管部 门建立监测制度, 制定监测规范,会 同有关部门,组织 监测网络,加强对 环境监测的管 理。……
36
8 )环境与健康评估研究
1989年环保法 2014年新环保法 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 量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 制与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
42
3 )部门责任(环保部门和其他有关监管部门)
序号 (1) 内容 上级政府及环保部门监督下级政 府及环保部门 条目 第六十七条 (新增) 第六十七条 (新增) 第六十八条 (新增)
(2) 上级环保部门可直接行政处罚 (3) 对政府和环保部门相关人员问责
国家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和考 (2) 核评价制度 每年向本级人大报告环保目标完成 (3) 情况 (4) 改善环境质量,限期达标 (5) 上级政府监督下级政府
39
39
序号 (6) 加大财政投入 (7) (8)
内容
条目
总则第八条 (新增)
第四十七条 (新增) 第三十三条 (新增) 第二十八条 (新增)
第四十二条(修改)
第四十四条(新增) 第四十五条(新增)
41
41
序号
内容
条目 第四十二条(新增) 第五十五条(新增) 第四十三条(修改) 第四十七条(新增) 第四十二条(新增)
42
(4) 安装使用监测设备 (5) 公布排污信息 (6) 缴纳排污费 (7) 制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8) 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
6
中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没有按照科学发展 观办事;没有按照环境法律办事;没有按照客 观规律办事 极其薄弱的环境法治
7
修订过程
修订的过程:曲折性、开放性、民主性
从十一届到十二届,从一审到四审 从六章到七章,从47条到70条(只有2条未修改) 从修正(有限目标)到修订(全面修改)
第五十四条 (新增)
第五十六条 (新增) 第五十七条 (新增)
23
保障公民监督权:举报企业违法行 (4) 为或部门不履职
23
环保部门应当公开的信息
环境质量 环境监测 突发环境事件 环境行政许可 行政处罚 排污费的征收和使用 违法者名单
24
2 )公民义务
序号 (1) 低碳生活 (2) 绿色消费 减少日常生活对环境影响:垃 (3) 圾分类等 内容 条目 第六条(新增) 第三十六条(新增)
第三十八条(新增)
25
25
3 )环境公益诉讼
序号 (1) 内容 条目
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可提起公益 诉讼
第五十八条 (新增)
(2) 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 (3) 社会组织不得通过诉讼牟取经济 利益
4 )环境日
内容 条目
每年6月5日为环境日
第十二条(新增)
26
26
环境公益诉讼
原告资格: 依法在设区的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 门登记 专门从事环保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 无违法记录
四审稿及审议过程中新增重要内容
生态保护红线 环境监察机构的法律地位
对未完成质量目标的地区“限批”
行政拘留 环境与健康监测评估
诚信档案等
11
11
12
12
二、 修订的内容
(一)确立新的环境理念 (二)环境管理的转型,多元共治 (三)完善管理制度 (四)明确各方责任 (五)运用经济手段
(无相关规定)
第三十条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应当合 理开发,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 全,依法制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 治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19
19
环境管理的转型-多元共治
“治理”的定义
国家与社会、政府与非政府、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合作 运用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 对社会成员提供公共服务。 对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 监督和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化解矛盾
(无相关规定) 第三十九条 国家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
37
37
明确各方责任
政府责任
企业责任
部门责任
38
38
1 )政府责任
序号 (1) 内容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行政区 域的环境质量负责 条目 总则第六条 (位臵提前) 第二十六条 (新增) 第二十七条 (新增) 第二十八条 (新增) 第六十七条 (新增)
31
31
3 )总量控制和区域限批
1989年环保法 2014年新环保法 制制度。…… 对超过国家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或者 未完成国家确定的环境质量目标的地区,省级 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暂停审批 其新增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建设项目环境影 响评价文件。
(无相关规定) 第四十四条 国家实行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20
治理和管理的区别
管理 从主体上看 政府和国家 带有强制性 单向式的 从上至下的 治理 除了国家和政府 还强调社会力量 双向 互动 包括公共事务 更强调公共服务、协调社会 关系、化解社会矛盾
从方向上看
从内容上看
重点是公共事务
从价值取向上看,良好的治理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
21
21
多元共治
(无相关规定) 第二十九条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
30
30
2 )排污许可管理
1989年环保法 2014年新环保法 管理制度。 实行排污许可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 经营者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的要求排放污染物; 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无相关规定) 第四十五条 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排污许可
修改程度 草案形式 颁布形式 举例:水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 1996年修正:《关于修改<水污 于修改…的决定》 染防治法>的决定》 主席令重新颁布,新 2008年修订:主席令第87号颁 的生效时间 布,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8
修正 部分条文 修正案 修订 较大幅度 修订草案
8
“修正案”二审
民诉法第55条
27
5 )相关部门
序号 内容 条目
(1) 教育部门
(2) 财政、税收、价格管理部门 (3) 法院
第九条(新增)
第二十一条(新增) 第二十二条(新增) 第五十八条(新增)
(4) 任免机构、监察机构等
第六十七条(新增)
6 )其他组织
内容 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保志愿者 新闻媒体 条目 第九条(新增)
16
1989年环保法
16
基本国策 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014年新环保法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 第四条 保护环境是国家的基 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 本国策。 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 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 国家采取有利于节约和循环利 施,使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 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促 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经济、技术 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政策和措施,使经济社会发展 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环境应急,建立环境污染公共监测预 警机制 乡级政府环保职权(推动农村环境综 合整治)
(9) 统筹城乡污染设施建设
(10)
其他,环保知识宣传普及、推广清洁 能源使用等
4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