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降压药

降压药

一、高血压病的发展概况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 ,高血压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已成为我国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高血压病是脑血管意外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对高血压病进行适当的治疗 ,可减少心、脑、肾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发生率。

当前 ,如何对占高血压病人群70 %的轻型高血压及老年患者进行早期治疗和及早防止靶器官受损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不仅患病率高,还可引起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因素。

这些疾病患病率、死亡率与血压增高的程度密切相关,故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在成人中高达20%,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临床上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显得尤其重要。

高血压病因复杂,抗高血压药可影响血压调节系统的任一环节使血压下降,因此有作用于中枢、神经节、肾上腺素能神经元、肾上腺素能受体等各类药物。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应用品种不断增多,如何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抗高血压药已成为医药工作者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二、药物的研究和发展特点药物的研究和发展是以临床应用为基础,按临床使用降压药的情况看,理想的抗高血压药物最好能具备以下特点。

1、能有效地降低血压,不产生耐药性;2、不良反应极少,无严重影响健康的不良反应;3、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4、不增加或甚至能改善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5、能逆转靶器官的损害;6、服用方便,最好每日服一次,即能控制一天24小时的血压;7、价格便宜。

三、降压药的应用与进展高血压是一种需要终生治疗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引起脑卒中、心衰和肾功损害的危险因素。

因此,抗高血压药物一直是国内外开发研究的重点领域。

近年来,抗高血压药物的研究和应用较以前都有很大进展。

目前,临床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主要有以下8 大类,现将其应用和进展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 l )利尿药:包括氢氯唆嗓、氯唾酮、叫达帕胺、峡塞米、布美他尼,保钾利尿药螺内醋、氨苯蝶吮和阿米洛利等。

应用较多的是氢氯唆嗦、叫达帕胺和螺内醋。

利尿药降压作用确切,常与其他降压药联用治疗中、重度高血压和高血压伴心衰患者。

但氢氯唾嗦长期或大剂量(每日超过50mg )应用,可引起电解质紊乱、糖代谢和脂代谢异常,并有增加碎死的危险。

叫达帕胺有利尿和钙拮抗双重作用,其对血管平滑肌有较高选择性,可使外周血管扩张,阻力下降,对血管平滑肌的作用大于利尿作用,即大剂量应用时才有利尿作用,其单独应用对轻、中度高血压疗效显著,不必加用利尿药,用药方便(半衰期14 一18 小时,每日顿服2 . 5 一snlg ) ,不良反应少而小,是临床评价较好的抗高血压药物。

螺内醋是临床应用多年的老药,近年来国外大规模对照治疗研究发现,本品可阻止心衰的恶化,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螺内醋可使心衰患者的死亡率降低30 % 。

故高血压伴严重心衰的患者,加用螺内醋是非常有益的。

( 2 )汁受体阻断剂1 )非选择性任受体阻断剂:有普蔡洛尔、纳多洛尔、索他洛尔及阿普洛尔,对俘1 、汤受体均有阻断作用,因而不良反应和禁忌证多,使其应用受限。

2 )选择性月,一受体阻断剂:有阿替洛尔、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唆吗洛尔。

阿替洛尔除具有降压作用外,还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绞痛作用,尤其适用于伴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动过速的高血压患者,本品半衰期(6 一7 小时)虽短,但药理作用持续时间长(24 小时),每日用药1 次(12 . 5 一10Omg ,根据耐受性情况逐渐递增)即可。

美托洛尔和比索洛尔更优,除对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有显著疗效外,对血脂及血糖代谢也无不良影响,因而耐受性更好、安全性更高。

3 )兼有。

、日受体阻断作用者:有拉贝洛尔、阿罗洛尔和卡维地洛。

拉贝洛尔为选择性al 一受体和非选择性卜受体阻断剂,阻断a 和月受体作用之比为1 ' 3 (口服)和1 ' 7 (静注),由于具有 a - -受体(选择性)和压受体联合阻断作用,故其降压作用优于单用al 一受体或仔受体阻断剂,对轻、中、重度高血压均有效,对单用al 一受体阻断剂或任受体阻断剂无效的顽固性高血压也有效。

对长期应用本品治疗,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可与利尿剂联用,其与利尿剂联用治疗高血压的效果,相当于利尿剂、其他任受体阻断剂加al 一受体阻断剂(呱哇嗦)或血管扩张药(阱屈嗦)联合用药的效果,拉贝洛尔还可用于高血压危象(静注100 一Zoorng )和可乐定停药危象(静注25 ? 50mg )的治疗。

阿罗洛尔阻断a 和日受体作用之比为1 ' 8 ,治疗高血压和心绞痛的作用优于一种受体单独阻断,且不影响血脂和血糖代谢,对心、脑、肾有保护作用,不良反应少而小,是目前治疗高血压评价较好的品种。

因肠受体阻断剂对心肌收缩有抑制作用,故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将心力衰竭列为仔受体阻断剂的禁忌证。

但近年来国外的大规模、多中心对照研究资料表明,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可阻止心衰的恶化,故更适用高血压伴心衰的患者。

( 3 )钙拮抗剂:包括维拉帕米、地尔硫草和二氢毗吮类中的硝苯地平、尼卡地平、尼群地平、尼索地平、尼莫地平、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等。

