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台州学院13小学教育实习生陆佳欣一、教材分析
本组综合性学习选自于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材下册第六组。
这是继五年级上册《傲游汉字王国》之后又一次课内外一体的、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学习。
本组教材通过这次综合性学习,引导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感受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体会信息在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作用,学习搜集和处理信息,初步学会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认识“烽”“侯”等19个生字; 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了解现代信息传播的
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二)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围绕主题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尝试写研究报告。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策划、组织能力及语文实践能
力。
三、教学重难点
(一)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影响。
(二)体验围绕主题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尝试写研究报告。
(三)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明确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了解可以开展的活动,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计划。
一、遨游王国,引出主题
(一)遨游汉字王国:以“信息世界”为载体,遨游汉字王国。
(二)提问并交流:以此为切入点,谈谈你对“信息世界”的看法。
(三)引出主题:从今天起,我们要开展一次新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走进信息世界。
【设计意图】:以“信息世界”为载体,带领学生“遨游汉字王国”,一方面联系旧知,系统回忆上一组综合性学习;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自然而然地引出本组主题。
二、整体浏览,初步感知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
(一)快速浏览本组教材,感兴趣之处可以读得细致些。
(二)交流浏览教材后的感受:(从了解的内容、产生的疑惑、活动建议)【设计意图】:本组综合性学习内容较多,学生快速浏览本组教材,故对所学内容有整体的了解;且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困惑、疑问和活动建议,基于学情,这些都是活动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小组交流、讨论、制定计划
(一)以小组为单位,基于了解活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活动计划。
1.小组立足本组教材,重点探讨单元导语、活动建议、结语,讨论开展什么形式的活动。
2.商榷一致后填写活动计划表
走进“信息世界”活动计划
By-----------小组
小组成员------------------------
【设计意图】新课标要求第三年段的学生可以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本模块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每个活动都设置一个活动负责人(尽量不重复),组内合作的形式下尽可能提供给每个学生锻炼的机会。
四、组间交流,集思广益
1.每组选择一个活动进行汇报
(1)汇报人汇报自己小组的活动计划,组员随时回答台下的提问。
(2)台下组认真倾听,查漏补缺,做好记录工作;随时提出质疑。
2.基于汇报交流,小组对活动计划做相应合理修改
3.计划成形,正式颁布:小组内人均一份,装订成册。
【设计意图】组间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质疑、相互修改,不仅符合新课标中的使学生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更有助于学生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加深对本次综合性活动“走进信息时代”的理解,并不断修改本组的活动计划,使之臻于完美!
五、板书设计
走进信息时代
制定活动计划
汇报交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认识阅读材料中的14个生字,大致了解每篇课文大意。
2. 对比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把世界连成一家》,根据任务
筛选、处理相应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及相应特点。
一、出示计划,明确任务
1.回忆集思广益的活动计划中的第一项活动与活动建议一。
2.交流归纳任务: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发展,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3.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综合性学习,一起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
《因特网把世界连成一家》。
【设计意图】:以上节课学生制定的活动计划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该集思广益的计划步骤清晰,层次分明,更好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二、快速阅读,筛选信息
1.带着问题阅读: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现代因特网传递信息有哪些特点?在文章中找住相应的句子。
2.课堂交流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及各自特点
(1)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利用烽火传递信息了。
(中国,亚洲)
提问:利用烽火传递信息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
些语句体会出来的?谈谈你的感受。
(不精确;各路诸侯…….才知道
上当受骗;然而各诸侯……个个按兵不动)
(2)他拼命跑了40多千米,只为了一个目的:传递“我们胜利了”的信息(希腊,欧洲)
提问:这样的方式传递信息精确吗?它的特点是什么?你是从哪些语
句体会出来的?谈谈你的感受(精确;速度慢;“当时有个……一刻
不停地跑了40多千米)
(3)他担心……连同他绘制的一张美洲地图一起密封在一个瓶子
里……(美洲到大西洋)
提问: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什么特点?你又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出
来的?(传递时间长;这封信的传递时间之长,也可算是一个世界之
最了)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方式及特点
(1)“把全世界的计算机联网,让人们可以随时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文字、声音和图像。
”
提问:这样的信息传递方式有什么特点?你是如何发现的?
(不受地域阻隔、信息方式多样化、速度快;接收任何地方传来的,
文字、声音和图像,随时接收)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三、再次阅读,思考信息传递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1.圈出关键词,完成相应表格
2.同桌讨论,交流意见
3.全班一起校对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宏观上对信息传递方式有大致了解,且此环节涉及个人、小组和班级三级活动结合的形式,在独立筛选信息思考的基础上,与同桌进行查漏补缺,以班级形式集思广益,达到效率最大化。
四、立足文本,感受信息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有古至今)
(1)信息不精确导致西周的灭亡
(2)信息的及时传递大大增强了希腊人抵抗波斯侵略军的信心
(3)信息传递速度慢且代价大(菲迪皮茨跑到雅典就累死了)
(4)信息传递时间长,失去时效性(哪只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00多年)
(5)“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设计意图】:立足文本,让学生感受古往今来信息传递方式变化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感受信息时代的魅力。
五、联系生活,畅谈感受
(1)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传递方式
(2)谈谈自己处在信息时代的感受
【设计意图】:畅谈感受,让学生不断表达与交流,尊重学生独特的个人体验。
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六、板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
信息传递方式及特点古
往
今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