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

百科词条自然> 动物>正文动物福利编辑词条分享本词条由王江宁创建,共有5位协作者编辑了5次。

最新协作者:river5677,guixingjia,张焕容,刘敏,王江宁。

所谓动物福利,就是让动物在康乐的状态下生存,其标准包括动物无任何疾病、无行为异常、无心理紧张压抑和痛苦等。

基本原则包括:让动物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生活舒适的自由、不受痛苦伤害的自由、生活无恐惧感和悲伤感的自由以及表达天性的自由。

纠错编辑摘要目录∙ 1 简介∙ 2 产生∙ 3 落实∙ 4 国外行动∙ 5 在中国∙为本词条添加视频和组图相关影像animal welfare动物福利- 简介动物福利动物福利一般指动物(尤其是受人类控制的)不应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即使是供人用作食物、工作工具、友伴或研究需要。

这个立场是建基于人类所做的行为需要有相当的道德情操,而并非像一些动物权益者将动物的地位提升至与人类相若,并在政治及哲学方面追寻更大的权益。

不少动物福利团体在其介绍上喜爱使用“人道”及“仁爱”等字眼。

动物福利- 产生动物福利动物福利理念的提出已有20多年历史。

早在1976年,就有人将饲养于农场的动物的福利定义为“动物与它的环境协调一致的精神和生理完全健康的状态”。

之后,英国“畜禽福利协会”提出,畜禽应享有5项权利:不应受饥渴;不应生活在不舒适环境下;不能遭受疼痛、损伤和疾病;不能受惊吓和精神打击;不能被剥夺自然生活习性。

1990年,台湾学者提出,动物福利可以简述为:“善待活着的动物,减少死亡的痛苦”。

动物福利- 落实1822年起,英国国会议员Richard Martin于国会倡议设立草案,防止虐待牛、马及绵羊,其理论是要显示人类的仁爱及仁慈的行为。

他于1824年更成为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的创办人之一。

1840年,维多利亚女皇赐予该会“皇家”称号。

该会透过会员的捐助,募请大批调查人员,寻找出虐待动物的人,搜集证据,并向执法机构举报。

动物福利- 国外行动动物福利自198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都进行了动物福利的立法,并在畜禽饲养、运输和屠宰过程中实施。

瑞士政府已通过立法禁止出售和进口由笼养系统生产的鸡蛋。

1998年6月,丹麦议会通过了一项关系妊娠母猪和青年母猪室内装置的法令,要求母猪在配种后4周之内应散养,直到预产前7天为止。

同时,猪舍内部应安装淋浴系统或类似装置以调节室温。

猪舍地面应铺设草垫,不能铺设粗糙和带根的材料。

该法令于1999年1月1日生效。

在英国,各地都有“皇家反对虐待动物协会”联络中心,有数百名监察员轮流值班,随时接受投诉和举报。

他们为投诉者耐心地服务,并与兽医院和警察局保持联系,负责为法庭搜集、提供证据。

他们还常常到养狗场、骑术学校、宠物店、动物园、屠宰场、农场赛马会、马戏团巡视检查。

中心所有监察员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青年,他们受过良好教育,有毅力,有同情心,能承受工作压力并善于交际。

欧洲立法会制定的宠物保护协议规定,不准将宠物卖给16岁以下的人。

养主必须为宠物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保证宠物不会迷失。

遗弃宠物将被判犯有虐待罪。

法律规定对马、牛、骆驼等工作动物实行“退休制度”,享有“非超负荷工作的权利”,“享有每天工作时间限制”,而且工作动物的心理不应当受到外来的扭曲和伤害。

动物福利- 在中国中国现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从法律上确定了野生动物的权利。

但是,对于其他的动物,比如农场动物、宠物还没有相关的保护法律和法规。

一些专家、学者和民间环保组织正在推动有关部门制定《反对虐待动物法》或者叫《动物福利法》。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修改正在研究之中,修改后该法的部分条款将会体现动物福利的理念。

1996年,中国第一次派人参加关于动物福利的国际会议。

此后,在北京实验动物学会成立了一个动物替代法研究会。

2001年11月,中国的《实验动物管理条例》修改工作已经启动,进入了修改稿征求专家意见的阶段。

这个已交由专家讨论的修改稿,最为引人关注的内容是增加了生物安全和动物福利两个章节。

动物福利- 原则1965年,英国政府为回应社会诉求,委任了Roger Brambell教授对农场动物的福利事宜进行研究。

根据研究结果,于1967年成立“农场动物福利咨询委员会”(1979年改组为农场动物福利委员会)。

该委员会提出动物都会有渴求“转身、弄干身体、起立、躺下和伸展四肢”的自由,其后更确立动物福利的“五大自由”:免受饥饿、营养不良的自由免于因环境而承受痛苦的自由免受痛苦及伤病的自由表达天性的自由免受恐惧和压力的自由动物福利- 历史资料动物福利1822年,被称为“人道的迪克”的理查德•马丁提出“反对虐待以及不恰当地对待牛的行为”的法案在英国国会获得通过。

两年后,在伦敦一家咖啡屋里,牧师亚瑟•布鲁姆召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动物福利组织“反虐待动物协会”(PSPCA)。

协会里的专职监察员领取很少的薪水,却工作得非常认真,他们不停地向公众宣传动物福利知识,向学校提供教材,对虐待动物的人提起公诉。

1840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给协会冠以“皇家”头衔。

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动物行为与动物福利高级讲师纳塔丽•沃伦博士介绍:英国最早的动物福利法案,也是把动物仅仅看作是财产,而没考虑动物本身应该享有的“权利”。