维拉帕米和地尔硫罩虽有降压作用,但因不良反应和禁忌证较多,故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型心绞痛、肥厚型心肌病、心房扑动和颤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硝苯地平是第一个用于治疗高血压的二氢毗吮类药物,但其降压作用不稳定,长期用药骤停,可引起血压反跳性升高和心绞痛,自1 995 年3 月美国心脏学会( AHA )举办的第35 届心血管病流行病学和预防研讨会上,对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展开争论以来,至今尚未有定论。

有报道称,长期应用中等或大剂量硝苯地平可引起心肌梗死、心衰、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导致总死亡率升高。

尼卡地平对脑动脉、冠状动脉及肾血管有选择性扩张作用,是目前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较好药物之一,其注射液可用于高血压急症及手术时血压异常升高的急救处理,具有起效快、疗效确切、能维持稳定的血压状态和耐受性好等特点。

尼群地平对动、静脉均有扩张作用,其降压作用较硝苯地平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维持24 小时),且不良反应少而小,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 )并发肺动脉高压也有较好治疗作用,单次口服lorng 或20rng 后,可使静息时肺动脉平均压和肺血管阻力降低,心搏指数增加,心率及肺楔压无显著改变。

尼索地平可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能预防和降低因急性心肌梗死引起的致命性室颤的危险性,还可显著拮抗血管紧张素n 、去甲肾上腺素对交感神经的作用,对抗由Q2 一受体诱发的舒张压升高,这是其他所有钙拮抗剂所不能比拟的,是防治高血压和急性心肌缺血的高效低毒药物。

尼莫地平易透过血脑屏障,能选择性扩张脑血管,在增加脑血流的同时,几乎不影响脑代谢,并能拮抗去甲肾上腺素、5 一经色胺、组胺、花生四烯酸、血栓素入、前列腺素等所致脑血管痉挛,还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作用,对缺血性脑血管痉挛及高血压伴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更明显,是目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预防高血压脑卒中的较好药物。

非洛地平和氨氯地平是第三代长效(半衰期25 一30 小时)双氢毗吮类钙拮抗剂,降压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血脂、血糖代谢及心功能均无不良影响,可预防高血压所致靶器官损伤。

近年来研究发现,靶器官损伤与24 小时平均动态血压及24 小时血压波动程度相关,持续24 小时稳定降压对减少靶器官损害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逆转左心室肥厚和高血压引起的血管结构改变,对肾脏有保护作用,故二者更适合有肾损害的高血压患者,是目前国内外评价最好的双氢毗吮类降压药,但口服吸收和起效慢是其不足。

(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 )抑制剂:包括卡托普利及长效的依那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贝那普利、群多普利和雷米普利等。

ACE 抑制剂与汗受体阻断剂和钙拮抗剂一样,都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且较牙受体阻断剂和钙拮抗剂又有许多独特而广泛的应用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对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RAAS )对调节体内神经、内分泌及血压作用影响认识的深人,ACE 抑制剂的应用指征也逐渐扩大,除对治疗高血压、心力衰蝎有确切疗效外,近年来发现还可减慢动脉硬化的发展,并可逆转由高血压等所诱致的左心室肥大及改善对肾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从而又引人肾脏病领域的治疗。

卡托普利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ACE 抑制剂,由于其有咳嗽等多种常见不良反应,耐受性差,使其应用受到限制。

其他ACE 抑制剂,由于不含琉基,故很少有(或轻微)咳嗽等常见不良反应,耐受性好,半衰期长(每日用药 1 次),降压作用强,对心、肾功能都有改善作用。

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和雷米普利可经肝肾双通道排泄,更适用于心、肝、肾功能不良者。

赖诺普利不经肝脏代谢,而以原形由肾脏排泄,更适用于高血压伴肝功能不良者。

ACE 抑制剂是目前国内外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评价最好的一类药物之一。

( 5 )血管紧张素n ( Angn )受体拮抗剂:包括氯沙坦、撷沙坦、依贝沙坦、替米沙坦、依普沙坦和坎地沙坦等,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一类新型抗高血压药物,也是目前国内外应用评价最高的一类抗高血压药物。

Angn 受体拮抗剂较ACE 抑制剂能更特异地阻断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故安全性和耐受性更好。

此类药物的降压作用与ACE 抑制剂相当,但具有以下特点:①降压谷/峰比值高,能24 小时平稳有效降压,能显著降低心脏和脑卒中危险性的发生率;②对心、脑、肾等最易受高血压损害的靶器官有保护作用;③改善高血压患者胰岛素抵抗;④促进尿酸的排泄,减少高血压患者痛风的发生;⑤逆转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的作用优于其他降压药。

据16 个国家302 个研究中心的5010 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撷沙坦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本品具有持续正性治疗作用,对心力衰竭非常有益,纽约心脏病协会的结果显示,长期应用本品可改善心功能分级,延缓病情恶化,显著增加射血分数和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难、虚弱和水肿等症状,且其作用不受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并发症(糖尿病、冠心病)的影响,对照治疗结果还显示,撷沙坦较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ACE 抑制剂、汁受体阻断剂、利尿剂及强心昔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而且联用ACE 抑制剂和汗受体阻断剂的临床疗效较单用本品亦无差别。

另据2001 年召开的美国高血压病学会第16 届年度科学大会公布,一项涉及29 个国家1500 余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表明,氯沙坦能显著降低肾脏疾病恶化的危险,减少发生总末期肾病,还可降低糖尿病和中风的发生率(分别降低25 % )。

总之,Angn 受体拮抗剂的优越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和试验所证实。

( 6 ) a 受体阻断剂1 )呱哇嗦、特拉哇嗓、多沙哇嗓等为选择性突触后膜。

相关主题