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个体心理发展与青春期心理的表现特征

个体心理发展与青春期心理的表现特征


认知发展:有逻辑的具体思维、书面语言、 记忆
社会化发展:同伴关系、自我概念与自尊
12~20岁 身体的迅速改变、生殖成熟
认知发展:抽象思维
社会化发展:人格独立、两性关系建立
方向性与不可逆性
头尾律:抬头→ 翻身→ 坐→ 爬→ 站→ 走 →跑 →跳→ 攀登
不平衡性
• 不同系统在发展速 度、起始时间、达 到的成熟水平不同; 同一机能系统在发 展的不同时期(年 龄阶段)有不同的 发展速率。守恒 Βιβλιοθήκη 验行为训 练:获 得与消 除
社会 文化 历史 观
维果茨基 心理发展是内化的结果 ;
(1896- 发展是“最近的发展区”的逐 1934) 步积累
内化说
最近发 展区
双生子爬楼梯研究
• 一对出生48周的孪生女 婴,都没见过楼梯
• 48周:对T进行每天10 分钟的爬楼梯训练,连 续6周。
• 53周:对C开始训练, 连续2周
第八章 个体心理发展和青春期心理
学习目标: 1、掌握心理发展的概念、特点、规律 2、了解心理发展的理论 3、掌握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其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心理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青春期生理特点 青春期心理特征 青少年心理矛盾与教育 青春期性心理的发展
第一节 心理发展及其主要观点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3-6 岁 6-11 岁 青春期
成年早期
主动对内疚 勤奋对自卑 同一性对角色混 乱 亲密对疏离
成年中期 再生力对停滞
成年晚期 自我实现与失望
充分解决
不充分解决
基本信任感
不安全感、焦虑
知道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身 感到无法完全控制事情
体、做某些事情
相信自己是发起者、创造者 感到自己没有价值
丰富的社会技能和认知技能 缺乏自信心,有失败感
三、人的毕生心理发展历程
• (一)毕生发展观 •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一)毕生发展观
1、个体发展是整个生命发展的过程。 2、个体的发展是多方面、多层次的。 3、个体的发展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论
年龄 1-1.5 岁 1.5-3 岁
危机 信任对不信任 自主对自我怀疑
关键期
• 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者 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错过了 这个时机,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 终生。
一些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 1--3岁 4—5岁 3-6岁 5岁左右 10岁以前 5岁以前
心理发展的内容 口语学习的关键期 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期 人格发展的敏感期 掌握数概念的关键期 外语学习的关键期 音乐学习的关键期
儿童的行为由 实验
决定 (1878-1958)环境塑造 ; 法 论 B.Skinner 发展只是量的
(1904-1990)增加;
A.Bandura 行为获得途径:
(1925- )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Albert害 怕实验
操作条件 反射实验
模仿学习
观察学习
主要 成就
行为 发育 常模
行为 训练: 获得 与消 除
一、心理的发展及其主要特点
(一)心理发展的含义
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 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得到改造,日趋 完善、复杂化的过程,是一种体现在个体内部 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
(二)心理发展的特点
• 1、连续性与阶段性 • 2、方向性和不可逆性 • 3、不平衡性 • 4、关键期 • 5、个别差异性
• 55周:T与C能在10秒内 爬完这5层楼梯
Albert害怕实验
• "给我一打健全的婴儿和我可以用以培养他 们的特殊世界,我就可以保证随机选出任 何一个,不问他的才能、倾向、本能和他 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把他训 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 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或甚至于 乞丐、小偷。"
• 在二战期间逃居深山的日本人横井庄一,他在深 山老林里独自一人度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回到 人类社会之后,仅用了82天就恢复了各种能力, 并结了婚。
• 为什么卡玛拉只与狼群生活了8年时间,救出后接 受了9年的教育,心理状态才仅仅达到4岁儿童的 发展水平,而横井庄一过了28年的野人生活之后 回到人类社会仅仅82天就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水
个别差异
• 发展优势 • 发展速度 • 发展高度
二、心理发展的主要观点
• 成熟势力说 • 精神分析论 • 行为主义观 • 相互作用论 • 社会文化历史观
派别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研究 经典研究 途径
成熟 格塞尔
发展由机体内 观察、 双生子爬
论 (1880-1961)部成熟所制约 记录、 梯
实验
环境 华生
各个时期名称 产前期 婴幼儿期 儿童早期 儿童后期
青年期
从出生到成熟的主要阶段
时间段 主要发展任务与发展特点
受精~出 生理发展 生
出生~3 身体成长和动作发展

社会性依附:亲子关系
初步的认知发展、语言发展
3~6岁 力量增加、粗大和精细动作发展
认知发展:创造力、想象力
社会化发展:自我意识
6~12岁 力量和运动技能发展
派别
精神 分析 论
相互 作用 论
代表人物 理论要点
研究 经 典 主 要 成 途径 研究 就
弗洛伊德
(18561939)
性本能、潜意识、情感决定 个 案
人的心理发展;
分析
童年期经验、亲子关系至关
重要
性欲阶 段理论;
人格结 构理论
皮亚杰
(18961980)
发展是通过主客体相互作用 实验
展开的;

发展有间断性、连续性 ;
• 1920年,美国牧师辛格在印度发现两个“狼孩”, 小的两岁,不久就死去了;大的约八岁,取名卡 玛拉。这两个“狼孩”从狼窝里救出来的时候,她 们的行为习惯和狼一样,白天睡觉,夜晚嚎叫, 爬着走路,用手抓食。他们怕水,怕火,从不洗 澡。在辛格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卡玛拉花了两 年才学会站立,4年学会6个单词,6年学会直立行 走,7年学会45个单词,并学会了用碗吃饭和用杯 子喝水,到卡玛拉17岁去世时,她的智力仅仅相 当于4岁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
自我认同感形成,明白自己是谁,感到自己是充满混乱的、变
接受并欣赏自己
化不定的,不清楚自己是谁
有能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需要 感到孤独、隔绝;否认需要
承诺的关系
亲密感
更关注家庭、社会和后代
过分自我关注,缺乏未来的
定向
完善感,对自己一生感到满足 感到无用、沮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