1776年,一个叫劳伦斯的人从法律角度提出:没有人因为残忍地虐待动物而受过处罚,他唯一的罪行是侵犯了另一个人的财产。

1800年,英国第一个确保动物免受虐待的立法《牛饵法案》被通过。

英国现行的动物保护法是1911年通过的,目前英国正在修改这部法律。

除了1911年通过的动物保护法之外,英国还陆续出台了很多专项法律,比如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园动物保护法、实验动物保护法、狗的繁殖法案、家畜运输法案等。

这些法律在保证动物不受虐待方面规定得非常细致,鼓励养动物的人以最好的措施对待动物,对于没有达到法律规定的,别人可以用这些标准起诉你。

英国有关动物保护的法律有10多个,如1869年的鸟类保护法、1911年的动物保护法,野生动植物及乡村法、宠物法、斗鸡法、动物麻醉保护法、动物遗弃法案、动物寄宿法案、兽医法……不仅面面俱到,而且不断修订。

法律不仅对残忍地虐待动物的人判处刑罚,也不允许主人未尽到责任而造成动物额外的痛苦——构成“允许残忍”,也要被判监禁。

甚至对饲养以供食用的动物,法律还规定要由专职人员实行“无痛感的”宰杀。

在国内法之外,还有一些国际性动物保护公约,这些公约对各缔约国也有相当大的约束作用。

比如1976年通过的《保护农畜欧洲公约》,1979年制定的《保护屠宰用动物欧洲公约》等。

后者规定“各缔约国应保证屠房的建造设计和设备及其操作符合本公约的规定,使动物免受不必要的刺激和痛苦”。

缔约各国的法规必须与国际公约相配。

这也对欧洲国家的动物福利立法有相当大的促进。

一般来说,欧美发达国家较早开始注重动物福利立法,并能够因时代变化在法律上作相应的调整。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香港地区的动物福利立法起步较早。

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香港就有了法律公告禁止残酷虐待动物,并有针对动物和禽鸟的公共卫生规例。

随后,又公布动物饲养规例、猫狗条例和野生动物保护条例等。

直到1999年,港府还颁布了新的防止残酷对待动物法律公告,增加修订条款。

这些成文法规形成完整的管理之网。

台湾于1998年颁布了《动物保护法》。

这是一部综合性动物保护法律,具有全新的视野和明晰完善的规定,值得借鉴。

而中国大陆的相关条例包括:200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北京市公园条例》(在公园中惊吓、殴打、伤害动物要处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

动物福利- 确立意义动物福利不仅是发达国家大众和传媒的话题,也是生理学、医学、伦理学等方面的热门学术课题,而且各国不断通过立法来改善动物福利。

中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的完成,在笔者看来,不仅有利于让更多的人树立动物保护的意识和动物福利的概念,而且是对文明潮流的顺应和对恶俗的扬弃。

确立动物福利的法律地位, 是杜绝虐待动物行为的有效保证。

中国现行法律里面没有对伤害、虐待动物行为定罪、处罚的条款。

因此,漠视动物福利、以伤害动物取乐、牟利、甚至无端戕害和虐待动物的行为,即使引起民众强烈的愤慨,受到道德谴责,也总是难以依法制止。

在很多人心目当中,动物是没有权利的,像石头、钟表一样的机械物;动物属于人类任意处理的对象,动物永远是客体。

然而,通过动物学家长期的研究证实,动物有内在价值和自然权利。

有许多人可能认为,人的福利问题在许多地区和许多方面还没有完全解决,不可能考虑动物的福利。

实际上这是一种严重的误解,必须抛弃那种以人的福利为前提来衡量动物福利的做法:目前连人的福利都没有保障,哪能保障动物福利。

人的福利不是动物福利的坐标。

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的理念直接源于一百多年来人类在道德、伦理方面的思考和进步。

如果没有尊重生命、善待动物、不虐待动物的理念,要启动和搞好动物福利立法是不可能的。

动物福利- 保护方式2009年6月15日,在动物守护神组织的支持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研究员组织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西北政法大学等院校的十多位著名环境法专家,成立了《动物保护法教程》编写小组,准备撰写、出版我国首部动物保护法教程。

常纪文表示,动物保护问题,在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行德治和法治的时代,已经成为一个涉及面广综合性强的社会热点问题,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反思。

因此,在现有野生动物保护法教材的基础上,出台一部全面阐述动物福利法的基础理论,并介绍国内外立法和政策的动物福利法的著作,条件已经成熟。

据常纪文介绍,这本教材将关注动物福利问题,包括农场动物的福利保护问题。

常纪文认为,忽视农场动物的福利保护,必然使动物的免疫能力降低,导致猪流感、禽流感等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忽视宠物和其他特殊动物的保护,也会导致一些伦理和宗教问题。

中国区域性狗事件在引起了国内外民众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常纪文说,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在金融危机期间,保护动物的福利,防止虐待动物,能够大力促进我国农场动物的出口。

“基于这些,在不断改善人的福利的同时,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对动物进行适度的人道保护是必要的。

”常纪文说,这个教材将在2010年出版。

动物福利- 3R理论1954年,创建于1926年的动物福利大学联合会(UFAW)的C.休姆教授制定了一项有关动物试验人道主义技术的科学研究计划。

1959年出版的《人道主义试验技术原理》一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3R理论。

3R是就是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 (优化)的简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