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N201310139186-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申请公开

CN201310139186-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申请公开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013.07.10C N 103195867 A (21)申请号 201310139186.4(22)申请日 2013.04.19F16G 3/07(2006.01)B66B 11/04(2006.01)(71)申请人广州广日电梯工业有限公司地址511447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国贸大道南636号之三(72)发明人贺云朗 邓锦文(74)专利代理机构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代理人周端仪(54)发明名称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至少部分容纳于插座的楔块及至少部分容纳于插座的插件,插件设有可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一夹紧面,插座设有可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二夹紧面,楔块位于第一夹紧面与第二夹紧面之间,插件通过转轴与插座连接,插件可绕转轴的轴线转动。

发明具有使用寿命较长,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优点。

(51)Int.Cl.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3页(10)申请公布号CN 103195867 A*CN103195867A*1/1页1.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插座的楔块及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插座的插件,所述插件设有可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一夹紧面,所述插座设有可夹紧所述曳引钢带的第二夹紧面,所述楔块位于所述第一夹紧面与所述第二夹紧面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插件通过转轴与所述插座连接,所述插件可绕所述转轴的轴线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的楔角为1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贯穿所述插件并固接在所述插座内,所述插件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固接在所述插件上并铰接于所述插座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夹紧面长度方向的中线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与所述插件一体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紧面、所述第二夹紧面及所述楔块与所述曳引钢带的接触面设有滚花或沟槽。

8.根据权利要求1、2、3、4、6或7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板、后板和侧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后板和侧板一体成型。

权 利 要 求 书CN 103195867 A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技术领域[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接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

背景技术[0002] 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是普遍应用于电梯的核心元件。

为减小电梯系统的噪声和振动,曳引钢带一般有弹性材料包裹。

使用现有技术结构的固定装置固定曳引钢带,由于固定装置中插件上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一夹紧面与插座上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二夹紧面间的夹角不能调整,难于保证与楔块的楔角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会导致曳引钢带无法被紧密夹紧,出现受力不均的问题,曳引钢带表面受力不均,使得弹性材料蠕变,导致曳引钢带破损,进而导致端接装置的失效,甚至引发电梯事故。

发明内容[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电梯运行过程中,能自行将第一夹紧面与第二夹持面的夹角调整至与楔块的楔角一致,使得曳引钢带能被紧密夹紧,均匀受力,使用寿命较长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的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

[00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包括插座、至少部分容纳于插座的楔块及至少部分容纳于插座的插件,插件设有可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一夹紧面,插座设有可夹紧曳引钢带的第二夹紧面,楔块位于第一夹紧面与第二夹紧面之间,插件通过转轴与插座连接,插件可绕转轴的轴线转动。

[00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楔块的楔角可以为15°~30°。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可以贯穿插件并固接在插座内,插件可绕转轴转动。

[0007]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可以固接在插件上并铰接于插座内。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的轴线可以位于第一夹紧面长度方向的中线面上。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转轴与插件可以一体成型。

[001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紧面、第二夹紧面及楔块与曳引钢带的接触面可以设有滚花或沟槽。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插座可以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板、后板和侧板。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前板、后板和侧板可以一体成型。

[0013] 本发明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插件通过转轴与插座连接,插件可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电梯运行过程中,插件在外载荷的作用下,绕转轴的轴线转动,将第一夹紧面与第二夹紧面间的夹角调整至与楔块楔角一致,使得曳引钢带能被紧密夹紧,均匀受力,不易损坏,延长了使用寿命。

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0014]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 图2为图1所示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3为图1中的A向视图。

[0017]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插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0018]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9]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

[0020] 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插座1、楔块2、插件3和转轴4。

[0021] 楔块2和插件3至少部分内置于插座1内。

插件3通过转轴4与插座1连接。

楔块2位于插件3的第一夹紧面301与插座1的第二夹紧面101之间。

曳引钢带5环绕楔块2并夹紧于第一夹紧面301与第二夹紧面101之间。

[0022] 为使得曳引钢带受到的正压力小,延长曳引钢带的使用寿命。

楔块的楔角α为15°~30°。

根据实际设计需要进行选择,本实施例中,为20°。

[0023] 转轴4贯穿插件3上通孔302将插座1串接,转轴4固接在插座1内,插件3可绕转轴4转动,可以改变第一夹紧面301与第二夹紧面101的夹角β的大小。

[0024] 转轴4的轴线位于第一夹紧面301长度方向的中线面上。

由此使得插件3进行转动调节时,不会出现晃动。

[0025] 为加大对曳引钢带5的夹紧力,可以通过在第一夹紧面301、第二夹紧面101及楔块2与曳引钢带5的接触表面201进行喷砂、打磨、滚花或设有沟槽来增加表面粗糙度。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是通过在第一夹紧面301上开设有沟槽303来实现。

相应地,第二夹紧面101及楔块2的接触表面201上也同样开设有沟槽。

[0026] 如图1、3所示,插座1包括固定连接的前板102、后板103和侧板104,通过焊接、铆接、铰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体成型。

优选为后者,由此可以提高三者的相互位置精度,保证了插座1的尺寸精度,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生产材料,节约了制造成本。

[0027] 本发明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组装时,先将转轴4穿过插件3,再一同装入插座1内,转轴4固定在插座1内。

然后将曳引钢带5穿过插座1下的通孔后缠绕楔块2,并一同置于插座1内。

由于楔块2具有的自锁特性,使得曳引钢带5被夹紧在插座1内。

[0028] 当曳引钢带5受到载荷F作用后,插件3在力的作用下绕转轴4转动,直到第二夹紧面101与第一夹紧面301的夹角β等于楔块2的楔形角α。

通过插件3的转动调整,使得第二夹紧面101和第一夹紧面301与曳引钢带5的接触始终为面面接触时,使得曳引钢带5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

减少了曳引钢带5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0029] 图4为本发明第二种实施方式中的插件3的结构示意图。

[0030] 本实施例与第二种实施例的区别在于:转轴4固接在插件3上;楔块2的楔角α为25°。

[0031] 转轴4可以是通过焊接、铆接、铰接等方式固接在插件3上,也可以是与插件3一体成型,优选为后者,由此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制造材料,节约了生产制造成本,而且便于安装。

[0032] 插件3上具有两个安装孔,转轴4的两端卡合铰接于两安装孔内,转轴4与插件3可一同绕转轴4的轴线转动。

[0033] 本发明一种电梯曳引钢带的端接装置组装时,先将插件3装入插座1内,转轴4的两端卡合铰接于插座1上的两安装孔内。

然后将曳引钢带5穿过插座1下的通孔后缠绕楔块2,并一同置于插座1内。

由于楔块2具有的自锁特性,使得曳引钢带5被夹紧在插座1内。

[0034] 当曳引钢带5受到载荷F作用后,插件3在力的作用下带动转轴4绕转轴4的轴线转动,直到第二夹紧面101与第一夹紧面301的夹角β等于楔块2的楔形角α。

通过插件3的转动调整,使得第二夹紧面101和第一夹紧面301与曳引钢带5的接触始终为面面接触时,使得曳引钢带5受到的压力均匀分布。

减少了曳引钢带5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003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

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图1图2图3图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